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數位原生世代大揭密/他們都在用這些學習神器!直播「讀書」竟有百萬人搶看?

仲毅涉賣逾期蛋、拿進口蛋假冒國產蛋 檢察官聲押蛋商遭法院駁回

夫驗DNA怒斥「孩子不是我的」 離婚後妻知殘酷真相告上法院

臺、日、越家常美食 暖胃更暖心

考慮到許多人不敢吃油膩的三層肉,暖心食堂的「炙燒鹹豬肉」向鹽埕市場老攤商訂購特製鹹豬肉,有嚼勁的瘦肉加入洋蔥炙烤,鹹香下飯。(攝影/Cindy Lee)
考慮到許多人不敢吃油膩的三層肉,暖心食堂的「炙燒鹹豬肉」向鹽埕市場老攤商訂購特製鹹豬肉,有嚼勁的瘦肉加入洋蔥炙烤,鹹香下飯。(攝影/Cindy Lee)

【◎文/李曉萍 ◎攝影/Cindy Lee】

  高雄最美味的飲食,隱藏在看似平凡的日常。沒有華麗的裝潢,也沒有儀式感的浮誇擺盤,只有闆娘滿滿的用心與愛心,端出用料實在、健康無添加的在地必嚐美食。

室內空間維持昔日台鐵人員值班室的樣貌,餐桌上點綴舊式檯燈和小豬存錢圖,勾動六、七年級生的兒時回憶。(攝影/Cindy Lee)
室內空間維持昔日台鐵人員值班室的樣貌,餐桌上點綴舊式檯燈和小豬存錢圖,勾動六、七年級生的兒時回憶。(攝影/Cindy Lee)

到鄰居姊姊家搭伙──暖心餐館

  「走丟打電話,老闆會去救你。」暖心餐館臉書粉專幽默寫道。呼應店家的貼心叮嚀,第一次踏上尋找暖心餐館的路程,不禁產生九分迷路的自我懷疑和一分探險的興奮感。方正的水泥灰建築隱身於哈瑪星鐵道文化園區一角,低調外觀對比另一頭熙攘喧鬧的遊客,仿如置身兩個世界;當夜幕籠罩,昔日的台鐵人員值班室點亮草原一角,暖心餐館變身夜裡的燈塔,為疲憊的人們指引一條回家吃飯的路。

暖心食堂的內外場都由陳曉慧一個人打理,她用一桌家常菜和親切的笑容,溫暖熨燙客人一整天的辛勞。(攝影/Cindy Lee)
暖心食堂的內外場都由陳曉慧一個人打理,她用一桌家常菜和親切的笑容,溫暖熨燙客人一整天的辛勞。(攝影/Cindy Lee)
  推開暖心餐館大門,彷彿回到那個敦親睦鄰、放學後到鄰居家蹭飯吃的70年代。磨石子地板刷上一層時光濾鏡,復古玻璃吊燈下,藤椅和木箱營造輕鬆自在的居家氣氛,店內的規則只有一條,以豪邁書法字掛在入門第一眼就能看見的白牆上——「好好吃飯」。身兼主廚、外場和洗碗工的主理人陳曉慧打趣說:「客人好不容易穿越草原鐵軌而來,我只想讓大家像回家吃飯一樣放鬆。」

「香煎鱸魚」表皮煎出完美的酥脆金黃,魚肉雪白細嫩,展現主廚陳曉慧掌控火候的功力,從視覺、味覺到份量都令人滿足。主菜搭配的例湯和小菜則每日更換,每週報到也不會膩。(攝影/Cindy Lee)
「香煎鱸魚」表皮煎出完美的酥脆金黃,魚肉雪白細嫩,展現主廚陳曉慧掌控火候的功力,從視覺、味覺到份量都令人滿足。主菜搭配的例湯和小菜則每日更換,每週報到也不會膩。(攝影/Cindy Lee)
  暖心餐館的菜單上,不會出現浮誇難懂的創意料理名稱,只見鹽埕傳統市場每日採購的新鮮,一尾煎得香噴噴的魚、一碗簡單熱湯、三樣鹹淡得宜的家常小菜、搭配一份餐後水果,營養均衡、口味清爽不油膩。自嘲個性有點「ㄎㄧㄤ」的曉慧說:「這裡不是拍照打卡店啦!就是吃一頓不用自己洗碗!」而這一桌日常雋永的醍醐味,正是吸引熟客們一再回訪的原因。

隨著用餐時間接近,懶得煮飯的媽媽帶一家人推開門、牽著手的小夫妻熟門熟路入座、單身上班族選擇面對大草原的戶外座放空,每個人都在暖心餐館找到舒服的用餐節奏。(攝影/Cindy Lee)
隨著用餐時間接近,懶得煮飯的媽媽帶一家人推開門、牽著手的小夫妻熟門熟路入座、單身上班族選擇面對大草原的戶外座放空,每個人都在暖心餐館找到舒服的用餐節奏。(攝影/Cindy Lee)
• 暖心餐館

地址:高雄市鹽埕區大安街3-11號A棟

高雄捷運橘線O1西子灣2號出口

輕軌C14哈瑪星站,步行穿越哈瑪星鐵道文化園區至餐館

電話:0905-253554

時間:17:30~21:30

FB:暖心餐館Nuǎn sin can guǎn

「開動了」由美奈與丈夫攜手經營,提供安心健康的日式家常菜,僅營業中午時段,晚餐時間她堅持留給家人和小孩。(攝影/Cindy Lee)
「開動了」由美奈與丈夫攜手經營,提供安心健康的日式家常菜,僅營業中午時段,晚餐時間她堅持留給家人和小孩。(攝影/Cindy Lee)

為家人做一頓安心美味──いただきます開動了 日本家庭料理

  日劇中常見到溫馨的用餐畫面,一家人圍坐餐桌,雙掌合十,對擺滿餐桌的料理輕聲說:「いただきます」,中文翻譯為「開動了」,這句話不僅是動詞,更蘊涵對食物及烹飪者的感謝及敬意。「開動了 日本家庭料理」的主廚長江美奈將道地日式飲食文化帶來高雄,以傳承自母親的好手藝,端出日本家庭溫暖質樸的味道。

「有機鹽麴香烤鮭魚定食」──除了鮮香鹹甘、風味飽滿的烤鮭魚主菜,還有冷盤豆腐、胡麻醬菠菜、醬烤雞肉丸子、櫻花漬蘿蔔、燉蔬菜等隨著季節變換的配菜,豐盛如一幅色彩繽紛的畫作。(攝影/Cindy Lee)
「有機鹽麴香烤鮭魚定食」──除了鮮香鹹甘、風味飽滿的烤鮭魚主菜,還有冷盤豆腐、胡麻醬菠菜、醬烤雞肉丸子、櫻花漬蘿蔔、燉蔬菜等隨著季節變換的配菜,豐盛如一幅色彩繽紛的畫作。(攝影/Cindy Lee)
  從日本遠嫁來臺的美奈有感於食安問題,也希望能讓小孩安心享用餐飲,於是下定決心開一間有媽媽味道的店,烹調健康又美味的家常菜,用為自己孩子做菜的心意,照顧客人的胃,她笑著說道:「每次研發新菜色都是孩子們先試吃,他們喜歡才能推出。」

需事先預訂的造型飯糰打開孩子們的食慾,透過美奈的巧手,海苔變身笑臉香菇頭,明太子醬則成為小雞的雞冠。(攝影/Cindy Lee)
需事先預訂的造型飯糰打開孩子們的食慾,透過美奈的巧手,海苔變身笑臉香菇頭,明太子醬則成為小雞的雞冠。(攝影/Cindy Lee)
  在美奈的成長回憶中,「飯糰」是出鏡率最高的主角,無論早餐、中午便當、或點心時間,樸素的鹽味飯糰和烤味噌飯糰,都是美奈念念不忘的滋味。為了重現兒時餐桌的記憶,美奈使用與日本米口感最相似的池上米,混合日本鹽捏飯糰,搭配馬鈴薯燉牛肉、漢堡排、玉子燒、燉蔬菜等媽媽的拿手好菜。

店裏的日式甜點也由美奈親手製作,醬油糰子、三色糰子和蕨餅都是相當受歡迎的日本國民點心。(攝影/Cindy Lee)
店裏的日式甜點也由美奈親手製作,醬油糰子、三色糰子和蕨餅都是相當受歡迎的日本國民點心。(攝影/Cindy Lee)
  除了維持家鄉的味道,美奈料理的靈魂來自以米麴發酵自製的鹽麴、醬油麴和甘酒。日本飲食文化中,「麴菌」是味道之始,清酒、味噌、醬油等調味料,均需利用麴菌發酵製作,「米麴」則是以米為基底進行麴菌發酵的產物,能提升食材本身鮮味。烤鮭魚料理以鹽麴替代食鹽,鹹味間蘊含自然甘甜;以醬油麴煮出的馬鈴薯燉肉,則將家庭料理提升到另一個境界,飽吸湯汁的薄片牛肉鹹甜下飯,在喉頭留下一抹難以忘懷的甘香餘韻,層次豐富又對身體無負擔的美味,讓人吃一口就被圈粉。

店內以大地色系打造清爽溫馨的日系質感,角落設置一疊榻榻米大的和式空間,有種一秒到日本的氣氛。(攝影/Cindy Lee)
店內以大地色系打造清爽溫馨的日系質感,角落設置一疊榻榻米大的和式空間,有種一秒到日本的氣氛。(攝影/Cindy Lee)
• 開動了日本家庭料理

地址:高雄市左營區華夏路590號

電話:0970-504118

時間:週二至週六11:30~14:30(用餐請至少提前一天至臉書私訊訂位或電話預約,造型飯糰需加價預訂。)

FB:開動了 日本家庭料理

越式法包七十二變──粄洣Bánh mì Ghiền

  每當被高雄熱情的陽光炙燒到失去食慾,就格外羨慕「粄洣」的鄰居,因為他們隨時都能嚐一口清爽的越南小日子。

一份越式法包搭配一杯香甜冰涼的越南煉乳咖啡,就是越南人每天吃也不會膩的道地小食。(攝影/Cindy Lee)
一份越式法包搭配一杯香甜冰涼的越南煉乳咖啡,就是越南人每天吃也不會膩的道地小食。(攝影/Cindy Lee)
  「Bánh mì(讀音粄米)」就是越式法國麵包(以下簡稱越式法包),19世紀法國殖民越南期間,將長棍麵包引進越南,經過當地人加以改良,使用在來米粉取代部分麵粉以降低成本,表皮酥脆、質地鬆軟的混種麵包就此誕生。越式法包不再是優雅地切片沾橄欖油、抹奶油果醬,越南吃法是將麵包對半剖開,抹上豬肝醬、美乃滋、美極鮮味醬(Maggi Sauce)和越式滷肉醬,夾入脆皮燒肉、越南火腿、特製叉燒等多樣肉類,再鋪上香菜、小黃瓜、醃蘿蔔絲等配料,每一口都能吃到酸、甜、鹹、香,一份飽足,成為越南招牌街邊小吃。

在主廚阮氏春香的成長記憶中,無論上學前、午餐時或運動後,隨時都能買到新鮮脆口、餡料豐富的越式法包,她希望將這項自己喜歡的越南國民小吃推薦給高雄人。(攝影/Cindy Lee)
在主廚阮氏春香的成長記憶中,無論上學前、午餐時或運動後,隨時都能買到新鮮脆口、餡料豐富的越式法包,她希望將這項自己喜歡的越南國民小吃推薦給高雄人。(攝影/Cindy Lee)
「涼皮海陸春捲(左)」使用越南進口的米紙(春捲皮)包裹新鮮蝦仁、豬肉、米線、小黃瓜、生菜等配料,加上九層塔,再沾著魚露一起食用,口感爽脆清新。「涼拌雞肉米線(右)」也是越南常見的街頭小吃,煮好放涼的米線鋪上小黃瓜、福山萵苣、九層塔、香煎雞肉、越式火腿和花生,最後拌入越菜靈魂醬料—魚露調味。(攝影/Cindy Lee)
「涼皮海陸春捲(左)」使用越南進口的米紙(春捲皮)包裹新鮮蝦仁、豬肉、米線、小黃瓜、生菜等配料,加上九層塔,再沾著魚露一起食用,口感爽脆清新。「涼拌雞肉米線(右)」也是越南常見的街頭小吃,煮好放涼的米線鋪上小黃瓜、福山萵苣、九層塔、香煎雞肉、越式火腿和花生,最後拌入越菜靈魂醬料—魚露調味。(攝影/Cindy Lee)
  對移居高雄的越南人阮氏春香來說,Bánh mì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美食。為了一解思鄉之情,同時讓高雄人可以品嚐河粉以外的越南美食,店內使用的豬肝醬和越式滷肉醬全是自製研發,工序繁雜的脆皮燒肉和叉燒也不假手他人,每一樣皆經過反覆調味嘗試,拼出味覺記憶中的越南。

「粄洣」的店內明亮乾淨。(攝影/Cindy Lee)
「粄洣」的店內明亮乾淨。(攝影/Cindy Lee)
  「粄洣」的越式法包選擇多樣,除了傳統經典的「特製叉燒麵包」和「越式火腿麵包」,也有叉燒拼雞肉、越式肉丸、打拋豬肉、洋蔥炒牛肉等變化型,嗜吃甜食的饕客,也可選擇僅淋上煉乳的甜麵包。此外,店內其他越式小吃也相當道地,涼拌米線、海陸涼拌木瓜絲、涼皮海陸春捲⋯⋯等,清爽開胃的越南菜,為春夏之際的高雄注入一股清涼。

• 粄洣- Bánh mì Ghiền

地址:高雄市三民區建元路5號

電話:(07)392-6607

時間:週二至週日10:00~21:00

FB:粄洣- Bánh mì Ghiền

【完整內容請見《高雄畫刊》2023年No.05】

延伸閱讀

高雄警暗夜攔黑影 兄弟倆都通緝哥哥已逃捕7年

弘光美模特兒征戰美食賽事摘2金 同學讚:時間管理大師

自行車/運動網紅一呼百應 高雄澄清湖再現車潮

高雄首座社宅「凱旋青樹」僧多粥少 中籤率即7%

相關新聞

民俗月偵查隊 探索在地精采故事

農曆7月,是象徵「感恩」的時節,百工百業懷著虔誠心意,張羅中元普渡,不僅慎終追遠,也充分展現臺灣的人情味。

駁二共創2號基地 一銀倉庫變身城市美學新據點

在鹽埕街區矗立超過50年的斑駁臨港老倉庫,經整修後成為高雄設計最新發信地。駁二藝術特區第26座倉庫成員——第一銀行高雄倉庫,今年7月以嶄新面貌「駁二共創2號基地」登場,知名設計師聶永真及建築師伍偉廷的新工作室率先進駐,一樓街邊空間打造咖啡、選物店與藝廊空間,老鹽埕新氣象,設計與文創聚落正蓬勃成形。

奶茶控必收!接力9月美食月 高雄奶茶節甜蜜登場

茶品與奶味撞擊在一起,甘潤絲滑的味道總能讓人喝一口就愛上,9/2-9/3登場「高雄奶茶節」人氣度破表,高市府觀光局與高雄在地手搖飲料及咖啡烘焙等上百家餐飲業者合作,率先推出超值暖身活動,只要到指定店家消費滿300元,就送限量高雄美食卡及奶茶地圖手冊,造成瘋搶熱潮、如數送完,可見民眾對奶茶喜愛程度。

港都浪漫夜 賞夜景、享美食一次滿足

「告別白晝的灰,夜色輕輕包圍,這世界正如你想要的那麼黑……。」當夜幕升起,《夜太黑》的旋律讓人不由自主地輕輕哼唱了起來。每逢農曆七月,長輩顧及民俗禁忌,時常叮嚀要別太晚回家,只不過高雄夜太美,常令人流連忘返,捨不得太早離去。

義民節中元普渡 展現客家互助精神

「高雄市褒忠義民廟」可謂客家族群的信仰中心,每年農曆7月20日(今年國曆9月4日)義民節及農曆11月12日義民爺公聖誕,都會舉辦盛大祭典。義民節傳統由四大庄頭輪流擔任「爐主」祭祀義民爺,除傳統豬羊牲禮外,為大士爺開光點睛及最後燒化等儀式,都是重要看點。祭祀後白米及上千份供品捐贈弱勢送暖,傳達義民互助精神。

中元忙糊紙:堅守百年傳統 打造全臺最大尊紙糊大士爺

許多臺灣民間中元普渡祭祀禮俗,隨著進入工商社會改變或消失,有百年歷史的小港龍湖廟,至今仍堅守原汁原味的傳統,於每年農曆7月14至16日舉辦為期三天的「大士爺祭典」,委由高雄市傳統工藝「糊紙」保存者陳志良藝師打造全臺最大尊的坐姿大士爺,為高雄極具特色的中元普渡祭典文化。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