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之眼】球后與球王教我們學會放下?

網球世界球后巴蒂突然宣布退休,給體壇投下了超級震撼彈,球迷們都難以置信。最令人錯愕的,是她只有25歲,而且也沒什麼不得了的傷勢。很多同年齡層的選手都尚未走入職涯巔峰,即使已經創造了輝煌紀錄,也不斷挑戰自己。
像威廉絲姐妹已年過40,力度、速度不復當年,但公開賽仍看得到她們的身影;納達爾35歲了,依然創下史上大滿貫男單21冠的最高紀錄;謝淑薇35歲才首度打入大滿貫女單八強。隨著運動科學的進步,如今30歲退休都還嫌太早,更何況25歲?
巴蒂退休的主要理由,是「疲憊」:「不再有身體上的動力、情感上的渴望,以及在最高水準的賽事上挑戰自己所需要的一切。」這其中恐怕心理的成份更多一些吧?早在2014到2016年之間,她就曾轉戰板球。所以很多人預測,說不定過沒幾年巴蒂又回歸網壇了,連她本人都不排除這個可能性。
前球后哈蕾普更打趣說,下一步是不是要挑戰高爾夫大滿貫冠軍呢?無論巴蒂是否回歸職網,她的退休對職業女網而言,都是一種損失。巴蒂蟬聯球后長達114週,多少有點終結女單戰國時期的意味。未來能否出現新的霸主?抑或新冠軍如走馬燈般地曇花一現?頗值得觀察。
巴蒂退休的另一個理由,是還有更值得追求的目標,譬如投身公益,所以她說,當一個好人比當一個好球員更重要。其實,當上「球后」,表示此刻她是全世界網球打得最出色的女子,這必然是經過辛勤付出才得到的榮耀,豈能輕易捨棄?難道有實力就可以任性嗎?
另一個貌似有實力就可以任性的例子,是球王喬科維奇,他說,寧可放棄獎盃,也不願被迫打疫苗。年初澳網鬧得轟轟烈烈的球王被逐事件,想必大家記憶猶新,事後還一度傳出他將乖乖打疫苗,尤其納達爾搶先奪到第21個大滿貫冠軍,好強如喬帥,怎麼甘心把史上最偉大球員的機會拱手讓人?所以當他霸氣地說寧可放棄時,難免出乎眾人意料之外。
也許對喬帥而言,捍衛身體的自主權,比所謂的創造歷史、流芳百世更重要。平心而論,該不該打疫苗,並沒有絕對標準,更談不上道德與否,所以每個人的決定都應該尊重。這或許就是後現代主義倡議的多元價值觀:只要不傷害他人的權益,任何人都可以決定自己認為最有價值的選項,不必理會世俗的標準。
多元價值觀可能帶來的好處,是減少紛爭,降低心理壓力。最淺顯的例子就是,假如每個人的夢想都是當總統,那就只有一個人快樂,其他人都是魯蛇。但是,如果每個人都為自己量身訂作最適合的人生目標,而且彼此之間重疊性低,則必然大大降低利益衝突,甚至還可以互相幫襯。
誰說人生一定要爭得頭破血流才有意義?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