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轉高雄港印象 大港倉的轉型故事

【文/王亭云、攝影/曾信耀、圖片提供/高雄港區土地開發(股)公司、責任編輯/葉三銘】
曾是商場展店的專家,現在卻成為舊港新生的「魔法師」——高雄港區土地開發公司董事長沈妙姿,自從打開棧貳庫的歷史大門後,便與老倉庫活化結下不解之緣。近期「大港倉410」亮麗重生後,還有好幾個老倉庫都在等著她施展魔法,她也對此躍躍欲試,「期待有朝一日,蓬萊商港及駁二,能夠成為世界最大的活化棧庫群。」
棧貳庫可以成功轉型,擁有行銷展店資歷逾20年的沈妙姿是幕後推手。她擅長將生活美學融入空間規劃裡,受訪時笑說,老倉庫活化跟光鮮亮麗的商場完全不同,老房子打開來問題一大堆,解嘲自己現在是「吃土的人」(意味靠土地獲取收入),感謝有團隊陪她共同努力,讓高雄港棧庫群的變身之旅繼續走下去,打造讓人耳目一新的港灣風情。
尊重歷史為前提 新舊融合傳承回憶
大港倉所在曾經見證臺灣經濟奇蹟,來自世界各地的貨物在這裡川流不息,現在能夠從「旅人角度」遊覽壯闊又秀麗的高雄港,是歷史帶給我們的禮物!沈妙姿坦言,舊倉庫改造需要逐步推演的過程,很難一蹴可幾,只能由一點一滴去做改變,相信大家都會看見臺灣的故事、高雄的故事,翻轉昔日對高雄港國際貨物集散地的印象,驚艷舊倉庫改造後的華麗變身。
倉庫群係以「尊重歷史為前提,新舊融合傳承回憶」來進行改造,其中像是保存舊倉庫的梁柱結構,在斑駁的梁柱上還可見到當時「嚴禁煙火」歷史字樣,而屬於港口轉運退役後所遺留的;例如巨大的配重塊與大錨等老物件,未來經過檢視整理也將重新對外展示。沈妙姿特別把她兒時對高雄的回憶,如水面上漂浮著一根根巨木;以及老碼頭前熙來攘往的舊時景象,將這些泛黃的老照片輸出,一一掛在倉庫牆上,喚起遊客們腦海中對高雄的印象,不僅是重現高雄港歷史變遷,也是復刻走入歲月的吉光片羽。
招商過程不無挑戰,尤其在疫情重創餐飲與觀光業之際,邀請業者進駐大港倉展店,大家在投資上更多了幾分猶豫。沈妙姿表示,招商最後能順利達成,主要歸功於她跟廠商說故事,她和大家分享「一茶一樹一咖啡 一酒一鞄一食肆」的主題概念,形塑高雄在地生活風格,讓各家業者聽完故事後,同時也腦補畫面,她也因此被廠商譽為全台灣最會說故事的招商者!
碼頭是大家的 每個角落都很重要
因此倉庫以往的磚牆改為通透的玻璃材質,以「風格櫥窗」為構想,讓4座倉庫的視野更具開放性,不僅更拉近倉庫與港景間的距離,也營造擁抱旅人們的寬敞舒適感;相對於親子、長輩來說,公共性與服務性也必須兼顧,所以從洗手間、哺乳室的設置,還有園區裡的一草一木的植栽,甚至就連每一個階梯高度都要經過設計考量,各個角落都得用上心,來進行「以客為尊」的場域規劃。
大港倉410開幕,象徵高雄港完成蓬萊港區開發第三階段,接下來位於4至6號碼頭的「高港主題棧庫群」,將規劃做為碼頭旅店區,預計 2023 年後完工。第五階段佔地面積最大的「濱灣新天地」,將興建大型商業複合設施。沈妙姿興致勃勃地說,「最大的企圖心是,透過港市合作,打造世界最大活化棧庫群!」從大港倉開始展現高雄港都的生活風格,讓高雄港變身成為國際觀光亮點。
就在採訪接近尾聲時,沈妙姿和我們坐在靠窗的位置,從這裡能夠看見大港橋與海水景致,此時一家三口走進眼前的窗景裡,小朋友隨處嬉戲玩耍、而家長拿著手機幫孩子們拍照。沈妙姿感性地說道,「在港區水岸每天都能看到這樣的畫面,這就是我想要的畫面,是我最大的成就感與心願。」
【完整內容請見《高雄畫刊》2022年No.04】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