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荒者默默爬上西區第三 里拉德再現殺手本色
近期拓荒者一波10連勝狂潮已讓他們逐漸擺脫西區四到八名的大混戰而獨居西區第三。陣中一哥里拉德(Damian Lillard)在這10連勝期間一夫當關,霸氣帶領整支球隊在例行賽末的關鍵季節脫穎而出,甚至有國外評論家認為MVP討論人選應該出現里拉德的名字。
主力輪替正常 球員大多健康出賽
拓荒者之所以能穩定衝出佳績,第一大因素是球員健康,雖然還是有些傷兵打不了,但主力輪換陣容大致還算健康,讓教練團擁有穩定的兵源與陣容調度,可以排出9到10人的輪替,就算史達茲(Terry Stotts)的戰術不是變化多端的強,至少不會面臨無人可用的窘境。
強勢團隊籃板優勢 球隊成功根基
第二點則是目前高居聯盟第三,強勢的團隊籃板保護,我認為這是這支球隊要成功的根基。放眼球隊名單,單場籃板最多僅不過是諾基奇(Jusuf Nurkic)的8.5次,這意味著陣中沒有超強的籃板怪物,而是平均分散在各球員身上,阿米尤(Al-Farouq Aminu)、戴維斯(Ed Davis)分別有7.3、7.6籃板。全員在判斷籃板落點,團隊卡位的環節花了番功夫才造就目前場均45.3顆籃板球。
里拉德表現接近瘋狂 麥凱倫穩定配合
最後當然是大家熟悉的暴雨兄弟里拉德、麥凱倫(C.J. McCollum)持續、交互的強勢表現,左右著球隊戰局。里拉德近十場32.5分6.4助攻4.2籃板,麥凱倫則是22.2分4.2籃板3.3助攻,兩人聯手幾乎包辦全隊一半得分。
當家一哥里拉德關鍵時刻的殺手特質真的令人著迷,10連勝期間多次靠著他在球賽後半段,決勝時期挺身而出來拯救球隊。他本人也在明星賽後將狀態調整至巔峰,9場比賽,單場飆進4.4記三分球,命中率43.5%,外帶31.2分6.2助攻,跟柯瑞(Stephen Curry)並稱是聯盟最沉穩卻最瘋狂的兩大自走砲。
未滿六年生涯,三分球命中數就已狂飆超過1237顆的里拉德,沒意外的話,今年又將輕鬆突破單季200顆三分球門檻。一個有趣現象是,本季里拉德對陣勇士三場,得分暴衝到37分,單場4.3顆三分球,命中率38.2%。反觀柯瑞因傷只對壘過拓荒者一次,繳出17分6助攻,三分球10投3中。
若季後賽今天就開打,分居二,三名的勇士、拓荒者若把握主場優勢挺進第二輪,那兩大頂級控衛的交手就會十分有話題性。
雖然里拉德不像柯瑞有過MVP,總冠軍頭銜加持,媒體關注度、人氣都輸上一截,但他的確是個穩定、強悍,自律性高的建隊基石、看板核心。若他的好表現持續到季末,並率領拓荒者戰績一路長紅,他應是值得收到年度前二隊的肯定。
現在他在學習的就是邁向偉大球星之路的領袖課題,基本上球隊輸球、贏球,取決在里拉德與隊友間息息相關的溝通,所產生的微妙化學效應而反映在失誤控制,助攻表現上。
球隊缺乏第三得分點 季後賽將面臨焦土試煉
最後一點,拓荒者現在的球隊氛圍很棒,球隊在防守壓迫、籃板鞏固方面相當確實,應該要多利用掌握籃板的優勢,打到快速防守反擊,增加攻擊回合數換取分數進帳,但拓荒者依賴兩大戰將的個人能力,僅陪末座的團隊助攻是球隊中最可惜的弱項。
教練團除了放手讓暴雨兄弟恣意發揮外,還是得從中強調,創造團隊配合的戰術空間。即便有兩個這麼會飆分的得分機器在陣中,但團隊單場得分僅能排在聯盟中段班,就是團隊助攻創造的機會太少,其他沒辦法自主得分的球員,功能性就更顯單調。若沒有戰術、團隊配合打底去體現里拉德的球星價值,在季後賽將面臨的諸多焦土戰就會更危險。
今年西區戰力出現新鮮的戰力洗牌,火箭取代勇士成為西區霸主,拓荒者、鵜鶘崛起,新面孔灰狼重回前八,老牌常勝軍馬刺卻面臨衰退,里拉得若想在聯盟中更加證明自己夠格是球星中的球星,那麼作為球隊領袖的他在可得把握今年戰力版圖重新分配的時機,將拓荒者帶的更高,就算不是公認的MVP,能造就英雄的季後賽也將是他能揮灑的舞台。
☆與林文一起暢談籃球 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00013297964151
☆閱讀更多林文的NBA專欄 http://nba.udn.com/nba/cate/6755/7444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