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雷雨亂航班!嘉義機場暫停地面作業 部分航班恐延誤

與中毒案有關?台東阿嬤家中發現「芬普尼」 植物專家這樣說

死刑合憲玩文字遊戲…3審級法官全贊成才准判死 殺人魔也能逃死

建城140週年 看向未來的文化首都

北門是台北建城140年系列活動的起點。 (攝影/蔡志鴻)
北門是台北建城140年系列活動的起點。 (攝影/蔡志鴻)

【文・Edith、鄭之雅 攝影・蔡志鴻、李智為、翁睿坤 圖・台北市文化局】

1884年建城的台北,今年迎來第140年,這座見證台灣變遷的文化首都,以「台北140,台北一百式」為主題,規畫系列精彩活動,讓民眾深入了解台北的歷史。台北市文化局局長蔡詩萍從深具城市代表性的北門說起,帶領讀者一探台北的豐富底蘊。

從140年前的起點出發

今年4月,擁有上百年歷史的北管軒社「台北靈安社」和民族音樂樂團「A-Root同根生」聯手獻藝,在北門前展開傳統與當代交融的音樂表演,接著投射在城牆上的光雕秀則穿越歷史長廊,演繹140年來城市的改變,為「台北140,台北一百式」系列活動揭開序幕。

北門作為台北建城140週年系列活動的起點,揭示了台北城的發展與此息息相關。19世紀中葉淡水正式開港,北部盛產的茶葉及樟腦等物資得以利用水路展開國際貿易,自此帶動淡水河沿岸及大稻埕的繁榮,也吸引外國商人及傳教士來台,從此台灣的政經重心開始由南往北遷移。

蔡詩萍點出,「當清政府決定在台北建城時,其實也奠定了台北未來作為台灣首善之區的基礎。從日本時代、國民政府時期,再到台灣民主化及政黨輪替,台北一直以首都角色見證台灣的歷史變遷,這也是台北最獨特的地方。」

建城140年之際,北門也將展開修復工程,藉此奠定古蹟長久存續的基礎,此前更舉辦別具意義的「北門登城樓」活動,邀請市民一同走進封閉已久的城樓二樓,從窗口向外眺望新舊交錯的城市面容。蔡詩萍表示,台北市將以140週年活動為契機,將這座古蹟維護得更好,讓未來世代還能登上城樓展望這座城市。

在創作中看見台北變貌

以北門作為發展起點的台北城,於日本時代迎來摩登西化風潮,並逐步累積各式豐富的文化。「台北140,台北一百式」系列活動,便從不同文化類型切入,透過「電影中的台北」、「台北漫畫城市」、「台北時裝週」與「台北古蹟日」等主題,引領民眾看見台北140年來的歷程。

其中電影中的台北精選以台北為背景的經典影片,於北投製片廠、剝皮寮及西門紅樓廣場等地露天播映。蔡詩萍表示,許多電影工作者用影像記錄台北,這些畫面也成為我們回顧城市變遷的重要線索。

例如在數位修復的《油麻菜籽》中,可看見昔日中華路地景,包括尚未地下化的火車駛過地面軌道、西本願寺周邊仍是軍眷及各地移民群居的聚落等,種種影像堪稱台北今昔之變的最佳對照。而經典重映的意義,除了追憶時代光影、喚起集體記憶與情感共鳴,也能讓年輕的一代從影像一窺台北過去的樣貌。

此外,也有許多創作者以漫畫描繪時代風情及台北意象,如《友繪的小梅屋記事簿》、《芭蕉的芽》、《青空下的追風少年》、《冥戰錄》、《閻鐵花》等,都是以台北作為時空舞台的漫畫作品。蔡詩萍指出,「台北漫畫城市系列活動,邀請民眾從漫畫認識台北,同時也想提醒大家,在日本及歐美漫畫流行之際,別忘了台灣也有精彩的本土漫畫值得一讀。」

文化資產走讀導覽引領民眾認識老城區歷史。 (資料照)
文化資產走讀導覽引領民眾認識老城區歷史。 (資料照)

實地走進城市歷史風景

蔡詩萍也提及,預計於10月舉辦的「台北時裝週」記者會,選定在台灣布業重心大稻埕舉行,民眾可在時裝週活動上,看見精彩的時尚展演,同時一睹台北百年來的服裝樣貌。

電影、漫畫、服飾之外,台北各地都有重要的歷史建築,這些文化資產有如封存城市記憶的時光膠囊,蘊藏著台北140年來的故事。蔡詩萍表示,1990年代台灣各個城鄉都在追逐現代城市的面貌,同時也開始出現尊重歷史、保存老建築的聲音。時至今日,文化資產的修復與保存已是大眾焦點所在。

「這代表城市裡的人們一邊往前走,一邊珍惜眷戀這座城市走過的軌跡,這兩股力量以並行的步調前進。」蔡詩萍分享,建城140週年系列活動便規畫多場文化資產走讀導覽,例如以清代城門、迪化街店屋為主題的路線,邀請各領域專家以專業視角分享背後的故事,帶領民眾描摹出台北的歷史輪廓。

文化資產走讀導覽引領民眾認識老城區歷史。 (資料照)
文化資產走讀導覽引領民眾認識老城區歷史。 (資料照)

在城市歷史中探索未來

為了慶祝建城140週年,台北市各局處也響應推出各式活動,例如在台北自來水園區舉辦的「台北親水節」,於百年古蹟自來水博物館展示台北自來水現代化的歷史。台北市立文獻館也以「台北學」為名,規畫走讀導覽及講座。台北市教育局則提供8 條導覽課程,包括北投溫泉、大稻埕、城北廊帶、萬華艋舺、城南台大、士林北藝、松山菸廠及南港北流等路線,各校師生可從教育局網站下載利用,認識在地故事。

蔡詩萍表示,希望建城140週年活動能讓民眾看見台北的時光流變,「140年聽起來很遙遠,但這段漫長時光卻可能穿透你的家族、聯繫起好幾個世代,當你這樣思考時,便覺得這座城市的140年歷史與自身密切相關。」

慶祝台北建城140週年不只是階段性的紀念,也是思索台北未來方向的契機,歡迎民眾經由電影、漫畫、服飾及建築等媒介,看見台北的今昔,在延續百年歷史軌跡的同時,也展開對城市的未來想像。

迪化街老建築有如時光膠囊,封存台北的歷史記憶。 (攝影/翁睿坤)
迪化街老建築有如時光膠囊,封存台北的歷史記憶。 (攝影/翁睿坤)

【完整內容請見《台北畫刊》675期

台北畫刊675期-台北百年摩登
台北畫刊675期-台北百年摩登

延伸閱讀

台北文化獎徵件非「人」也能報 蔡詩萍:盼文化成產業

不講話代表有意見... 蔡詩萍爆料蔣萬安:現在勇於表達

放行胡歌看端倪 蔡詩萍:中央不希望雙城論壇斷流

王柏傑酒駕 北影頒獎恐換角?蔡詩萍:確實不適宜

相關新聞

萬華常民小吃指南 巷仔內的老滋味

艋舺曾是清代台灣三市街之一,也是台北最早開發的地點。1920年此處更名為萬華,從此「萬年均能繁華」的祈願與地方居民共存共生,百年來各種常民小吃也沿著信仰中心艋舺龍山寺周邊匯聚、發展,成為品味萬華歷史風情與飲食文化的最佳媒介。

關渡水岸遨遊 台北秋日最美風光

秋風吹過關渡平原,拂動即將抽穗的稻秧,也讓鷺鷥蹲踞的枝頭隨風擺動。秋日不妨從捷運關渡站出發,拜訪香火鼎盛的台北市關渡宮,或走進展開藝術季的關渡自然公園,感受此處自然與人文藝術的美好風光。

捕捉音樂靈光 寫在歌裡的城市生活

創作源自於生活的體驗與觀察,許多音樂人無須刻意尋找靈感,也能自然而然地將生活於一座城市的感受寫入歌裡,並以音樂語言道出城市的特質。傾聽音樂人訴說生活的同時,也能從中探尋音樂背後的大城小事。

走入音樂地景 永遠年輕的獨立新聲

台北各具風格的音樂表演空間,孕育出一代代音樂人,同時也有一些實驗性音樂在非典型音樂場所演出,延續1990年代以來台灣地下音樂特有的野性氛圍,不妨走入這些獨特的音樂地景,在多元的演出空間中,感受讓城市保有年輕活力的現場氣息。

朝聖音樂祭典 見證潮流的城市舞台

「2024 TRENDY TAIPEI 潮臺北」於9月盛大舉行,國內外人氣歌手、樂團齊聚台北,以跨國界、跨文化的音樂魅力,點燃成千上萬觀眾的熱情,不妨乘著這股席捲城市的狂歡熱潮,朝聖台北各類音樂祭典的魔力。

盛夏親子開心遊

台北夏日有著豐富多樣的活動,像是「台北親水節」、「臺北兒童藝術節」、「北捷探索隊」特展和「動物園夜FUN探險列車」等,都十分適合親子同遊,大、小朋友不妨走出家門,體驗台北從早到晚的精彩魅力。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