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極驚嚇!女子入住台中港酒店 半夜被多名酒醉男子闖入房在床邊徘徊

納豆前女友祕交富商人夫 男方為了她想和元配離婚

國造潛艦9月「下水」卻不碰水 美核潛艦擲瓶、下水隔5個月

中央展區 傳統創新碰撞新鮮火花

巨大的紅蘿蔔造型花燈,不只吸引可愛的白兔圍繞,也吸引民眾上前拍照,為中央展區增添活潑、趣味的氛圍。 (攝影/林冠良)
巨大的紅蘿蔔造型花燈,不只吸引可愛的白兔圍繞,也吸引民眾上前拍照,為中央展區增添活潑、趣味的氛圍。 (攝影/林冠良)

【文ー張詩偉.攝影ー林冠良】

從源展區沿著忠孝東路前行,就可抵達台灣燈會的中央展區,範圍包含國父紀念館至台北市市民廣場等場域,集結了經典、國際、多元和未來四大特色,設置1主燈、3副燈和7燈區,為民眾帶來超過300件精彩的燈會作品。

在國父紀念館園區內,除設有呼應「光源台北」主題的造型主燈「玉兔壯彩」,還有為致敬千禧年台灣燈會九龍燈意象的「蟠龍獻瑞」,以及感謝疫情期間辛勞醫護人員的「從心出發」兩座副燈,也設置了由傳統燈藝師製作的十二生肖燈組「生肖叢林燈區」、運用森林元素傳達自然永續精神的「湖光悠遊燈區」、以光雕秀呈現台灣之美的「台灣臻美燈區」及國際友好城市邀展等作品,打造出有別以往傳統形式的多樣燈區。

除了國父紀念館園區內的作品,在台北市市民廣場還設有一座副燈「躍動未來」和以未來生活為想像的「科技創新燈區」、交織台灣民間故事和西方童話元素的「歡樂派對燈區」等作品,融合豐富多變的傳統文化和創新科技,為今年燈會增添意想不到的互動體驗。

另外,燈會期間中央展區的主燈和副燈規畫定時展演,搭配聲光變換帶來多重的視覺體驗,歡迎民眾前來觀賞。

主燈# 玉兔壯彩

展演時間:2/5(日)開幕典禮-21:30

2/6(一) ~2/19(日)18:00-21:30 每半小時一次

邀請知名藝術家Akibo(李明道) 操刀,靈感取自台灣領先全球的晶圓產業,打造出高22公尺、身著太空裝的科技玉兔,並邀請台灣之光奧運舉重選手郭婞淳合作,運用真人動態技術,捕捉其臉部表情,為科技玉兔注入豐富靈動的生命力。

而主燈名稱「玉兔壯彩」,「玉兔」象徵月光吉祥,「壯彩」則有光輝明亮的意涵,期許台灣在兔年能持續發光,讓世界看見台灣更好的樣貌。

「玉兔壯彩」除運用多項數位科技技術組合特效和動態影像,也融入台灣傳統戲曲元素,再搭配金曲音樂人陳建騏創作的主題曲,藉由視覺、聲光和圖像帶來精彩多變的展演。

副燈# 玉兔狀彩 (攝影/林冠良)
副燈# 玉兔狀彩 (攝影/林冠良)

副燈# 從心出發

展演時間:燈會期間每日18:10-21:40 每半小時一次

由2022年獲得有設計界奧斯卡美譽的「法國NDA金獎」燈藝師黃文全設計,以台灣造型為底座,周邊環繞代表各縣市的花卉,底座上的大樹則寓意深根台灣的主幹,藍鵲家族駐立於樹梢上,一顆隨著聲光律動的愛心自舞動的花朵中緩緩升起,公鵲振翅翱翔象徵毫不畏懼,而母鵲與雛鳥則代表新生命力的意象。

副燈# 從心出發 (攝影/林冠良)
副燈# 從心出發 (攝影/林冠良)

副燈# 躍動未來

展演時間:燈會期間每日18:00-21:30 每半小時一次

藝術家莊普以信義區大樓林立的景象為概念,取樣台北101大樓和諸多建築外觀,並選用數位科技0與1為設計元素,創作出白天是當代感十足的理性科技雕塑,夜間卻是燈光璀璨的城市風光。

副燈# 躍動未來 (攝影/林冠良)
副燈# 躍動未來 (攝影/林冠良)

副燈# 蟠龍獻瑞

展演時間:燈會期間每日18:20-21:50 每半小時一次

知名燈藝師藍永旗以「工必有意,意必吉祥」的思維出發,跨界結合常民信仰、科技藝術和動態機械展演,提取吉祥、祈福之敘事,靈活呈現蟠龍於聚寶之地神氣活現的畫面,透過老藝新作的手法,帶來跨時代的花燈光影美學。

副燈# 蟠龍獻瑞 (攝影/林冠良)
副燈# 蟠龍獻瑞 (攝影/林冠良)

【完整內容請見《台北畫刊》2月號661期】。

台北畫刊第661期-光源台北 以燈光點綴城市多種面容
台北畫刊第661期-光源台北 以燈光點綴城市多種面容

延伸閱讀

台灣燈會周邊禁菸 北市府日發3萬則簡訊提醒

台灣燈會連兩天逾百萬人次 捷運適時不停國館站

台灣燈會動線被罵 蔣萬安認應做得更好、李四川道歉

蔣萬安鴨舌帽低調偕老婆甜蜜賞燈 自拍最愛燈區兔給樂

相關新聞

走進北投溫泉風情畫

五月,嫩綠迎上枝芽,正合宜尋幽訪勝,散步捷運新北投站外,走訪得以見證北投首家溫泉旅館過往繁榮的天狗庵史蹟公園,感受北投普濟寺內清幽的日式風情,接著浸浴在硫磺泉池內舒緩身心,再從展覽中遙想昔日溫泉深入民居生活的風貌,體驗一段優雅靜謐的旅程。

探索北投市場脈絡

對於台北居民來說,傳統市場裡的人情味與商品豐富性,早已深植在地人心中,其中營業超過三十年的北投市場,除了生鮮蔬果,還販售種類繁多的民生用品,提供各種生活所需,成為當地人日常補給的堅實靠山。

舌尖喉韻興味

若問大稻埕風味有何獨特?人人皆有不同答案。迪化街及大稻埕慈聖宮百年滋味, 不僅與商道緊密相連,也不脫在地家常和廟宇文化的草根性。

老靈魂新體驗

「一股創作、尋根的能量,對家鄉文化的自信,近年在大稻埕持續迸發。」台北霞海城隍廟文宣組長吳孟寰15年前來到大稻埕,一路看著街區復興與轉變。他說,大稻埕歷經百年洗禮,造就接收外來文化的氣度和尺度,積累豐厚底蘊,使得文創團隊、設計師、文化人乃至於各路旅人,都能在這座老街坊滋養靈感轉譯時代潮流,新舊共融中玩味出不一樣的大稻埕。

淡水河畔光景

百年前,這裡與街外車道一樣匆忙。「大稻埕」如其名原是曬穀的廣場,1851年同安人林藍田創設「林益順」商號後開始建立街市,而後1860年淡水開港,大稻埕因地利之便吸引外商進入設立洋行,昔日農地蛻變為樟腦、南北貨、布匹、茶葉、中藥的集散地,不僅是商業重鎮,也成為孕育現代化思潮的搖籃,時光遞嬗,大稻埕風華數度翻篇。

經典地景巡禮

迪化街一段以民生西路為界,以南至南京西路通稱「南街」,以北至歸綏街通稱「中街」,再向北至民權西路則稱「北街」。讓我們由南向北來一趟經典地景巡禮,領略大稻埕的百年風華。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