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纏美好芳華 思纏最好的祝福──春仔花

【◎文/蘇宇翎 ◎攝影/Carter ◎圖片提供/李淑華】
光亮的白色紙板,沒有一點鉛筆打稿做記號的痕跡,李淑華低著頭,鼻上的眼鏡微微滑落,拿著剪刀的手直接在紙板上剪出狹長又帶有曲線的紙片,俐落流暢,沒幾分鐘,模樣相似的紙片們便落在桌上,等待李淑華幫它們一一配對,準備開始製作「春仔花」。
先從細細的仿絲線抽出四股絲線,順繞著剪下的紙板與鐵絲,一圈又一圈的纏繞於上,鬆緊拿捏、細密排列,一片接著一片之對折收線,以白膠黏著後,這才完成一辮花瓣。
從一針一線到一花一世界 抽絲纏繞的祝福
本以拼布教學的李淑華,在2009年因緣際會參觀了陳惠美在夢時代的春仔花展覽,看到大紅色的花朵小巧玲瓏在掌中綻放,光澤明亮精緻不已,她驚嘆這樣的工藝簡直就是藝術品,這也讓她開始找機會投入學習春仔花的技藝。
她幸運成功報名到陳惠美老師在輔仁大學開設的課程,於是開始了臺北、高雄的每週奔波,學業有成後,便在高雄鳳山社區大學開課教導春仔花課程,推廣春仔花工藝。
從傳統到創新 推廣纏花工藝
乍聽之下,春仔花就是一直纏繞而已,但實際上如何把仿絲線的鬆緊掌握剛好、如何表現出漂亮的弧度與色澤,都是一門技術。在練習過程中,李淑華曾經剪了上百片花片也不滿意,幾度想放棄,不過因著迷於春仔花的精緻小巧,一步步苦練,最後終能掌握這門傳統工藝,還能從傳統春仔花中,融入個人巧思,創造出獨特的作品。例如她家中牆上的人蔘作品,便是運用了立體纏花的技巧。
如今,每當提起春仔花,李淑華就會想起阿嬤,想起那些溫暖的往事。這份情感也融入了她的創作之中,每當纏繞一朵花,她都懷抱著感激與思念,一圈又一圈,傾注所有的美好與祝福。她希望,無論是收到花的人,還是將花別上的人,都能感受到這份深深的祝願,擁有最美好的時刻。
開課資訊請洽粉絲專頁:巧帛拼布
【完整內容請見《高雄畫刊》2025年No.03】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