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迪生救媽、華盛頓砍樹… 假課文?
「七歲的愛迪生救媽媽」,大陸小學語文教材中的一則勵志故事,卻把小學校長驚呆了。不少家長和老師直指這是一篇「假課文」,出版社則回應稱,課文不是杜撰,有相應文章來源。
根據澎湃新聞報導,大陸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學語文教材一篇「愛迪生救媽媽」的文章,讓許多老師和家長錯愕不已。該文指,發明家愛迪生七歲那年,他母親得了闌尾炎,由於來不及到醫院,家裡燈光又昏暗,他就想出用鏡子聚光的辦法,使媽媽手術成功。
很多教師認為該篇課文不嚴謹,原因是一八四七年出生的愛迪生,七歲那年是一八五四年,而世界上第一例闌尾炎手術是一八八六年,換句話說,愛迪生小時候,根本還沒有闌尾炎手術。
大陸人民教育出版社辦公室的楊姓工作人員回應稱,出版社已向大陸教育部寫了相關情況說明,課文絕不是杜撰的,有相應的文章來源。她還表示,這個課文不只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材在用,很多出版社的教材也有這篇課文。
除「愛迪生救媽媽」這篇課文,被老師「指正」的文章,還有不少。例如,「地震中的父與子」一文稱,一九八九年美國洛杉磯發生大地震,一位年輕的父親沖向他七歲兒子的學校。但事實上一九八九年,美國洛杉磯沒有發生地震。一九九四年一月十七日,美國洛杉磯發生地震,但時間是凌晨四點卅一分,學校不會有學生。
還有一篇是非常知名的「華盛頓與櫻桃樹」,連台灣的小學課本都曾經收錄過。故事是華盛頓小時候砍倒家裡一棵櫻桃樹,向父親承認錯誤,並獲得原諒。不過,考古學家發現,華盛頓童年所住的房屋位於弗吉尼亞州的拉帕漢諾克河邊的陡壁上,沒有任何證據證明這裡曾種植過櫻桃樹。
對於小學語文教材的選編,大陸語文出版社社長王旭明認為,編寫者在編選教材時,應有基本標準,其中史實和科學的準確應是重要標準。一些教師則認為,教材已發行並在使用,可在教學過程適當將歷史事實告訴學生,借此鼓勵小學生「盡信書不如無書」,培養他們探尋真理的興趣和本領。
文/記者汪莉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