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眾量級」Andy、家寧互撕!新北檢約談家寧母女 搜索公司住家

老牌化纖大廠集盛董座葉守焞辭世 享壽84歲

手感自然溫暖 陶冶心靈深處

根據蘆葦老師觀察,喜歡拉胚的人通常喜歡工整、正圓的事物。(攝影/Carter)
根據蘆葦老師觀察,喜歡拉胚的人通常喜歡工整、正圓的事物。(攝影/Carter)

【◎文/Winnie ◎攝影/Carter ◎圖片提供/蘆葦陶 Luwei pottery】

  製作陶藝的過程充滿專注與共鳴,彷彿進入一個自我忘我的「Me Time」。無論是運用轆轤(陶輪)拉坯製作杯、碗、盆等器皿,還是以雙手捏塑陶土,這一刻的創作過程不僅能培養耐心,還在平緩的節奏中細膩地滋養了對藝術美感的深刻體悟。

盧彥瑋、陳于安畢業於國立臺中教育大學美術學系,對陶藝創作充滿理想與熱情。(攝影/Carter)
盧彥瑋、陳于安畢業於國立臺中教育大學美術學系,對陶藝創作充滿理想與熱情。(攝影/Carter)

迎接疫情挑戰 勇於轉型創新

  蘆葦陶工作室位於高雄鳳山,這個簡約的小空間散發著陶藝的寧靜氛圍。為了傳承陶藝創作的初心,創辦人盧彥瑋(蘆葦老師)與陳于安(于安老師)在此開設了手拉坯與手捏陶藝的體驗課程。

  兩人皆畢業於國立臺中教育大學美術學系,畢業之後一起投入陶藝相關工作與創作至今已有7年多的時間,即使面對疫情衝擊,他們仍按照既定計畫返鄉成立蘆葦陶工作室。蘆葦老師表示:「疫情其實是蘆葦陶一個非常重要的轉型關鍵期。」

蘆葦老師嘗試將陶藝結合植栽,也因此培養出收藏塊根植物的嗜好。(攝影/Carter)
蘆葦老師嘗試將陶藝結合植栽,也因此培養出收藏塊根植物的嗜好。(攝影/Carter)
  原本以生活陶創作及體驗課程為主的工作室,因疫情期間無法開課,他們轉向結合室內綠植的陶藝盆器設計,而多數陶友也是透過盆器認識「蘆葦陶」這個品牌。

特色創作 教學相輔相成

  蘆葦草的花語是「堅毅不拔」,它能在惡劣環境中生長又能淨化環境,蘆葦老師解釋:「雖然外觀普通,但是和我們想要訴求的形象類似,低調且不屈不饒。」工作室窗檯邊擺放著小盆栽琳瑯滿目,嘗試將陶藝結合植栽,喚起人們重新感受觸摸自然的溫度。

從初期版畫風格到如今專注在鑽研盆形、雕刻和肌理上,能看出蘆葦陶不同時期的風格轉變。(攝影/Carter)
從初期版畫風格到如今專注在鑽研盆形、雕刻和肌理上,能看出蘆葦陶不同時期的風格轉變。(攝影/Carter)
  蘆葦陶的兩位老師既各自獨立又相輔相成,他們在陶藝創作中展現不同風格。蘆葦老師作品著重曲線,從火焰延伸的表現手法,創造出帶有奇異生物感的線條;于安老師則深諳岩石、創作出層岩系列代表作,平凡沉穩的氛圍,深受喜愛。

  儘管手作陶藝屬於相對小眾,蘆葦和于安兩位老師仍堅守專業,「手」著這份具有歷史及文化價值的傳統技藝。

拉胚體驗課程時間約1小時,學員需要跟隨蘆葦老師的指導,逐步完成作品。( 上:攝影/Carter、下:圖片提供/蘆葦陶 Luwei pottery)
拉胚體驗課程時間約1小時,學員需要跟隨蘆葦老師的指導,逐步完成作品。( 上:攝影/Carter、下:圖片提供/蘆葦陶 Luwei pottery)
  為了提供初學者來完整地認識陶藝,工作室更開設「一人即成團」手作課程,蘆葦老師主要教導拉胚,于安老師則是手捏體驗。「相較市面上課程多以孩童為主,我們的陶藝課程是專門為成年人量身打造。」于安老師特別解釋,對於忙碌的上班族或長期專注育兒的家庭主婦,學習陶藝反而是一種舒壓,不但可以享受和自己對話的時間,同時還能帶來療癒感。

手捏教作課程時間約4小時,節奏比較平緩,很適合想要和自己對話,讓自己放鬆的人來體驗陶藝手作。(圖片提供/蘆葦陶 Luwei pottery)
手捏教作課程時間約4小時,節奏比較平緩,很適合想要和自己對話,讓自己放鬆的人來體驗陶藝手作。(圖片提供/蘆葦陶 Luwei pottery)

陶藝新創品牌名揚海外

  南臺灣最具指標性的潮流盛事——第五屆「高雄時尚大賞」近日圓滿落幕,賽事獨特的「山稜系列」獎座,就是由蘆葦陶所設計,為比賽增添亮眼的藝術氣息。

山稜系列為蘆葦陶代表作之一,深受許多外國收藏家喜愛。(攝影/Carter)
山稜系列為蘆葦陶代表作之一,深受許多外國收藏家喜愛。(攝影/Carter)
  儘管蘆葦陶於2020年才剛成立,但其獨具特色的藝術盆缽創作風格,已迅速在陶藝界嶄露頭角。作品不僅受到美國、澳洲、日本、韓國及香港等地收藏家的青睞,還被國際企業選為贈送歐洲客戶的首選藝品,並入選2022年國際咖啡杯大賽及第四屆臺灣陶藝獎。

  兩位創辦人始終保持低調行事,但在陶藝領域的深耕與卓越成就,無疑展現了他們卓越的實力與遠見。

地址:高雄市鳳山區民生路117號

拉胚、手捏體驗課程僅可預約週六、日下午

FB:蘆葦陶 Luwei pottery

IG:蘆葦製陶 無尾熊&魚

【完整內容請見《高雄畫刊》2025年No.02】

延伸閱讀

燕麥穗、蘆葦、仙客來...Boucheron高級珠寶 禮讚自然

Ubisoft關閉英工作室、全球裁員185人:以優先項目、削減成本為考量

林純瑜回收剩布開發商品 發展鹿港慢時尚

敖幼祥改當策展人 攜手素人創作者打造花蓮可愛漂流貓

相關新聞

童心探險隊

今年兒童節來高雄,開心「樂」一波!來內門宋江陣「以武會友」,帶一束熱情火鶴花回家;那瑪夏賞螢趣,體驗大自然的奇蹟。高雄不僅是親子共遊的最佳選擇,更是一座友善育兒城市。讓孩子們在這座充滿夢想與歡樂的城市裡,盡情遊玩、快樂成長!

那瑪夏賞螢季開跑!漫遊「螢」河山谷 品味香甜水蜜桃

涼爽的四月春夜,成千上萬隻螢火蟲漫遊森林、溪谷間,將那瑪夏點綴成螢光世界,宣告一年一度的賞螢季登場。深藏於蔥鬱山林間的那瑪夏,是全臺最早迎來螢火蟲的賞螢勝地,高山水蜜桃也進入產季,即日起日至4月27日止,「那瑪Shine巴金斯幻暨水蜜桃系列活動」邀請民眾走進流光飛舞的春夜秘境,體驗生態、人文與美食的春日饗宴。

創意不設限!「樂高雄」兒童節歡樂派對 暢玩衛武營、科工館、動物園

迎接四月歡樂兒童節,高雄市政府攜手樂高®打造一系列「樂高雄」精彩派對!4月3日至4月6日連假期間,由6米高巨型衝浪小樂於衛武營都會公園領銜登場,活動場域延伸至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壽山動物園,推出包括主題闖關遊戲、互動劇場、親子共讀、二手交換市集及動物園探險等一系列精采活動,邀請全家大小連假到高雄,釋放童心盡情玩一波!

無敵海景佐美食 「新濱町海洋廚房」開啟味蕾驚喜之旅

海風輕拂港灣,在金黃夕照下遠望一艘艘往來的輪船,粼粼波光的海面映照「新濱町海洋廚房」的倒影,在這座近百年的歷史建築裡,人們穿梭於林立的餐飲櫃位間,或在戶外悠閒散步,共築港都美好風景。

趁春天來內門 食農饗宴輕旅行

宋江陣、總鋪師、惡地,是許多人心中關於內門的關鍵字,然而,童山濯濯的泥岩惡地,卻能開出優雅的蘭花、豔麗的火鶴花,種出飽滿香甜的百香果和風味醇厚的咖啡。趁著一年一度的宋江陣熱血登場,踏上爛漫春光順遊內門,深入探索在地特色農作,看見不一樣的內門!

雄美好的親子共讀時光

「寶寶這麼小,聽得懂嗎?」臺灣兒科醫學會指出,嬰幼兒時期的親子共讀不僅促進情感連結,更能刺激寶寶腦部、語言發展,培養理解和認知能力,並促進就學後的閱讀能力。高雄市立圖書館的「雄愛讀冊書盒」以及「閱讀禮袋」是送給每位高雄孩子的禮物,陪伴家長與孩子開啟愉快的閱讀時光。除了禮袋之外,高雄市立圖書館總館B1國際繪本中心也是和孩子一起閱讀、探索的好去處。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