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深藝術家王守英

只要還能拿得動畫筆就會一直持續畫到生命的最後一刻 【圖‧張晉豪】
只要還能拿得動畫筆就會一直持續畫到生命的最後一刻 【圖‧張晉豪】

【文‧葉志雲】

  90歲的資深畫家王守英,人老心不老,精神還非常的好,除了有點重聽及一隻眼睛視力不好之外,身體健健康康,沒有其他問題,年紀雖大,仍可以自己開車載著老伴外出;定居在臺中市太平區的居家生活,簡單悠閒,不是畫畫,就是看書、聽音樂或修剪院子裡的花木,日子過得逍遙自在。

王守英1978 年就獲頒中興文藝獎章(油畫獎) 【圖‧王守英】
王守英1978 年就獲頒中興文藝獎章(油畫獎) 【圖‧王守英】

90人生淬鍊 受邀大墩個展

  2022年12月17日至2023年1月4 日在臺中市大墩文化中心舉行的「王守英90畫展」,共展出46件畫作,都是王守英老師精湛的作品。「王守英90畫展」出版的畫集,總共86件畫作,收錄作品40件未在這次展出之列,特別印在畫冊後半段供人欣賞,希望讓大家看到更多他一生創作的面貌。

  王守英的個展次數非常的多,曾在省立臺中圖書館、國立歷史博物館、國立臺灣美術館及臺北、臺中、高雄等地畫廊和日本舉辦個展。今年適逢王守英90歲高齡,受到臺中市政府文化局之邀請,而於大墩文化中心舉辦90畫展。此次出版的畫冊裡,除了展出的作品之外,還多了大家較少看到的早期作品,王守英從自家保存的圖檔中挑選出的作品,甚至有1972、1973年代的畫作,足以領略其半世紀來的創作精華。

為畫提早退休 沉浸繪畫世界

  1934年出生於彰化縣鹿港鎮的王守英,從小就愛畫畫,原本考上彰化中學,讀了半年,再報考臺北師範學校藝術科(今國立臺北教育大學)。他說,家裡經濟不好,這樣既可減輕父母的負擔,又能符合自己的志趣,兩全其美。王守英由此踏上了一生無悔的藝術之路,畫了近70年,現在仍以彩筆共舞,快樂地沉浸在繪畫的天地裡。

  王守英師範學校畢業後從事教職,原本在小學任教,但他很有上進心,又參加高中美術科教員檢定考試及格,分別在中興中學、大德國中、雙十國中等校任教;王守英對繪畫很投入,雖然教職工作有寒暑假及假日可以作畫,但他志在專業畫家,所以49歲就選擇自雙十國中退休,全心全意地投入繪畫創作。

與友共組畫會 分享具象之美

  70年代中期,王守英與倪朝龍、簡嘉助、謝峰生、曾得標等畫家好友共組「具象畫會」,每年舉辦畫展,一連辦了15屆,才彼此分道揚鑣;具象畫會有別於抽象繪畫的畫風,在當時,確實對於中部美術的發展,產生了重要的影響。

  觀察王守英的繪畫,幾十年一路走來,都有鮮明的具象風格。他認為,繪畫只要有形,都是具象,而寫實只是具象的一部分,至於如照片一樣的寫真畫法,則非他所好。早在70年代初期,王守英亦曾嘗試過抽象與半抽象的畫法,也實驗過融合水墨、油彩等多媒材的繪畫。但畫了兩三年,王守英覺得自己並不合適,才又重新回到具象繪畫的路線。

  王守英在藝壇始終如一的具象畫風,深受肯定。文建會2004年出版的《臺灣現代美術大系》,在西方媒材單元選出被歸類「抒情印象繪畫」的11位知名藝術家中,王守英就是其中之一。

  最能詮釋具象畫風內涵的,他認為是2014年他在國立臺灣美術館舉辦《靜觀自然》個展,當時黃才郎館長在序文的描述:「王守英的具象,不在強調客觀真實的再現,也與印象派對光的物理性分析有所區隔,而是消化現代主義繪畫觀念與形式探索,在具象的基礎上掌握造型的簡約與變化,呈現出純粹的內在感受,這些努力讓王守英樹立起另一種典範形式。」最能貼近他的創作理念。

王守英與妻子張佐美都從教職退休 【圖‧張晉豪】
王守英與妻子張佐美都從教職退休 【圖‧張晉豪】

生活尋求美感題材俯拾皆是

  至於繪畫題材,則主要為花卉、風景和人物,取材都是日常生活所見。他說,平時作畫,並沒有說一定要畫什麼,只要對看到的景物有感覺,或是被感動到,就會想要用彩筆畫下來,而不會刻意去找特定的題材來創作。

  王守英創作的靈感,可把妻兒買回來看似平凡的一束花、一個盆栽,或隨興的以家人為題材,而畫出賞心悅目、動人的畫作。住家在太平國小附近,服務於太平國小屆齡退休的太太張佐美老師,曾經徵求代課同事的同意,課後擔任模特兒讓王守英畫「人物畫」。王守英說,他作畫的原則,就是一個親切感,感覺對了,畫筆自然就跟著感覺走;他的畫作平易近人,是受到歡迎的主因。

  色感很好也是王守英令人津津樂道之長處,對於顏色的敏銳度極高,不同的顏色擺在一起,不會違和突兀,色與色間的處理,都能恰到好處,適得其分,因此,整體營造的畫面,色彩調和,自然生動,別有一種柔和感。

  作畫不是畫外形,而是把自己受到的感動,經由淬鍊的精湛技法和獨到的色感美學,讓平凡的題材出神入化,展現出不凡的生命力。90高齡的王守英老師豪氣地說:「這支畫筆,只要還能拿得動,就會一直持續的畫下去,畫到生命的最後一刻!」

【完整內容請見《文化臺中》第50期】

延伸閱讀

日藝術家河村康輔 將滑板風帶入優衣庫UT

翻轉骯髒牆面 藝術家發起垢圖行動美化環境

豐原轉運中心公共藝術「運轉城市」亮相 藝術家:獻給家鄉的禮物

新竹茶花設計展農曆春節登場 拍賣藝術創作捐助弱勢生

相關新聞

興安圖書館的老館新生

  這棟陪伴大家一起長大的圖書館,自1987年啟用至今,從北屯兒童館,變身為由民眾票選改名後的「興安圖書館」,在2021年2月起進行了閱讀環境改善工程,2022年7月7日重新開館啟用。全新風貌的圖書館隱身在綠意盎然的公園裡,蛻變成富有朝氣的純白建築,讓人耳目一新。

專訪第五屆纖維創作獎 雙首獎得主──陳君岱

  多少創作者前仆後繼,在纖維組成的阡陌世界中,無邊無際地探索、嘗試,纖維創作獎便扮演著國內纖維工藝的重要平臺,不僅給予創作人才肯定、發揚纖維之美,也吸引更多民眾投入纖維領域。

石岡漫遊 秘境之旅

  石岡因地處大甲溪河階地形,為先住民聚居之處,十八世紀以降,大埔客家帶來豐厚的人文底蘊。本期漫步太Chill便邀請到返鄉青年石岡區社區文化發展協會呂嘉珊理事長帶路,從鮮為人知的秘境,尋找石岡珍貴的文化軌跡。

葉形二手書店

 說到大肚山麓上的東海藝術街,你會想到什麼?

日染樹梢 - Sunnytreetop Café

  隨著攝影產業邁入數位化,傳統底片沖洗逐漸式微,過往城市街景中習以為常的沖印店,已經退出日常舞臺。更不用說,在手機都逐漸取代數位相機地位的今日,底片相機早已如同「最熟悉的陌生人」般的存在。

資深藝術家王守英

  90歲的資深畫家王守英,人老心不老,精神還非常的好,除了有點重聽及一隻眼睛視力不好之外,身體健健康康,沒有其他問題,年紀雖大,仍可以自己開車載著老伴外出;定居在臺中市太平區的居家生活,簡單悠閒,不是畫畫,就是看書、聽音樂或修剪院子裡的花木,日子過得逍遙自在。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