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救援!山域事故守護天使

【文|Fion Tsao、攝影|蔡孝如、圖|台中市政府消防局第二救災救護大隊谷關分隊】
台灣是座山之島,占了全島面積約70%的山林,幽美而浩瀚,吸引了人們走進山的懷抱。然而,對於登山知識與技能的缺乏,卻往往讓登山者身陷危險而不自知。
據消防署統計,去年山域救援事件共206 件,今年截至7月15日卻已達到去年的9成182件。而僅僅一個台中市政府消防局第二救災救護大隊谷關分隊,109年截至10月3日為止,接案數就高達29件,還曾經一天就接獲3件,合計共救援了37人。谷關分隊隊員分享山域救難經驗:「其實大部分意外都來自小看山上環境,缺乏充分準備,或對於氣候、路線資訊未能清楚掌握。甚至是缺少山域活動相關技能,才導致不幸發生。」
山上氣候變化萬千,是不容忽視的特點。 去年12月在無明山,一位裝備齊全、經驗豐富的登山客意外跌落60米山谷。當救難隊出動救援時山下還是好天氣,不過一到山上,傍晚就開始起霧、飄雨,甚至還下起了雪。惡劣氣候與溫差導致救難隊也受困山中數天,所幸在瓦斯燃料、糧食即將耗盡時,氣候終於好轉,順利出動直昇機,將傷患以吊掛方式驚險救回。
另外,獨攀、中途落單,也經常導致意外發生。曾經有一家人出遊波津加山,下山的時候,腳程快的母親決定先走。沒想到當父親帶著兩個孩子抵達登山口,一直等到天黑卻不見媽媽蹤影。報案後的第二天,才找到失蹤的媽媽。研判是走離主幹道上廁所時遭到蜂群攻擊,慌張奔逃時摔落造成憾事。
近年,台中市政府消防局透過科技整合應用,大大增進山難救援效率!藉由GPS定位輔助系統、4G影像傳輸、山區無線電建置、空拍機拍攝及搜救犬應用,有效節省搜索救援時間及人力。消防局更以「科技整合ICT-提升山難救援效能」脫穎而出,榮獲行政院第二屆政府服務獎專案規劃類殊榮。台中市政府自行開發的GPS定位輔助系統,在救災救護指揮中心接獲山域案件時,會主動發送GPS定位輔助系統簡訊至報案民眾手機號碼,經民眾點選簡訊內建的連結網址後,即可輔助定位待救座標,並與民眾手機內建的定位APP雙重比對正確位置。此外,山域救難隊更搭載了空拍機輔助搜救,讓搜索行動不受地形限制。
第二救災救護大隊谷關分隊呼籲:「上山前,掌握天候氣象、路徑軌跡、評估自身體能,並做好行程規劃。上山時,一定要攜帶 GPS裝置(利用手機APP下載離線地圖),使用衛星電話或無線電保持通聯。急救醫療用品、口哨、頭燈、電池、雨具、保暖衣物等都是必備物品。最後,切記不要獨攀,並確實學會報方位座標!例如iPhone用戶只要打開手機內建的『指南針』程式,就能顯示所在位置座標,把座標畫面截圖後傳送,就能讓搜救人員知道位置;Android系統手機因各家內建程式不同,民眾可先自行下載有經緯度的『羅盤』類App。只要手機有訊號就有獲救機會,如此一來才能在迷航時,自救也救人。」
山把高度給了人們,讓生命有了不同的視野。但如何爬更高,走更遠?每個人都必須學習承擔風險,養成正確知識與心態。愛山,也要成為一個可以保護自己、保護山、保護大自然的人。
登山迷路了怎麼辦?
1. 冷靜判斷 先觀察周遭環境與自身狀況。
2. 沿原路走回 通常意識到自己迷路時都不會偏離太遠,若當下體能允許, 且折回的路況也可以的狀況下,應沿原路走回。
3. 往稜線走 若沒有把握走回正確的路徑,應往手機容易有訊號且較易被 直升機看到的稜線走。特別提醒在台灣山區發生迷路,不應下切溪谷, 除山勢陡峭耗費體力,否則難被直升機發現,搜救不易。
4. 求救並等待救援 若自身體力已不足走回原路或稜線,應就近找安全地區作避難處,同時注意保暖嚴防失溫。另外,再嘗試與外界聯絡,等待救援。如果在沒有衛星電話,可用手機撥打緊急聯絡電話112,建議站在稜線或三角點面對平原的角度訊號較強。電話打通後,因為訊號會飄浮,要簡短快速報告自己的位置座標、迷路多久、身體狀況、周遭景物。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