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光—植物灰釉特展

● 資料提供 / 新北市立鶯歌陶瓷博物館
本次展覽以鶯歌陶瓷博物館出版之書籍《灰釉-植物灰的故事與應用》為基礎,透過研究能量展現出灰釉不僅是一種材料與技術、文化傳承和生活方式的象徵,更是蘊含集體精神的選擇與價值。展覽聚焦在以灰釉為中心所發展的陶藝文化脈絡,展覽單元從灰釉「發現與探索」、「臺灣灰釉的系譜」到「與灰釉共享風格生活」等三個面向展開。
灰釉,一種將植物灰燼轉化為陶瓷表面玻璃質的材料,經過數千年發展歷程,從早期自然落灰成釉的發現到人工採集變化裝飾風格的開發,隨著各地環境元素及匠人的巧思,灰釉形成的藝術美感,貫穿東亞文明的璀璨歷史。
灰釉不僅成為材料表現的研究對象,也成為陶藝技術及精神領域創作開發的支脈。陶藝作為一個具有高度技術門檻和豐富文化內涵的領域,開發物質多面性的應用,正是創作工藝的寶藏。灰釉近年來成為社會參與的一項載體,陶瓷從業者與創作者透過陶瓷材料與灰釉的結合應用,持續創新產出各式風格與脈絡的作品,形成系列灰釉的表現與態度,在臺灣陶藝創作中,已可見灰釉譜系,藉由多樣多元的創作,呈現灰釉與日常生活共同交織出的多種風情。
「流光―植物灰釉特展」匯集跨越時空的窯口樣本、同一流派系統的作品,展現從原始青瓷、各色灰釉,延續至現今各國流行的柴燒自然釉。由灰釉熔流形成動人抽象的美感,結合陶瓷材質的特性與型態變化,灰釉引人探索陶藝裝飾風格的創新可能。
即日起至09/22
• 新北市立鶯歌陶瓷博物館
(鶯歌區文化路200號)
• 02-8677-2727#831、832 服務臺
• www.ceramics.ntpc.gov.tw
• 更多活動詳情請上官網或電洽查詢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