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學界AI人才大流失 美博士生進企業年薪是指導教授5倍

獨/立委鄭正鈐遭控欠千萬開庭要求不准旁聽 法官:不是推法庭直播?

彰化累積雨量大範圍紫爆 鄭明典:可能需要周邊縣市支援防救災

台北休日藝文時光 發掘街區文化風景

「臺灣文學基地」善用歷史建築空間,策畫文學主題展覽。 (攝影/鄒保祥)
「臺灣文學基地」善用歷史建築空間,策畫文學主題展覽。 (攝影/鄒保祥)

【文・游姿穎、Edith 攝影・鄒保祥、五味稚子 圖・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朋丁、聲色Sounds Good】

台北市有豐富多元的藝文景點,無論是活化再造的歷史建築,或是隱身街角的特色書店、風格咖啡館,處處散發濃厚的文化氣息。假日不妨放下手機、遠離社群,跟著插畫家WHOSMiNG來場休日藝文之旅,細細品味台北的文化特色。

漫步探索 歷史文化厚實城市底藴

曾獲美國葛萊美獎提名最佳包裝設計的旅行風格插畫家WHOSMiNG,因喜歡在咖啡杯上描繪咖啡師身影,在社群受到許多注目,而自小在台北成長的他,也對這座城市有獨到的觀察。談及對台北藝文環境的看法,最令他有感的是近年文化古蹟的保存與活化,為這座城市的文化氛圍帶來轉變。WHOSMiNG認為,「如果能將城市裡的文化古蹟與地方特色融合設計美感保存下來,將能厚實城市的美學深度,也能吸引居民及旅客深入了解城市的歷史。」隨著文化資產保存觀念逐漸受到重視,台北有越來越多古蹟及歷史建築活化為藝文空間,適合旅客或居民閒步探索,重新認識這座城市。

「臺灣文學基地」保留日本時代的房舍建築與庭園,讓人彷彿置身於不同時空。 (攝影/鄒保祥)
「臺灣文學基地」保留日本時代的房舍建築與庭園,讓人彷彿置身於不同時空。 (攝影/鄒保祥)

深入街巷 發現活化再生藝文場域

台北有不少具規模的歷史建築群,活化後成為城市裡的生活美學場域。WHOSMiNG指出,坐落齊東街及濟南路一帶的日式房舍建築群「臺灣文學基地」,不僅留下城市的歷史記憶,也透過文學展覽及活動貼近民眾的日常。他分享,「走入臺灣文學基地的庭院,能看見無高樓遮蔽的美麗天色,讓人彷彿置身另一時空。除了欣賞建築本身的美感,還能聞到木造老屋散發的檜木香氣,過往台灣出口檜木的歷史與文化記憶,也隨之浮上心頭。」

從臺灣文學基地步行到「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是WHOSMiNG喜愛的散步路線,此處前身為空軍總司令部基地,現已褪去嚴肅的軍事氛圍,轉化為舉辦當代藝術展覽及美學實驗的空間。他建議週末到建國花市或是東區遊逛後,可順道來此欣賞有趣的展覽或市集,而且園區戶外空間全日開放,入夜後也能在此散步或欣賞裝置藝術,是一處別具風情的夜間藝文景點。

「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經常舉辦具實驗性質的當代藝術展覽。 (圖/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
「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經常舉辦具實驗性質的當代藝術展覽。 (圖/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

新舊交融 藝術成為日常生活風景

WHOSMiNG分享,除了文創園區,台北還有許多小型藝文空間、美術館及博物館,這些場所共同建構豐富的城市藝文環境,讓民眾能獲得多元的文化刺激與美學觀點。

「朋丁」展陳各式藝術類出版品,為藝術潮流匯聚的平台。 (圖/朋丁)
「朋丁」展陳各式藝術類出版品,為藝術潮流匯聚的平台。 (圖/朋丁)

這類小眾藝術空間時常坐落於街巷內,其策展主題往往貼近日常生活,讓人在漫遊時就能感受濃厚的藝文氣息,像是位於中山區深巷老宅的複合式書店「朋丁」,店內精選國內外藝術、設計書籍及攝影集,更時常舉辦藝文展覽,是WHOSMiNG接收藝術新訊與觀點的管道;捷運中山站附近的「荒花」書店引進獨立出版品,也時常舉行創作展,同樣是他汲取靈感之處。除了複合式書店,位處林森北路巷弄的「濕地venue」串聯藝文展演、市集、體驗課程及音樂派對等活動,讓多元文化型態在此匯聚,也是WHOSMiNG感受台北創意與活力的去處。

咖啡館文化 承載城市藝文風情

台北隨處可見風格獨具、主題多元的咖啡館,這些咖啡館不僅塑造了台北聞名國際的咖啡文化,也是承載城市藝術人文底蘊的重要場所。

「聲色Sounds Good」擁有豐富的音樂收藏。 (圖/聲色Sounds Good)
「聲色Sounds Good」擁有豐富的音樂收藏。 (圖/聲色Sounds Good)

咖啡館林立的永康商圈,是探索台北藝文風格的絕佳去處。WHOSMiNG不時造訪的音樂咖啡館「聲色Sounds Good」有黑膠、蟲膠、卡帶、CD等豐富收藏,也經常舉辦音樂主題之夜,是一處別具風情的藝文角落;而選物店「雲彩軒」有許多與在地職人聯名、充滿台灣特色的設計小物,讓人看見融入日常的藝文能量,也是他的私房景點之一。

「雲彩軒」精選許多台灣設計小物,展現貼近生活的藝文能量。 (攝影/五味稚子)
「雲彩軒」精選許多台灣設計小物,展現貼近生活的藝文能量。 (攝影/五味稚子)

台北孕育著各式獨具風格的藝文場域,為漫遊者的日常帶來發掘新事物的樂趣,不妨於週末安排一趟藝文小旅行,探索台北精彩多樣的創意與活力。

【完整內容請見《台北畫刊》679期】。

台北畫刊679期-台北魅力星圖
台北畫刊679期-台北魅力星圖

延伸閱讀

25秋冬巴黎時裝周/楊冪賞LOEWE 服飾與藝術收藏巧相映

彰化斥資2億整修南郭宿舍群 盼日式官舍古蹟再現風華

「米羅的奇幻小宇宙」閉展登場 金門6校學童展藝術創意

新北仿曼谷the COMMONS 打造3700坪青年場館成華山松菸

相關新聞

設計驅動美好未來 以人本思考提出城市解方

台北市近年透過諸多城市空間改造,創造出融合自然與人文的宜居環境,無論 是社會住宅、捷運綠廊或社區公園,以人的需求為核心、尊重在地文化,並將 周遭環境納入考量的設計,正一點一滴改變台北的樣貌。

嘗一口北投滋味 徜徉草山好食光

北投涵蓋關渡平原及大屯火山群,多元地形與其氣候特性,加上富含養分的土壤、穩定且潔淨的灌溉水源,使這片土地成為台北重要的農業產地。北投歐式麵包店創辦人陳心絨長期與北投小農合作,將在地農產融入各式風味麵包,她也樂於與每位到訪者分享北投的山田滋味,引領人們認識這片風土的故事。

士林多元文化風采 穿梭古今交會的城市風景

隨著2025雙北世壯運到來,來自世界各地的選手齊聚台北,除了參與賽事,也能順道遊歷台北城市風光。捷運士林、劍潭站串聯多處台北代表性景點,從藝術殿堂到特色夜市,都能讓旅人深刻感受台北的魅力。

熱血追夢身影 力挺全民運動盛事

2025雙北世界壯年運動會吸引2萬5,000多名運動愛好者齊聚一堂,不僅有許多來自不同領域的代表,台北市政府也組隊出征,以實際行動力挺這場體育盛會,各路好手將以世壯運為舞台,展開追逐夢想的競技之旅。

開閉幕嘉年華 展演台灣繽紛文化

2025雙北世界壯年運動會不僅是一場體育盛會,更是一場文化交流盛宴。率先登場的遊行踩街及分別於台北大巨蛋與新北市美術館舉行的開、閉幕式,將透過觸動人心的音樂、舞蹈、藝術裝置與數位科技,展現雙北與台灣精彩多元的面貌。

跟世界拚一場 壯年盛會台北登場

2025雙北世界壯年運動會將於5月17至30日在雙北等6縣市、61個場館舉行,是世界壯年運動會自1985年舉辦以來,首度在亞洲舉行,來自全球的選手將踏上台灣的土地,以其熱血魅力引動全民運動熱潮,並共同見證這場精彩絕倫的盛事。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