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聚時光不將就 細品高雄的團聚滋味

台墨混血的亞優在外婆精湛廚藝薰陶之下,從小就熱愛自己動手做料理。(攝影/Carter)
台墨混血的亞優在外婆精湛廚藝薰陶之下,從小就熱愛自己動手做料理。(攝影/Carter)

【◎文/Winnie ◎攝影/Carter ◎圖片提供/米卡希達墨西哥餐廳、高雄福華大飯店】

  年節將至,與家人朋友聚餐、敘舊的地點找好了嗎?無論是在氣氛歡樂的墨西哥餐廳大口吃塔可、跟著主廚挖寶在地食材的經典滋味,或是品嘗江浙菜及上海菜,高雄都有品味地道佳餚的好選擇,讓團聚時光更加難忘。

冬季限定的墨西哥牛肚湯(Menudo),看似番茄濃湯,其實是使用墨西哥紅辣椒乾熬煮而成,是一道充滿香料特色的傳統料理。(攝影/Carter)
冬季限定的墨西哥牛肚湯(Menudo),看似番茄濃湯,其實是使用墨西哥紅辣椒乾熬煮而成,是一道充滿香料特色的傳統料理。(攝影/Carter)

Mi Casita Mexican Cuisine米卡希達墨西哥餐廳

  「Mi Casita米卡希達是西班牙文『我的小窩』、『家』的意思」,台墨混血的亞優(Alenna Yayoi)以一口流利中文解釋餐廳的由來,從小在墨西哥外婆家長大,直至10歲才跟著父親回到臺灣,隱身三多商圈周邊巷弄裡的米卡希達墨西哥餐廳,小小的空間裡裝載著亞優對墨西哥成長記憶,家庭情感濃烈又溫馨,也傳承著外婆手藝的家鄉味,還有熱情又奔放的民族性。

亞優來自墨西哥臨海城市,特別喜歡海鮮料理,店內招牌人氣料理「酥脆魚塔可」令人垂涎三尺。(攝影/Carter)
亞優來自墨西哥臨海城市,特別喜歡海鮮料理,店內招牌人氣料理「酥脆魚塔可」令人垂涎三尺。(攝影/Carter)
墨西哥烤布蕾奶香濃郁、口感滑順,頂層覆蓋焦糖漿,帶有絲滑與微苦的完美平衡。(攝影/Carter)
墨西哥烤布蕾奶香濃郁、口感滑順,頂層覆蓋焦糖漿,帶有絲滑與微苦的完美平衡。(攝影/Carter)
  餐廳內輕快的音樂與獨具特色的裝飾,特別能感受歡樂氛圍,而最能代表墨西哥食物的塔可,最道地的吃法就是對折起來仰頭45度分三口吃,店內除了酥脆塔可,還有改良版的香軟塔可。來自地理及天氣與高雄相仿的臨海城市Coatzacoalcos(夸察夸爾科斯市),亞優尤其鍾愛海鮮,特別將充滿家鄉味的「酥脆魚塔可」推薦給老饕。

來到米卡希達墨西哥餐廳,享受美食與熱情歡聚的時光。(上:攝影/Carter、下:圖片提供/米卡希達墨西哥餐廳)
來到米卡希達墨西哥餐廳,享受美食與熱情歡聚的時光。(上:攝影/Carter、下:圖片提供/米卡希達墨西哥餐廳)

• Mi Casita Mexican Cuisine 米卡希達 墨西哥餐廳

地址:高雄市苓雅區新光路140巷39號

電話:(07)269-1433

FB:Mi Casita Mexican Cuisine 米卡希達 墨西哥餐廳

IG:Mi Casita Mexican Kitchen米卡希達

大熊主廚嚴選在地食材,每道料理都能溯源說菜。(攝影/Carter)
大熊主廚嚴選在地食材,每道料理都能溯源說菜。(攝影/Carter)

MAD小餐館

  一進門就遇見風塵僕僕,剛從橋頭市場採買食材回來的大熊師傅,他曾在臺北亞都麗緻大飯店巴賽麗廳及澳門酒店工作磨練多年,經營MAD小餐館即將邁入第12個年頭,每天去菜市場、魚市場也成了他平凡的日常,問起他聖誕特餐、年菜準備什麼?大熊師傅笑說,「到時候土地長什麼,海裡面抓到什麼,小農們養了什麼好吃的,我們就做什麼。」

紙包星雞魚,年菜應景當然少不了一尾年年有餘。(攝影/Carter)
紙包星雞魚,年菜應景當然少不了一尾年年有餘。(攝影/Carter)
蠔蝦煎蛋有優質的雞蛋、生蠔和白蝦,撒上日本鹽昆布調味,以初榨橄欖油簡單煎烤就很美味了。(攝影/Carter)
蠔蝦煎蛋有優質的雞蛋、生蠔和白蝦,撒上日本鹽昆布調味,以初榨橄欖油簡單煎烤就很美味了。(攝影/Carter)
  在閩客家庭中成長,又受到西餐文化洗禮,大熊師傅秉持將地方特色與記憶融合的理念,像是虱目魚肉做抹醬,或紙包澎湖漁獲,創意料理手法令人驚艷,一路走來因應季節設計菜色,大熊師傅特別為本刊讀者預告今年年菜準備推出充滿港澳風味的「盆菜」,已有數百年歷史的盆菜,性質近似老台菜的菜尾湯及佛跳牆,至於盆菜用料會有哪些食材,大熊師傅先賣個關子,讓大家拭目以待。

甜點控看過來,柑橘巧克力可麗露、鳳梨瑪德蓮、酥皮蛋撻,讓人想來一場下午茶約會。(攝影/Carter)
甜點控看過來,柑橘巧克力可麗露、鳳梨瑪德蓮、酥皮蛋撻,讓人想來一場下午茶約會。(攝影/Carter)
返鄉過節團圓吃飯,老友相見一起來共享佳餚美酒。(攝影/Carter)
返鄉過節團圓吃飯,老友相見一起來共享佳餚美酒。(攝影/Carter)

• MAD小餐館

地址:高雄市楠梓區土庫三路215號

電話:(07)355-5711

FB:MAD 小餐館

IG:MAD小餐館

江南春招牌料理掛爐一品鴨,除了片皮鴨,還有蜜汁、鹹酥、生菜鴨鬆等多種吃法。(攝影/Carter)
江南春招牌料理掛爐一品鴨,除了片皮鴨,還有蜜汁、鹹酥、生菜鴨鬆等多種吃法。(攝影/Carter)

高雄福華大飯店 江南春餐廳

  「噹噹噹」,聽到敲鐘聲響起,江南春招牌料理「掛爐一品鴨」準備上菜,主廚現場片鴨的技藝令人垂涎,再來一道蘇式菜餚中膾炙人口的傳統名菜「寧式鱔糊」,澆淋熱香油爆香啵啵作響,挑動起賓客舌尖上蠢蠢欲動的渴望。

蘇式菜肴中膾炙人口傳統名菜的寧式鱔糊,作工細緻,製作鱔糊的鱔絲需現劃、現燒、現吃,一氣呵成。(攝影/Carter)
蘇式菜肴中膾炙人口傳統名菜的寧式鱔糊,作工細緻,製作鱔糊的鱔絲需現劃、現燒、現吃,一氣呵成。(攝影/Carter)
俗稱「玉肌半醉一點紅」的鎮江水晶肴肉,曾列為國宴第一料理享譽盛名。(攝影/Carter)
俗稱「玉肌半醉一點紅」的鎮江水晶肴肉,曾列為國宴第一料理享譽盛名。(攝影/Carter)
經典名菜東坡肉肉質軟嫩,入口即化,經典名菜令人回味無窮。(攝影/Carter)
經典名菜東坡肉肉質軟嫩,入口即化,經典名菜令人回味無窮。(攝影/Carter)
  隨著現代家庭型態改變,愈來愈多人選擇在飯店圍爐吃團圓飯,在高雄以傳承江浙菜與上海菜真味細活著稱的高雄福華大飯店江南春餐廳,每到除夕年夜飯團聚圍爐時刻高朋滿座,感受人氣興旺的同時,讓過年團圓氣氛也增添許多溫馨暖意。

  高雄福華大飯店江南春餐廳歷時半年耗資數千萬啟動華麗裝修升級,用餐空間結合藝術氣息,不只空間精緻典雅,從江蘇鎮江名菜「鎮江肴肉」到經典料理「東坡肉」、「酸菜白肉鍋」、「酒釀湯圓」,也傳遞體驗飲食記憶,引人共鳴。

南臺灣首屈一指傳承江浙菜與上海菜的江春南餐廳,讓團圓聚餐宛如一場流動的盛宴。(上:攝影/Carter、下:圖片提供/高雄福華大飯店)
南臺灣首屈一指傳承江浙菜與上海菜的江春南餐廳,讓團圓聚餐宛如一場流動的盛宴。(上:攝影/Carter、下:圖片提供/高雄福華大飯店)

• 高雄福華大飯店

地址:高雄市新興區七賢一路311號6樓

電話:(07)2362323轉4601

官網:高雄福華大飯店

FB:高雄福華大飯店

【完整內容請見《高雄畫刊》2025年No.01】

延伸閱讀

回應川普 墨總統秀古地圖:北美可改回「墨西哥美洲」

高雄去年家暴案超過2萬件 受暴者接受庇護展開自立生活

高雄警員涉毒遭免職 分局長派出所長連坐記過

台日防災合作週在高雄 官方、企業談震災經驗

相關新聞

新春漫步 山‧海‧河

和煦陽光溫暖整座城市,萬物充滿生命力,在山、海、河、港的環抱中,開啟一場冬日的高雄小旅行,讓好心情伴你迎接新年的開始。

「吉伊卡哇」出遊愛河灣! 2025高雄冬日遊樂園掀療癒風暴

繼高雄燈會「2024 Kaohsiung Wonderland 冬日遊樂園x黃色小鴨」成功引發黃色風潮後,「2025 Kaohsiung Wonderland 冬日遊樂園」當然也要為大家留下難忘的回憶,特別邀請來自日本的「吉伊卡哇(Chiikawa)」於1月25日至2月16日愛河灣盛大登場!

香港年宵在高雄 百分百港味的農曆新年

農曆新年是充滿濃厚傳統氣息的節日,而「香港年宵在高雄」的舉辦,為高雄增添了一抹濃濃的港味,由在臺港人組成的「臺灣香港協會Taiwan Hong Kong Association」策畫,這項活動自2023年首度登場便引發廣泛關注,2025年活動再度攜港式文化、手作體驗和地道美食重磅回歸,邀請全臺民眾共同感受這場年度盛會。

山—暖冬正好露 發掘山林魅力

走春去哪裡露營最Chill?不妨來一趟六龜寶來,為自己預約一場花季泡湯之旅,或者前往桃源秘境,來趟深山梅樹的露營之旅,沉浸在山林間的清新空氣,悠然地眺望高山溪畔,享受一段簡單又放鬆的休閒時光。

海—大海開吃!年節虱目魚料理推薦

微涼夜色只有路燈暈出微微的光,天還未亮,養殖虱目魚的塭岸邊,漁民已經牽著網準備收成,踩踏的水聲與跳動的虱目魚,一尾一尾放進籃內撈捕上岸,覆蓋層層冰塊送上冷鏈車後,全程低溫冷凍直送興達港區漁會的水產加工廠,準備進行後續處理,清潔、去鱗、去刺、分部位、包裝、檢驗、裝箱,一道道工序不容馬虎,才能從產地送至各處,成為餐桌上的那碗西瓜綿虱目魚湯、乾煎虱目魚肚、燙魚皮、虱目魚粥,鮮香美味、誘人垂涎。

河—循光玩港都!高雄燈會順遊夜間景點特搜

「2025高雄燈會」即將於1月25日至2月16日在愛河灣盛大登場,除了觀賞燈海之外,愛河灣沿岸也有多處迷人景點值得探索。水波與光影交織成夢幻場景,璀璨燈光點亮城市夜空,為農曆春節妝點出歡騰溫暖的氣氛,迎接著歸鄉的遊子,也歡迎著前來高雄共度農曆春節的旅客。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