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最長自行車道 綠空廊道 鐵馬慢活輕旅行

【撰文|張名榕、攝影|張茗洋】
全長21.7公里的綠空廊道,善用鐵路高架化的橋下閒置空間,打造台中最長自行車道,沿途綠樹成蔭,花木扶疏,周邊更不乏知名景點與美味小吃,跟著《漾台中》騎上自行車,迎著微風,尋訪城市中的各種驚喜!
----------
台中市致力推動友善自行車騎乘環境,擁有總長度超過780公里的93條自行車道,包括「潭雅神綠園道」、「后豐鐵馬道」、「東豐自行車道」都是遠近馳名的人氣景點。近年來,沿著舊鐵道路線興建的「綠空廊道」,知名度與人氣逐漸攀升,去年底完成潭子段自行車跨橋工程後,南起大慶火車站,北至豐原火車站的交通斷點全部銜接完畢,提供用路人更安全順暢的行車路線。
穿梭古今城市輕旅
綠空廊道行經豐原、潭子、北屯、東區、中區、南區6個行政區,沿途共10座台鐵車站,早期火車站是區域發展核心,在綠空廊道沿線創造出豐富的觀光景點,包括景觀公園、歷史建築、生態綠地等處,當然也有老台中人必吃的道地美食。
騎乘自行車從台中火車站出發,來到1935年興建的「帝國製糖廠台中營業所」,一字型建築融合古典與現代風格,是日治時期建築代表作之一,如今改裝為文創商店與主題餐廳,遊客可以來杯香醇咖啡,遙想當年製糖產業的盛況,別有一番情調。製糖廠旁有草木繁盛的「湧泉公園」,走在環湖步道上,有白鷺鷥駐足在湖邊,魚群及青蛙水中悠游,是觀察生態的最佳場域,步道旁還有景觀座位供遊客歇腳賞景,感受都市中的片刻寧靜。
接著走進建於1935年,鄰近精武車站的「台中放送局」,以優雅的建築與庭園聞名,鵝黃色外牆搭配鐵灰屋頂,圓拱造型的門窗風格浪漫,是遊客熱愛的打卡景點。放送局在日治時期,曾擔任全台灣廣播中繼站的重要角色,如今轉型成文創基地,不定期舉辦展覽,還有餐廳與爵士樂酒吧進駐,美食與音樂相映成趣,也呼應放送局的播音歷史。
自行車一路向北,來到鄰近太原車站的「一德洋樓」(林懋陽故居)文化資產園區,這裡原是台中望族林懋陽故居,擁有閩南、日式、西洋三種風格宅邸群,包括由土角磚、紅磚蓋成的百年合院主樓,以及建於1920年代的西式小洋樓,步入室內猶如時光倒流,黑膠唱片機、手搖式電話、舊皮箱還有華麗的宮廷風沙發,展現過往的氣派榮光。
松竹車站旁,佔地四公頃的「舊社公園」,植栽茂盛,鳥語花香,高聳綠樹排列成林蔭大道,夏季還能欣賞盛開的荷花,近期還多了一處人氣焦點,位於地下停車場出入口的天井,像一座「圓形畫框」,將藍天、白雲、綠樹美景收納其中,隨著光影變化塑造動人景緻。
綠空廊道終點是豐原車站,附近有美食勝地「廟東夜市」,以祭拜媽祖的慈濟宮為核心,發展出美食林立的熱鬧商圈,遊客不妨到清水排骨麵店大啖酥軟排骨與濃郁湯頭,也別忘了外酥內軟的熱呼呼菱角酥,或來上一杯古法製作的金樹鳳梨冰,清涼解渴好滿足!
建設品質屢獲國內外大獎肯定
綠空廊道沿路也有許多工程亮點,「最後一哩路」潭子段自行車跨橋工程,橫越環中東路,設置全長約465公尺的大跨度橋樑,台中市政府建設局採用「井式基礎」與「鋼結構」確保橋體堅固性,並以弧形線條展現橋樑之美,動工之前,團隊也將原有的105株喬木移植至他處,降低對自然的衝擊。
興建過程兼顧建設品質與生態保護,完善的規劃,使「綠空廊道(潭子區74號橋下)串聯自行車跨橋工程」榮獲行政院第24屆公共工程金質獎「公共工程品質優良獎」土木工程類優等肯定,落實建設局「工程的專心用心」、「使民眾安心放心」、「對環境生態的良心」的「五心級工程」職人理念,打造全方位的優質休憩空間。
另一處亮點工程,則是串連綠空廊道與潭雅神綠園道的「潭心鐵馬空橋」,以奔跑時產生的「跳躍曲線」為設計概念,呈現自行車馳騁的速度感,色彩亮麗的橋體令人印象深刻,榮獲2023年「德國IF設計獎」建築設計類公共建築獎,值得遊客造訪。
此外,綠空廊道沿途還有許多驚喜,包括健體設備,以及設有小火車造型座椅、鳥巢鞦韆、彈力繩索、立體攀爬網及滑索等遊具的遊戲空間,還有專屬滑輪遊戲場與滑板場地,為闔家出遊的最佳選擇。最方便的是,廊道沿線設有YouBike站點,隨時隨地租用騎乘,累了還能搭火車返程,輕鬆又便捷,週末出遊,不妨來趟綠空廊道輕旅行吧!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