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流通商戰/蝦皮推當日到貨 電商短鏈物流賽局向南延伸

集氣!康橋西洋劍高手車禍重傷 昏迷指數3分進步到8分、最快今轉院台大

中捷砍人凶嫌曾當庭下跪念懺悔信 二審改判9年9月

從北冰洋到黑潮 方盈智的海洋探索

方盈智返鄉任教於中山大學海洋科學系,關注臺灣周圍海域及黑潮。(攝影/Carter)
方盈智返鄉任教於中山大學海洋科學系,關注臺灣周圍海域及黑潮。(攝影/Carter)

【◎文/李曉萍 ◎攝影/Carter ◎圖片提供/方盈智】

  2024年,國家海洋研究院成員代表臺灣登上國際知名的「極星號」破冰船(R/V Polarstern),前往北冰洋海域進行海洋科學研究,象徵臺灣在極地海洋科學領域已獲國際肯定,寫下臺灣海洋研究的全新里程碑,為未來在國際海洋科學界的發展鋪路。

  而促成這趟探險之旅的幕後功臣,正是長期致力於極地海洋科學的中山大學海科系助理教授方盈智。從一名會暈船的博士生,逐漸成為視出海觀測為樂趣與探險的研究員,如今又轉型教育英才的老師,方盈智的羅盤從極地海洋指向與臺灣息息相關的黑潮,唯一不變的是探索海洋的熱忱和挑戰未知的勇氣。

在阿拉斯加生活時期,方盈智在冰上以雪橇運送儀器。(圖片提供/方盈智)
在阿拉斯加生活時期,方盈智在冰上以雪橇運送儀器。(圖片提供/方盈智)

探險起航 難忘極地研究

  「學物理的人都有抽絲剝繭的特質,『鑽研』就是我的怪僻。」或許性格使然,當年就讀成功大學地球科學系的方盈智對大多數課程不感興趣,唯獨海洋物理學得心應手。於是,臺灣大學海洋研究所開啟方盈智海洋研究的第一篇章。畢業後工作三年,在教授的鼓勵下,決定遠赴阿拉斯加大學費爾班分校攻讀博士,投入北冰洋的懷抱。

  順利取得博士學位後,方盈智任職德國布萊梅港的阿弗瑞德.韋格納研究所,期間曾參與計畫,登上前往北冰洋的破冰船。聊起極寒之地的科學研究生活,方盈智掩不住眼中那道熱血與成就感交織的光芒。

2019年的極星號航次期間,方盈智攜帶獵槍和信號槍,護衛同行夥伴安全。(圖片提供/方盈智)
2019年的極星號航次期間,方盈智攜帶獵槍和信號槍,護衛同行夥伴安全。(圖片提供/方盈智)
  「你敢不敢碰槍?」方盈智回憶上船前難忘的經歷,他接受了一整天的槍枝基礎訓練。因為他和各國研究人員將在一塊巨型浮冰上共同生活三個月,而觀測採樣的同時,需要面對北極熊隨時出現的威脅。雖然船上有隨行的職業獵人,但人數有限,所以科學家們需持槍輪守,護衛同伴安全。

  方盈智選擇參加破冰船的第一段航程,他表示:「從無到有最好玩。出海後會出現許多紛爭和狀況,我喜歡參與從混亂中逐漸建立共識的過程。」他分享,自己曾成功挽救整個航次的海洋研究數據,當時有其他團隊同仁未參加行前會議,登船後卻突然要求增加儀器,可能影響觀測數據的問題便隨之而來。正當僵持不下時,方盈智居中協調,透過縝密分析成功讓雙方達成共識,避免了研究數據的損失。

方盈智與冰上帳棚裡的CTD合照,CTD為溫鹽深儀,是用來檢測導電度、溫度、深度等多種參數的儀器。(圖片提供/方盈智)
方盈智與冰上帳棚裡的CTD合照,CTD為溫鹽深儀,是用來檢測導電度、溫度、深度等多種參數的儀器。(圖片提供/方盈智)

極力促成國際學術合作

  北冰洋航次的經歷不僅讓方盈智備受主管賞識,也展現了他在封閉高壓環境下的應變能力。因此,在「極星號」2024年航次的召集期,領隊便力邀他參與。方盈智把握機會與國海院攜手,耗時一年多準備申請計畫書,成功通過韋格納研究所的審查,為國海院的研究員爭取到一席登船資格,成功打開國海院在國際海洋研究領域的能見度。

方盈智在極星號上整理海水樣本。(圖片提供/方盈智)
方盈智在極星號上整理海水樣本。(圖片提供/方盈智)
  登船的研究員帶回航線上的海水溫度與鹽度垂直剖面、海流等水文資料,方盈智表示,後續將深入研究,比對七年前類似航次的觀測數據,分析氣候變遷下北冰洋海水分層的變動。研究結果將有助深入了解全球氣候變遷機制及影響,並幫助未來電腦模型做出更準確的預測。

  方盈智坦言:「如果要用金錢或利益來衡量參與極星號計畫,還真的沒有。」他注視著螢幕上珍貴的第一手資料說:「這就是我想得到的,我的動機是解讀這些資料,在德國取得話語權,讓國際看到我們臺灣人做的研究。」

方盈智。(攝影/Carter)
方盈智。(攝影/Carter)

情牽家鄉的黑潮探索

  地極冰洋漂泊數年,倦鳥思鄉,2021年方盈智選擇返臺任教於中山大學海洋科學系。在北冰洋深耕多年的方盈智明白,若持續專注相同領域,工作上將輕鬆許多,然而他卻選擇一條截然不同的航道,將研究目光轉向島嶼東岸的黑潮,他表示:「我想多了解自己家鄉周圍的水域。」方盈智幽默地調侃自己個性上有一點M(被虐傾向),或許對他而言,全新領域的挑戰與探索才能滿足心底依然燃燒的冒險魂吧!

方盈智擔任領隊,帶領中山大學學生出海進行黑潮觀測。(圖片提供/方盈智)
方盈智擔任領隊,帶領中山大學學生出海進行黑潮觀測。(圖片提供/方盈智)
  2022年,方盈智帶領中山大學的研究生自高雄港出航,觀測到的資料經兩年分析梳理,終於浮現輪廓脈絡。他正著手整理這些研究成果並計畫發表論文,期望未來成為臺灣研究黑潮的代表性人物。

  走過阿拉斯加與德國,回到臺灣,十多年的研究生涯未曾消磨方盈智對海洋的求知慾。他將心法分享給踏入研究領域的年輕學子,強調:「耐得住孤獨、保持好奇心和想像力。」並以自身經歷鼓勵年輕人勇敢踏出臺灣,開拓視野,在壯闊海洋中尋找屬於自己的探索之路。

【完整內容請見《高雄畫刊》2025年No.04】

延伸閱讀

簽阿拉斯加天然氣買賣意向書 外交部:總合外交實績

冬季留下來的痕跡 鄭明典PO1圖:仍可辨識黑潮盛行路徑

呼應量子日科技前沿 中山大學智慧城市展首辦量子論壇

中山大學、高雄大學合併校名怎麼取? 網友這樣說

相關新聞

童心探險隊

今年兒童節來高雄,開心「樂」一波!來內門宋江陣「以武會友」,帶一束熱情火鶴花回家;那瑪夏賞螢趣,體驗大自然的奇蹟。高雄不僅是親子共遊的最佳選擇,更是一座友善育兒城市。讓孩子們在這座充滿夢想與歡樂的城市裡,盡情遊玩、快樂成長!

那瑪夏賞螢季開跑!漫遊「螢」河山谷 品味香甜水蜜桃

涼爽的四月春夜,成千上萬隻螢火蟲漫遊森林、溪谷間,將那瑪夏點綴成螢光世界,宣告一年一度的賞螢季登場。深藏於蔥鬱山林間的那瑪夏,是全臺最早迎來螢火蟲的賞螢勝地,高山水蜜桃也進入產季,即日起日至4月27日止,「那瑪Shine巴金斯幻暨水蜜桃系列活動」邀請民眾走進流光飛舞的春夜秘境,體驗生態、人文與美食的春日饗宴。

創意不設限!「樂高雄」兒童節歡樂派對 暢玩衛武營、科工館、動物園

迎接四月歡樂兒童節,高雄市政府攜手樂高®打造一系列「樂高雄」精彩派對!4月3日至4月6日連假期間,由6米高巨型衝浪小樂於衛武營都會公園領銜登場,活動場域延伸至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壽山動物園,推出包括主題闖關遊戲、互動劇場、親子共讀、二手交換市集及動物園探險等一系列精采活動,邀請全家大小連假到高雄,釋放童心盡情玩一波!

無敵海景佐美食 「新濱町海洋廚房」開啟味蕾驚喜之旅

海風輕拂港灣,在金黃夕照下遠望一艘艘往來的輪船,粼粼波光的海面映照「新濱町海洋廚房」的倒影,在這座近百年的歷史建築裡,人們穿梭於林立的餐飲櫃位間,或在戶外悠閒散步,共築港都美好風景。

趁春天來內門 食農饗宴輕旅行

宋江陣、總鋪師、惡地,是許多人心中關於內門的關鍵字,然而,童山濯濯的泥岩惡地,卻能開出優雅的蘭花、豔麗的火鶴花,種出飽滿香甜的百香果和風味醇厚的咖啡。趁著一年一度的宋江陣熱血登場,踏上爛漫春光順遊內門,深入探索在地特色農作,看見不一樣的內門!

雄美好的親子共讀時光

「寶寶這麼小,聽得懂嗎?」臺灣兒科醫學會指出,嬰幼兒時期的親子共讀不僅促進情感連結,更能刺激寶寶腦部、語言發展,培養理解和認知能力,並促進就學後的閱讀能力。高雄市立圖書館的「雄愛讀冊書盒」以及「閱讀禮袋」是送給每位高雄孩子的禮物,陪伴家長與孩子開啟愉快的閱讀時光。除了禮袋之外,高雄市立圖書館總館B1國際繪本中心也是和孩子一起閱讀、探索的好去處。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