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海洋讓我們再次相聚-永安新港漁村
太陽彷彿被興達發電廠給點燃,照得貫穿新港里的石斑路面總是亮晶晶的,沿著石斑路騎,一邊是低矮的堤防能看見粼粼的海,一邊則是新港里狹長的土地間雜著老房子和魚塭,細長的地形使你不管騎得多快,也在尋常的風景裡慢了下來,但這裡不允許你就這麼飛馳而過,「鑽石沙灣」、「永興漁港」、「永興灣」一個個誘人的名字使你不自覺的放慢車速,一里一里享受被風景餵飽的美好,直到騎過中油的液化天然氣廠才發現,自己竟已穿過這座美麗的漁村,調轉車頭,決定開始好好認識這裡。
新港是石斑魚的故鄉,因為緊臨海岸,養殖過程中與中油的液化天然氣場合作, 引入液化天然氣還原過程時所產生的冷排水,在經過電解處理後水質更為清淨,注入魚塭,就像是讓石斑魚吹冷氣似的,不僅活動力增加,也不容易生病,居民也暱稱這種冷排水為鑽石水,帶給他們一個又一個豐收的季節。
其實新港的養殖曾經因為食安問題,遭遇過重大的挫折,直到蘇國禎(現任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 和其他居民一起成立的產銷班,讓大家脫離過去各自單打獨鬥的養殖型態,打起集體戰,居民們才重拾了養殖的信心。
整理完公園,居民開始集思廣益,希望更多人能夠認識新港在地逐漸被遺忘的海洋文化。於是,他們決定由社區的長者帶領遊客走到海邊一起體驗牽罟,一面牽也一面講述當地的故事。除了認識新港過去的歷史與傳統的捕魚方法之外,也不忘讓遊客來到令居民們驕傲的魚塭,撈起大大的石斑魚,聽他們微笑訴說著產銷班克服市場萎縮的瓶頸,走向有機養殖的歷程,接著現場表演起精彩的餵魚秀,讓大家伸手近距離的摸魚、抱抱魚,胸懷中沈甸甸的重量,遊客能更清楚的感受到新港人為養殖所付出的努力。
中午少不了一頓石斑魚大餐,在嘴裡還留著鮮美的滋味時,居民們還有更多趣事帶著遊客一起體驗,像是社區的長者發揮討海人的智慧,設計製作小型膠筏的DIY活動,又或是自己研發的石斑魚造型肥皂、龍膽魚鱗耳環,每一項都讓大家更走近新港一些,讓這裡不再僅僅是地圖上一個陌生的地名。
居民們沒有停下改造社區的努力,在鑽石沙灣後又把廢棄的曬魚場變成「社區好所在」讓大家可以在那裡聚會、聊天,也陸續整理了永興灣,變成更大型的公園, 積極拓展在地的觀光資源,把在地與海洋密不可分的生活帶給遊客,在長長的石斑路上延伸的不僅是居民的記憶,也是大家相聚後,一起散發的熱力。
一日永安新港漁村體驗
1.牽罟:將網子置於魚塭四周,待有魚貨要販售時,再以人力將網子慢慢收攏。
2.石斑魚親密接觸:石斑魚餵食秀、親手抱著石斑魚合影留念。
3.石斑魚造型肥皂:動手灌模,創造多彩又獨特的石斑魚造型肥皂。
4.龍膽魚鱗耳環:以巨大的龍膽石斑魚魚鱗,製作精緻的魚鱗耳環。
5.一魚多吃石斑料理:品嚐肉質鮮甜細緻的各式石斑菜餚。
最新活動詳情,請見Facebook粉絲專頁資訊
* 高雄市永安區新港社區:https://www.facebook.com/kaoxingang
* 永安 微笑小漁村:https://www.facebook.com/yunganmarketing/
* 蘇班長-安心石斑故事館:https://www.facebook.com/157991234267167/
【完整內容請見《KH STYLE高雄款》2017年No.7】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