成立台灣體育政策協會 張思敏教授從講座到跨域倡議

2016年遠赴到韓國參與亞洲體育政策學會學術研討會,會中獲選亞洲體育政策理事長,回國後在台灣成立台灣體育政策協會理事長辦理多次國際學術研討會。主題為探討國際亞奧運及體育政策功能-近幾年也探討國內體育組織運動部的方向。
張思敏教授近年應邀擔任多所大專院校的兼任講師與運動課程顧問,同時亦常受邀至地方體育單位、教師研習營、運動總會、奧會訓練平台及非營利組織進行專題演講。他擅長以「制度治理」與「人才培訓」為主軸,分享國際案例與台灣實務經驗,特別強調如何「從政策到行動」,打破學界與現場的溝通鴻溝。
例如,他與多位曾共事的運動行政主管共同籌辦「運動職涯探索與發展論壇」,協助年輕運動人了解職業出路與未來發展;也參與由地方政府與學校合辦的「校園運動發展座談」,協助基層教練與學校領導人進行資源整合與課程規劃。
基層培訓、場館規劃及社會動員實踐
在基層訓練與場館運用方面,張思敏就受長期參與多個地區體育發展計畫的諮詢,包括社區運動中心改造提案、閒置校園場地活化計畫,以及特殊族群(如高齡者與身障者)運動課程規劃。她不僅提供設計建議,也實際走訪各地場館,與地方推手共同擬定可行方案。
他觀察,許多基層場館資源雖充足,卻因缺乏有效整合與動線規劃,導致使用率低、維護困難。對此,他提出「社區導向場館經營」概念,強調讓民間社團、學校、企業共管共享,使場館從封閉空間轉變為公共行動節點。在社會動員方面,張思敏教授特別注重地方運動推手的培育與再教育。他與協會合辦「基層教練在職研習營」,不僅教授技術訓練,更納入運動倫理、家長溝通、心理輔導等內容,強化第一線教練的多面向角色能力。
延伸閱讀:推動全民運動與體育改革 張思敏教授體大退休後的新角色及理念轉變
任職協會與「舞王秀」賽事實踐 張思敏教授協助運動舞蹈學生升學機制建立
成為社會融合的工具 張思敏教授重視身心障礙運動推廣與運動平權
「金牌是一時,制度是長遠」張思敏教授前瞻性奧運選訓練體系建構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