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聯盟奇葩潛規則多如牛毛 新一代球員無所適從

如果你告訴奧運金牌泳將「飛魚」菲爾普斯(Michael Phelps)領先對手整整一圈時該見好就收把速度放慢,又或是網球傳奇名將費德勒(Roger Federer)在以6:0、5:0領先對手時該把發球速度放慢、不要發球上網。相信所有人都會覺得你瘋了——包括菲爾普斯跟費德勒在內。運動比賽就該全力以赴,不是嗎?還搞什麼婦人之仁?
不幸的是,這個對其他運動的任何選手任何球迷來說都是用膝蓋想就知道的簡單道理,對於許多一輩子在大聯盟打滾的人不但不適用,甚至他們到今天都還在反其道而行,大言不慚地要年輕球員繼續遵守他們那些所謂的潛規則(unwritten rules)。
這樣的鬧劇仍然不斷在發生。去年我們才剛看到被譽為現今大聯盟代表人物的教士「金童」塔提斯(Fernando Tatis)在比數大幅領先且球數是零好三壞時「一時不慎」轟出生涯首發滿貫全壘打,結果慘遭敵我雙方教練同聲一氣圍剿,不得不出來道歉。這個月相同戲碼就又再次上演——已經入選名人堂的白襪老教頭拉魯沙(Tony La Russa)嚴厲譴責子弟兵梅瑟德斯(Yermin Mercedes)不該在相同狀況下(這次對手雙城還追加了派野手上來投球的「潛規則構成要件」),大棒一揮將球轟出牆外——明明當時白襪三壘教練已經下達了要他再等一球的暗號——顯然是出於拉魯沙的授意。
身為生涯勝場數即將站上歷史第二的老一輩傳奇人物,拉魯沙當然有資格發表他的個人意見。從上世紀70年代就開始當總教練(正是白襪總教練)的拉魯沙也確實沒少說話,對記者大發一通打棒球就該有「運動員精神」、「要尊敬對手跟比賽」的高論,就差沒要梅瑟德斯學孔老夫子所說的「揖讓而升,下而飲,其爭也君子」了。但就在拉魯沙高談闊論這些潛規則、公然指責自家球員的同時,他自己其實正在犯下一連串的嚴重錯誤,而且這些錯誤所造成的無形傷害遠比遵不遵守什麼潛規則大得多。
首先,梅瑟德斯所「觸犯」的潛規則,說穿了只是在顧及對手顏面。為此拉魯沙事先就打算阻止梅瑟德斯出棒,事後仍堅持己見。換句話說拉魯沙始終認為:輸得脫褲子的對手面子上掛不掛得住,遠比自家子弟兵是否全力以赴甚至球賽勝負來得重要。這樣的想法才真正違反了他口口聲聲的運動家精神。套句丹佐.華盛頓(Denzel Washington)在電影《怒火救援》(Man on Fire)裡的著名台詞:「手下留情那是上帝的事。」球員的本分是盡全力打球踢對手的屁股。既然你敢派野手上來,我就敢打得他滿地找牙。拉魯沙憑什麼阻攔?
其次也是最重要的是,不管拉魯沙對梅瑟德斯有多麼不滿,他都不應該公開指責自己的子弟兵——甚至演變到後來還跟其他白襪球員隔空叫陣。身為球隊的最高領導者,拉魯沙大可以在球賽結束時把梅瑟德斯叫進辦公室好好談一談,而不是把這名菜鳥丟到媒體面前公審。甚至還幸災樂禍地暗示梅瑟德斯如果事後遭受觸身球報復也是「剛好」而已。之後不知是有意或是無心,雙城投手也確實一球K中梅瑟德斯的腰部。結果拉魯沙不但沒挺身而出保護自家球員,賽後還先幫對手開脫——砸這個部位不砸腦袋一定是失投。拉魯沙這樣的行為不只是在大聯盟甚至是任何職場,都等同於出賣自己的部屬。叫人看了怎不心寒?
像拉魯沙這樣形同公開羞辱自家年輕球員的行為本季還不只這一樁。就在上週,年輕的國民招牌球星索托(Juan Soto)在擊出一記本壘正上方沖天砲後大概以為八成是界外,竟沒有馬上跑向一壘還呆站原地傻看,沒想到因為風大球被吹進內野還落地,恍神老半天才想到要跑壘的索托當場被捕手快傳一壘封殺出局。
但即便當下索托就顯得十分懊悔,下場回到休息區也仍自責不已,打擊教練見狀還趕緊跑來安慰——國民總教練馬丁尼茲(Dave Martinez)似乎還是認為不公開給這位少年得志的球星一點顏色看看不能算完。他告訴記者「索托的行為讓全隊蒙羞,我已要他向全隊道歉」。在這個例子中索托確實有錯在先,馬丁尼茲也確實有資格發脾氣跟要求索托改過,但這一切全都可以關起門來幹,或者祭出最常見的懲處——罰他坐板凳或禁賽。絕無必要對記者多加饒舌。
回過頭來談大聯盟多如牛毛的潛規則,包括投手在拼無安打時對手不准短打、領先太多分不能盜壘(至於領先多少分算太多,卻又沒人說得準)以及最常見的擊出全壘打時不准「態度太囂張」、「看球看太久不起跑」、「跑太慢」、「甩棒太花俏」…已經多到維基百科可以單獨為它建一個條目。即便新生代球員如鮑爾(Trevor Bauer)等人再怎麼大聲疾呼這些潛規則是如何不合時宜,還是有一群老一輩的教練、球評甚至球員認為「我們有我們的玩法」。看在年輕球員眼裡,這一大堆食古不化、既說不出哪裡礙著對手也找不出歷史緣由的潛規則,恰恰正是遏止學生運動員投身職棒,勸退年輕人觀賞棒球的兇手。
最為諷刺的是,即便大聯盟前年就開始高唱「讓球員們玩出自我」(Let the Kids Play),希望球員個個搖身一變像塔提斯一樣秀出自我,一旦觸碰到場上的潛規則,像拉魯沙這樣自打臉的惡例仍不斷發生,也只能坐視無力去處理。到頭來Let the Kids Play似乎只是一句蒼白無力的口號,棒球在球迷心目中的印象仍是越來越跟不上時代。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