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才剛升級iOS 16.4就爆災情 果粉遇「3慘況」哭了:沒更新治百病?

以糧食換取軍需品!白宮最新情資爆料:普亭向北韓求援

抹黑馬英九沒加分!郭正亮嘆「這人替賴清德失分」:深綠爽而已

日本人帶路 探訪在地美食與人情

蚵仔煎、雞排、臭豆腐等台灣小吃,美味又具地方特色,深受許多外國朋友喜愛。 (攝影/林冠良)
蚵仔煎、雞排、臭豆腐等台灣小吃,美味又具地方特色,深受許多外國朋友喜愛。 (攝影/林冠良)

【文-WeiTing WANG 攝影-林冠良 圖-佐佐木】

日本觀光客來台時總能列出一長串口袋美食名單,例如小籠包、牛肉麵、芒果冰、珍珠奶茶等,都是造訪台北的必吃美食。來台7年,經常在個人臉書粉絲專頁「佐佐木news」中,以活潑生動的插畫呈現在台生活趣事的佐佐木,每當聊到台灣美食時,話匣子總是停不下來,也令人更加好奇,究竟台北美食有何魔力,讓來自東瀛的她為此深深著迷。

在台北環遊世界

對佐佐木來說,在台北吃美食,「多樣」與「便利」是最吸引旅客的特點。她指出,外國旅客首次來台,多半以台北為第一站,而日本人通常偏好安排三天兩夜的行程,在如此緊湊的時間下,台北不只是認識台灣美食的起點,更可說是體驗台灣美食的「大門」,「只要來到台北,就能品嘗到台灣各地美食,比方說,原本只有南部才有的溫體牛肉鍋,在台北也能吃得到。」因此,對第一次來台灣、時間有限的日本旅客而言,能想吃什麼就吃什麼的「台北」,既方便,又好吃。

除了是台灣美食的大門,在台北還能品嘗到來自不同國家的美味,不僅有高檔的異國餐廳,也有許多具有「在地」氣息的外國小吃。佐佐木分享:「例如我常光顧的越南小吃店,它的特色就是不只老闆,就連客人也大都是越南人,所以大家都用越南話點餐。」對此,她有感而發地說,在這段被疫情困住無法隨性出國的期間,每次去用餐都好像飛到越南玩了一趟。

日本圖文作家佐佐木經常透過繪製漫畫,分享在台生活有趣的所見所聞。 (圖/《佐佐木哩咧供蝦毀:佐佐木news愛台報導》)
日本圖文作家佐佐木經常透過繪製漫畫,分享在台生活有趣的所見所聞。 (圖/《佐佐木哩咧供蝦毀:佐佐木news愛台報導》)

此外,身為日本人的佐佐木,平常就很喜歡造訪居酒屋,她提到,或許是受台日交流頻繁的影響,居酒屋這種日本人下班後放鬆的好去處,在台北也隨處可見,其中位於建國北路的「HiBoRu嗨啵嚕」,提供的下酒菜是讓人深感意外的焢肉飯、乾麵、滷味,成功結合台灣美食與日本的日常文化,這種多元碰撞的創意,對外國人而言也充滿驚喜與趣味。

台北小吃的迷人之處

來台念書、工作多年的佐佐木,最常光顧的就是隱身台北巷弄間的小吃店,這裡不僅有道地的庶民美食,無處不在的人情味更是台北美食的迷人之處。

過去因工作緣故經常在捷運雙連站出沒的佐佐木,最常造訪的就是「雙連花枝羹」。料多實在的花枝羹,以及鋪上汆燙過的豆芽、簡單淋點醬汁的炒米粉,看似樸實卻讓佐佐木一吃就愛上,而且這炒米粉可不是天天有,要有緣才能吃得到。佐佐木說,無論是花枝羹或炒米粉,都是日本人喜歡的調味方式,因此每次帶來台灣玩的日本朋友去吃時,大家都讚不絕口。此外,和藹的老闆與親切的常客總不時關心著自己的近況,佐佐木就會覺得自己不是孤獨一人,溫暖了獨自在異地打拚的外國遊子。因此對她來說,在台北外食不只是為了填飽肚子,更是找人聊聊天的最好機會。

台北的庶民小吃深受佐佐木喜歡,尤其調味方式符合日本人口味的「雙連花枝羹」,更是常駐她的美食清單。 (攝影/林冠良)
台北的庶民小吃深受佐佐木喜歡,尤其調味方式符合日本人口味的「雙連花枝羹」,更是常駐她的美食清單。 (攝影/林冠良)

佐佐木只要造訪「天天利美食坊」,必定會點滷肉飯加煎蛋,十足在地吃法。 (攝影/林冠良)
佐佐木只要造訪「天天利美食坊」,必定會點滷肉飯加煎蛋,十足在地吃法。 (攝影/林冠良)

佐佐木表示,由於台北是個大都市,因此許多人對台北人的第一印象多半是「冷漠」,但她來到台北後,經常光顧的小吃店老闆不但像家人一樣噓寒問暖、互贈禮物,她還會跟成為好友的店員一起去喝酒。這樣的人情味,或許台北人早就習以為常,但會是受外國旅客喜愛的飲食文化。

【完整內容請見《台北畫刊》11月號660期】。

台北畫刊第660期-歡迎新朋友 台北旅遊的多元魅力
台北畫刊第660期-歡迎新朋友 台北旅遊的多元魅力

延伸閱讀

陸美食螺螄粉成「統戰利器」 陸學者:可見綠營心理有多脆弱

春節必逛高雄「夢時代」!萌兔快閃店、獨家美食、超豪華影城「兔Happy」

迎新春撒福利!漢來飯店福袋抽2萬家庭套房 漢來美食「來美食App」輕鬆訂位集點

Steam中國迷因改編《東北之夏》壓倒性好評!日本人不懂紅甚麼 玩家形容地位如野獸前輩

相關新聞

走入庭園 在日常感受自然之美

人們常說的「與自然共生」,聽起來很遙遠,但其實沒有什麼艱澀的大道理,小至一盆植栽,大至一座庭園造景,植物的每個姿態,都在傳達與自然共生的哲理。對此頗有心得的景觀建築師吳書原、景觀設計師陳元慶與苗圃經營者沈映仁,分享如何在庭園造景中呈現出自然之美,以及取經台北山林與溪流的設計發想,和日常栽培植物之樂,讓民眾能從中明白,與自然共生的哲理毋需遠求,就在你我身邊隨處可見的自然之中。

我們的溫羅汀記憶書 音樂空間主理人陳瑞凱×樂團主唱吳志寧

位於公館的Live House「海邊的卡夫卡Kafka by the Sea」,今年初因為都更的關係,關閉了經營17年的場址。這個消息讓樂迷感到相當不捨,也讓不少人思及「溫、羅、汀」這一帶文化版圖可能產生的轉變,透過海邊的卡夫卡空間主理人陳瑞凱和樂團「929」主唱吳志寧的對談,讓我們跟隨他們的視角,思考關於這座城市文化活動的未來。

陪企業走向新時代的最佳教練 ——數位轉型顧問

隨著科技發展,數位轉型已成為許多企業面臨的課題。然而企業該如何面對顛覆時代的數位浪潮?又該利用哪些工具達成轉型目標?面對這一個又一個的問題,數位轉型顧問成為企業轉型道路上的最佳夥伴,提供專業策略、技術與經驗,為企業找出數位時代的最佳解方。

從醫療、政策等著手 提升罕病患者權益

隨著醫療技術提升,許多過去被認為「無藥可醫」的惡疾都有了治癒的可能性。然而,世上仍存在著逾200種罕見疾病,需要政府、民間共同關注,才能讓病友獲得更完善的保障。在此之際,爭取罕病病友權益的民間團體、投入相關研究的醫療院所挺身而出,從政策遊說、醫療研究等不同面向多管齊下,與罕病病友並肩作戰。

我心目中的東門市場美食地圖

從前我在永康商圈有家餐廳,由舍弟擔任主廚,三不五時需要食材時,我便就近到東門市場去採購,當然,市場裡的美食也不忘偶爾去嘗嘗,當時台北流行的外省菜,一是川菜,另一則是較像家常菜的江浙菜了。

傾聽樹語 護樹懂樹續城市綠意

在城市高樓環伺下,樹木提供視野一抹綠意,得以讓人在繁忙日常中有所喘息,同時,樹木更有遮蔭蔽日、調節氣候的作用,對於城市有著數不清的益處。台灣第一位女性樹木醫生詹鳳春,專長樹木醫療、樹木保育等工作,經常開課演講推廣樹木相關知識。透過她的角度,引領我們學習如何在日常中觀察樹木,並從中學習護樹知識,讓這個城市充滿綠意、生生不息。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