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調數字會說話 台中的新創時代

在今年《天下》雜誌的「幸福城市大調查」中, 台中市以15.3%的得票率,成為台灣民眾最想移居的城市首選, 也是自2016年打敗台北後,連續第5年在此項目穩坐第一。
在大眾的既定印象中,好山好水的東部本就具備讓人選擇原縣市居住的環境條件,不過,台中市有高達8成的在地居民願意繼續住下去,留在家鄉打拚。若將近10年的縣市人口增減曲線圖交叉比對,也可看出台中在縣市合併後,增加了15萬人,可見升格之後,無論是生活條件、城市魅力,都對周邊縣市人口產生持續擴大的磁吸效應。
日前,《遠見》雜誌公布「縣市總體競爭力」評比,台中市總排名由去年的全台第8名大躍進,躋身為第4,進步幅度為六都之最。其中特別有幾個項目名列前茅,如「教育與文化」指標全台排名第2、「經濟與就業」和「醫療衛生」皆排名第4、「地方財政」排名第5,彰顯台中市極佳的財務健康度,以及市民對地方經濟的信心。
此外,《康健》雜誌的「健康城市大調查」分別從社會經濟、醫療服務、健康環境和整體成果共4大構面、20項指標,全面檢視全台各縣市的生活環境,2020年的成績出爐,前5名中,台中市的排名大躍進,從去年第4名躍居亞軍,僅次於台北。個別指標部分,如「每10萬人的刑案發生率」、「人均人行道」和「教科文支出」等項目,都是全台最佳。另根據台灣世界新聞傳播協會統計的「2020年縣市長滿意度暨幸福城市大調查」,台中也以87.6%高居第二名,在在顯示市府團隊努力打造新好生活的宜居台中,美好藍圖已逐步實現。台中的改變,全台民眾有目共睹。
盧秀燕市長就任後,帶領市府團隊以「幸福宜居城」為目標,多管齊下,穩固經濟發展基礎。今年即使在疫情之下,也持續推動促使經濟成長的各項策略,擬定「紓困九箭」以穩定產業。如及時雨般的「紓困九箭」,內容包括了攤商租金折扣、青創貸款 利息補貼、娛樂使用牌照稅減稅、員工訓練補助方 案、失業生活困難補助等,市府更貼心設立單一服務窗口,讓各產業及從業人員即使面對疫情艱難,也能第一時間獲得政府協助。針對亟需援手的藝文界,市府也提出「藝文紓困3+2」及「藝文紓困2.0」等措施,包含場地費用全額退還、提早撥付補助款、放寬受補助者演出期限等,成為人民最有力的守護者。
不僅如此,為期兩個月的「2020台中購物節」創下高達90億元的消費金額,更在六都振興經濟網路討論聲量中拔得頭籌,市府每投入1元創造出223元消費, 亮眼的成績單,展現市府拚經濟的成果斐然。今年考量疫情,市府超前部署的購物節活動,在官網上還加 乘電商平台提供多樣數位互動內容,而讓購物節APP 名列政府機關APP熱門下載第1名,更榮獲有資通訊科技界奧林匹克之稱的「2020全球ICT卓越獎」首獎肯定,為台中數位科技服務立下光榮的里程碑。
正因為線上線下雙軌並進,在後疫情時代,台中購物節成功吸引外縣市民眾齊聚台中消費,無疑是拉抬 經濟的一劑強心針。市府也再接再厲,年底持續推出 「2020台中女麗購」活動,期能為台中再帶動一波經濟熱潮。
在吸引台商回流投資部分,市府亦透過各項機制, 積極爭取企業進駐台中。除了規劃五大策略,以全力協助中小企業解決工廠缺地、排除投資障礙為首要目標,經發局並成立六都第一個「台商專區」整合各項需求,設立招商工作小組,儘速提出解決方案。截至今年10月,共有47家業者、投資金額達1,502億元,為台中創造逾1萬個就業機會。
台中是全國第二大城市,為減輕父母育兒的負擔,市府積極拓展「公設民營托嬰中心」與「社區公共托育家園」,在短短不到2年時間,全市公托家園從5座成長到14座,預計至2022年將擴增到50座,公托倍增2年增班達73%。未來將積極編列及爭取中央前瞻基礎建設計畫補助,持續評估台中市各區域0至2歲人口年齡分布,尋覓適合場地加速布建公托家園。藉由落實「公托倍增」計畫,嬰幼兒能得到完善照顧,家長拚事業無後顧之憂,讓年輕人敢生、敢養。
身為一座不斷崛起的城市,台中不只有勇往直前 的經濟強度,也在盧秀燕市長帶領下,增添女性獨有的細膩及溫度。為打造市民有感的幸福家園,2020年市府總預算中,社會福利支出編列了240.24億元,較 2019年增加33%,展現市府積極健全社福措施、強化生活機能及公共安全的決心,持續透過多元社福措施及管道,打造全齡友善社會,為市民帶來更多福祉。
台中雖是六都中長者比例第二低的年輕都市,但老年人口成長迅速,6年內便增加了10萬人。為逐步讓台中的長輩照顧環境更臻完善,除了恢復老人健保費 補助,讓29萬名長輩受益,更布建411處社區關懷點、1,403處長照據點以及全台首家「年輕型失智據點」,專案長照服務累計超過3萬5千人次,希望讓長者安心樂活,子女更放心打拚。
創造活水經濟,是市府推動經濟建設的重要目標,以「台中富市3」經濟策略為基礎:台中國際會展中心的興建,是領航「前店」的重大建設計畫,奠定台中區塊與國際接軌的基石;台中優良產業就是最深厚的「後廠」根基,打造產業聚落,導入智慧升級,強化技術能力,並重新規劃其他產業園區,扶植在地企業,提升產業競爭力及整體區域經濟發展;最後,透過產業升級、體制鬆綁、法令創富,讓大台中形成一個「自由港」,優越的投資環境,創造極大化的經濟 共伴效應,招商引資,富裕台中。
市府持續推動經濟發展相關重要政策,包括協助肉品市場轉型,躍升為複合式商場,並透過神岡豐洲科技工業園區、精密機械科技創新園區等工業區開發計畫,厚實本市後廠實力,也藉由新建的台中國際會展中心,符合大型展覽、國際會議、多功能展演活動等多樣化需求,展現「國際行銷」與「城市行銷」的能力。
而今年大獲好評的2020台中購物節,招商引資1,800億元為全台最佳,創造超過1萬3,000個就業機會,更讓外界看好台中投資環境。明年購物節也將再次啟動,勢必為消費市場帶來更多利基,吸引人潮「錢」進台中,結合本市既有的海港、空港獨特優勢,打造台中為國際購物商城,從各個面向帶給市民加倍幸福感。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