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俄軍飛彈夜襲基輔釀3死 一位女子喪命竟是因為防空洞「上鎖」沒開

詩人曾貴海 榮獲厄瓜多國際詩人獎 亞洲第一人

臺灣詩人曾貴海,有著詩人、醫生與社會運動家三種身份,問他最喜歡哪一個,他笑著說:「詩人!」。(攝影/Carter)
臺灣詩人曾貴海,有著詩人、醫生與社會運動家三種身份,問他最喜歡哪一個,他笑著說:「詩人!」。(攝影/Carter)

【◎文/王亭云 ◎攝影/Carter】

  臺灣詩人曾貴海,是胸腔科醫師、社會運動家,50多年來提筆書寫對土地、社會的關懷,把詩寫在大地上,遍地長出花草綠樹,徹底翻轉高雄命運;今年他榮獲「厄瓜多惠夜基國際詩歌節」(Ileana Espinel Cedeño)第15屆國際詩人獎,為該獎項首次授予亞洲詩人,30首詩被翻譯成西班牙文,隔著廣闊大海,讓詩人國度─「中南美洲」,因文學與臺灣相遇、看見南臺灣故事。

  曾貴海坐在書桌前,拿起打草稿的筆記本,裡頭的字句被刪刪改改,他的創作跨越族群,書寫人與人、人與萬物間的倫理,以及生命體驗與信仰,他經常打破形式以長詩呈現,他說,詩如大河,在創作過程中要抓住岸邊,不要讓流水暴衝,這條河才能流出它的韻味,傳達內涵與意義。

臺灣詩人曾貴海,今年榮獲「厄瓜多惠夜基國際詩歌節」第15屆國際詩人獎,該獎項首次授予亞洲詩人。(攝影/Carter)
臺灣詩人曾貴海,今年榮獲「厄瓜多惠夜基國際詩歌節」第15屆國際詩人獎,該獎項首次授予亞洲詩人。(攝影/Carter)
亞洲第一人 榮獲厄瓜多國際詩人獎

  「從沒想過會得這個獎!」此次獲獎肯定,曾貴海表示,「因為我書寫歷史、文化與政治等主題,又參與過社會運動吧!」在他眼中,中南美洲是詩人國度,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聶魯達、帕斯等人都出生於此,充滿熱情、在社會動盪不安下,他們的人民勇於反抗,「反抗」是生命體驗裡最高的情操,有反抗才會有改變。

  創作50多年獲此殊榮,他說,寫詩可以看外在、看內心,探討存在的意義,「雖然不能光寫詩、不吃飯,但詩就像我思想皈依的原點!」詩人、醫生與社會運動家三種身份,問他最喜歡哪一個,他笑著說:「詩人!」眼前這位77歲滿腹文采的詩人,仍懷著年少那份初心,對文學熱情不曾熄滅,自2000年起,每年至少出版一本作品,累積了23本文集。

筆記本裡刪刪改改的字句,書寫著曾貴海對土地與社會的關懷。(攝影/Carter)
筆記本裡刪刪改改的字句,書寫著曾貴海對土地與社會的關懷。(攝影/Carter)
壓抑文青魂當醫生 創立「阿米巴詩社」寫自己的詩

  出生屏東佳冬鄉,家裡從事派報業,曾貴海從小在報紙堆打轉,初中養成閱讀副刊的習慣,刊登在報紙上的隻字片語都讓他崇拜,對文學嚮往之情一直放在心中;就讀雄中期間,看到同學的詩被刊登出來,也點燃他的創作魂,在高二時在校刊發表了第一首詩,為他帶來成就感。

  他本來想讀外文系,但因長輩期待,最終踏上學醫之途,但在高雄醫學院前兩年,比起學業、花更多時間在外國文學、歷史及文化理論知識上;而加入高醫詩社是他創作的轉捩點,大三時接任社長,將詩社以自由伸展、不受拘束的「阿米巴」原蟲取名,期許成員擁有自由精神、生命力與創意,也開啟他另一段創作之旅!

曾貴海至今創作不輟,自2000年起,每年至少出版一本作品,累積了23本文集。(攝影/Carter)
曾貴海至今創作不輟,自2000年起,每年至少出版一本作品,累積了23本文集。(攝影/Carter)
詩人與醫生之眼 用文字書寫家國事

  曾貴海筆下的 ⟨茶花女悲歌⟩ 系列就是在描寫當時的愛河紅燈戶,他曾帶著阿米巴詩社社員走訪現場,鼓勵大家用五感觀察周遭、感受眼前的人,自此他的文風有了轉變,創作回歸鄉土,關懷不同族群、不同階級,寫土地、人民的心聲,在詩社期間他以筆名「林閃」,在當時知名文學刊物《笠》詩刊發表作品。

  除了寫家鄉屏東客家村的點滴,居住長達50年的高雄,猶如他第二個故鄉,重工業讓高雄受到嚴重污染,身為胸腔科醫生,看見許多病人為此所苦,他開始透過文筆道出城市病狀,形容「人們像是養在污染實驗室的天竺鼠」,對高雄愛之深、責之切,在《鯨魚的祭典》與《高雄詩抄》作品中,批判被高雄犧牲的自然生態與文化建設。

曾貴海站在自家陽臺向外看去,他說,現在的高雄不斷在翻轉,越來越漂亮,可以給高雄80分。(攝影/Carter)
曾貴海站在自家陽臺向外看去,他說,現在的高雄不斷在翻轉,越來越漂亮,可以給高雄80分。(攝影/Carter)
南臺灣綠色教父 給現在的高雄80分

  看見高雄生病了,對症下藥是曾貴海的職責,只是他開出的藥單,是一連串的環保與人權運動,人稱「南臺灣綠色革命」。從1992年「衛武營公園運動」開始,到保護高屏溪等運動,被稱為「南臺灣綠色教父」的他說,適逢1987年解嚴,社會力量如雨後春筍般,南方生命力蓬勃,他決定從幕後觀察者站到第一線,凝聚有志一同的夥伴,形成改變社會的力量。

  歷時長達18年,透過一次次說服、公民參與,讓理念獲得市民、公部門認同,「綠色之夢」終於成功落地,展現在市民面前,「衛武營公園運動」稱得上是臺灣第一個土地轉型正義的公民運動。藉由社會運動、寫詩再改變高雄,一次又一次的循環,是他的歲月與對鄉土的關懷。

  「你很難想像,以前的高雄沒有樹!」站在自家陽臺向外看去,他說,現在的高雄是不斷翻轉的城市,從衛武營運動建立的「綠色價值」一直到現在,越來越多綠地公園、越來越漂亮,可以給高雄80分;而現在積極發展的產業,則須以綠色為優先,建構綠色廊道產業鏈,成為有人文、綠色與產業的城市,大家才願意住在這裡。

【完整內容請見《高雄畫刊》2023年No.01】

延伸閱讀

柯志恩買車了! 新車上路第一站是去這裡吃海鮮

高雄小港透天樓房火警 女屋主嗆傷送醫

勞動部南下高雄春安勞檢 許銘春22字回應內閣改組

無所事事小海豹迎兔年 穿新衣現身高雄SKM Park

相關新聞

「警覺、蒐證、求助」3招 拒絕數位親密關係暴力!

「我已經定位你的GPS,怎樣都逃不出我的手掌心!」「你要是敢跟我分手,我就把親密照片放到網路上流傳!」曾經的親密伴侶變成恐怖情人,暴力威脅因濫用網路科技而變本加厲,「數位親密關係暴力」成為防範家暴的首要議題。

前鎮加工區女性身影 藍色制服下的花樣年華

「那一天早晨,在前鎮加工區工作趕著上班的她們,害怕遲到而領不到全勤獎金,於是全擠上了一艘從旗津通往前鎮的渡輪…...」聽著高雄市勞工博物館推出互動式劇場《揮灑青春~女孩站起來!》訴說著「二十五淑女事件」,慢慢地揭開那段塵封已久往事,心中也泛起一陣陣漣漪。

科技女力報到 AI驅動企業數位轉型

全球掀起AI聊天機器人ChatGPT討論熱潮,讓AI語意分析技術更廣為人知!「立捷數據整合」產品同樣應用AI人工智慧,透過「AI文件探勘技術」管理海量資料,能夠幫助使用者在龐大的數據庫中迅速找到所需要的文件並進行精準分析,目前客戶包含大、小企業與律師事務所等,讓企業在科技浪潮潮中不落人後,走得更久、更遠。

奈良美智《朦朧潮濕的一天》十年巡展從內惟啟程

橘色長髮的女孩,在暖黃背景中張大雙眼,多種色彩從衣服延伸至髮梢渲染交織,在朦朧中傳遞著溫暖和煦的能量。這幅由日本當代藝術大師奈良美智創作的《朦朧潮濕的一天》(Hazy Humid Day)來到高雄了!

臺、日、越家常美食 暖胃更暖心

高雄最美味的飲食,隱藏在看似平凡的日常。沒有華麗的裝潢,也沒有儀式感的浮誇擺盤,只有闆娘滿滿的用心與愛心,端出用料實在、健康無添加的在地必嚐美食。

高市府女性首長 職場分享

《高雄畫刊》本期邀訪為了高雄市政案牘勞形的女性首長們,包含行政暨國際處長張硯卿、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主任委員蔡宛芬,以及觀光局長高閔琳,從「女力」出發,分享她們在職場中的點滴與心法。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