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違憲!聯邦法官擋下川普限制「出生公民權」行政命令

暴力的必要性?大英帝國面對的華裔反抗

長庚運動醫學研討會 戴資穎、林郁婷「與傷共存」談心路歷程

今天研討會上,世界羽球天后戴資穎(右二)、巴黎奧運金牌拳后林郁婷、巴黎奧運銅牌陳念琴(右一)及東京奧運銅牌黃筱雯出席,中為長庚醫療財團法人長庚決策委員會主委程文俊。記者郭韋綺/攝影
今天研討會上,世界羽球天后戴資穎(右二)、巴黎奧運金牌拳后林郁婷、巴黎奧運銅牌陳念琴(右一)及東京奧運銅牌黃筱雯出席,中為長庚醫療財團法人長庚決策委員會主委程文俊。記者郭韋綺/攝影

長庚運動醫學第五屆學術研討會今在高雄長庚醫療大樓舉行,世界羽球天后戴資穎巴黎奧運拳擊金牌林郁婷出席分享上場比賽如何「與傷共存」。戴資穎坦言,近幾年征戰累積運動傷害,隨著年紀增長,後期沒辦法共存這麼好,會需要更多醫療幫助;林郁婷亦認為,運動傷害沒妥善治療,可能讓選手運動生涯就此終止。

今天研討會上,戴資穎、林郁婷出席、巴黎奧運銅牌陳念琴及東京奧運銅牌黃筱雯,以各自奧運旅程為例,分享在高壓競賽中保持最佳狀態和心態調整,在高張力賽事中戰勝傷痛。戴資穎也準備簽名球衣,林郁婷、陳念琴與黃筱雯則致贈簽名拳套,感謝長庚對國內運動選手與運動人才長期支援和協助。

世界羽球天后戴資穎(右)贈送球衣給長庚,左為長庚醫療財團法人長庚決策委員會主委程文俊代表收下。記者郭韋綺/攝影
世界羽球天后戴資穎(右)贈送球衣給長庚,左為長庚醫療財團法人長庚決策委員會主委程文俊代表收下。記者郭韋綺/攝影

「小戴」戴資穎提到,近幾年比賽較多之後,會有累積很多傷痛,運動員到了一定年紀,就慢慢必須學會跟傷痛共存,這部分每位選手都會遇到,她也坦言後期沒辦法與傷痛共存這麼好,會需要醫療幫助。

戴資穎說,長庚運動醫學團隊成立後,讓她受惠很多,不管是防護員跟著她出國比賽,讓成績一直維持在很好的情況,包括之後回國處理,都能安排很好的時間做處理,因為後面的羽球比賽很多,長庚都可以接在她回國後就馬上處理,讓她能接著訓練、然後再出國比賽。她坦言在負傷狀態下,心理壓力很大,比賽一直很多,又要維持很好的成績不容易。

巴黎奧運拳擊金牌林郁婷。記者郭韋綺/攝影
巴黎奧運拳擊金牌林郁婷。記者郭韋綺/攝影

林郁婷從2018年接受長庚運動醫療幫助,她表示很幸運,運動員邁上成功之路,固然天賦、努力很重要,不可避免的就是運動傷害,平常小小的運動傷害沒注意,沒有妥善治療與照顧,長久下來小毛病變嚴重,可能讓運動員生涯步入到終點。

近年來預防醫學領域在AI風潮引領下,也結合運動科學和大數據分析,成為減少選手運動傷害的一大利器。這次與會專家分享3D人體關節動作分析、ChatGPT和生成式AI的最新研究成果與案例分析,以棒球為例,AI輔助精準化進行數據蒐集,探討影響投擲手臂狀態因素等,讓選手及早預防投擲運動傷害。

高雄長庚指出,長庚運動醫學公益計畫2014年啟動,已持續推動超過10年,期間照顧近6千位國內運動員,涵蓋36種運動類別的運動選手,其中包括各類運動的頂尖專業運動員。

巴黎奧運 戴資穎 林郁婷 運動傷害 長庚

延伸閱讀

川普扯林郁婷 林佳龍:選舉期每件事我都要回應嗎?

川普霸凌林郁婷 新北市議會藍黨團酸民進黨靜悄悄「只敢批評劉德華」

川普又扯林郁婷!影射「男變女」 提議賀錦麗對決拳王泰森

羽球/戴資穎申請排名保護養傷 今親曝未來規畫

相關新聞

精英獎/唐嘉鴻奪男運動員獎 林郁婷二度獲獎鼓勵後進

113年體育運動精英獎今天舉行頒獎典禮,其中壓軸揭曉的年度最佳男女運動員獎,最終由「世界貓王」唐嘉鴻與「世界拳后」林郁婷...

精英獎/「麟洋配」二度獲最佳團隊獎 拆夥後明年各設目標

113年體育運動精英獎今天舉行頒獎典禮,其中最佳團隊獎就由在奧運完成羽球男雙二連霸的「麟洋配」王齊麟/李洋繼110年後再...

羽球/向女友「十元」求婚成功 王齊麟:我跪下跟她一樣高

今天下午才剛出席國光體育獎章暨運動科學研究獎勵頒獎典禮的我國羽球黃金男雙王齊麟,今天晚間在個人社群上上傳了一張手戴鑽戒照...

大馬羽賽/拍下世界第一!麟榤配瓦解賽末點逆轉丹麥頭號種子

總獎金145萬美金的馬來西亞公開賽今天在吉隆坡點燃戰火,兩屆奧運金牌王齊麟和搭檔邱相榤首輪就抽中「籤王」,強碰目前世界排...

羽球年終賽/李洋賽後向球場一鞠躬 BWF發文告別:下課了

羽球黃金男雙李洋/王齊麟昨天在年終賽分組賽輸球後,確定無緣晉級4強。這成為麟洋配最終戰,李洋正式退休告別球場,世界羽聯(BWF)也發文表達不捨。 麟洋配以22:24、12:21不敵馬來西亞組合吳

韓國羽賽/不敵2屆奧運銅牌 「麟榤配」無緣男雙冠軍戰

BWF超級300系列的韓國羽球大師賽,台灣男雙組合王齊麟、邱相榤今天在4強戰以17比21、16比21不敵2屆奧運銅牌的馬...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