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遊子返鄉自救...台南七股西寮里海水倒灌險滅村 居民找空拍求援才曝光

獨/國軍很忙!內政部出手動員千名替代役赴災區搶救

工時高達18小時...CNN點名台灣遠洋漁船虐待移工!被迫「牙籤剔骨」慘況曝

公職也可以比坐辦公室自由!找到貴人他三個月考上圓夢

陳麒宏。圖/陳麒宏提供
陳麒宏。圖/陳麒宏提供

陳麒宏研究所落榜後,對於未來要做什麼非常迷惘。他畢業後到親戚公司上班,坐辦公室沒多久便覺得「悶住了」。之他聽聞長輩在郵局工作到退休,認為這是一個相當穩定的工作、而且可以在辦公室外跑來跑去,比較自由、也能獨立作業。退伍之後,他全心全力投入郵政特考,準備三個多月便順利考上中華郵政的外勤郵遞,也就是郵差。

身為全職考生,陳麒宏每天早上到數位學院看視訊課程。為了避免閱讀疲勞,他每45分鐘便會休息15分鐘。晚餐後則上公職王的題庫系統刷歷屆試題,為了訓練考試的速度,他會刷題目刷到一看題目就知道答案。

陳麒宏背誦法規題型的秘訣是記清關鍵字,交通法規像如罰金部分,他會特別把金額寫到筆記本上,再用橡皮擦塗掉,如此反覆進行默寫加深記憶力,對於初學者要讀法規有很大的幫助,

郵遞業務的二試包含面試以及體能測驗。談到準備面試,陳麒宏表示要先把自傳跟自我介紹擬好。而口試委員的題目大多來自自傳,內容必須避免誇大不實、要用自身經驗鋪陳,最好有實際例子增加可信度。而為了避免面試過程緊張,他會頻繁地做口試模擬,如練習自我介紹一分鐘內的問答題目。回答考官問題時,建議考生先想清楚怎麼回答不會被抓漏洞,記得面帶笑容、三位面試官眼神都要照顧到。

體能測驗是當郵差的重要關卡,考生在一分鐘內搬運30公斤的郵袋,測驗其可搬運的次數。陳麒宏備考的秘訣是到田裡挖32公斤的土、裝在飼料袋裡練習搬運。他認為飼料袋比郵袋難搬,如果飼料袋都能克服了,郵袋更是輕而易舉。除了搬郵袋,考場還要注意郵袋的擺放位置、以及鞋子的止滑度。

陳麒宏建議考前就要做肌耐力的訓練,如慢跑或深蹲。但建議考前3天就不要練習,讓肌肉恢復。訓練過後的飲食也是很重要的,多一些蛋白質與適當的碳水化合物,會讓身體復原更快速。

準備考試的這三個月,陳麒宏每天都得面對法條跟刷題、以及源源不絕出現的新知識,資訊帶來的焦慮感讓他一度想放棄讀書。還好有家人與戰友給予支持,讓他重拾信心再戰,「雖然考試的過程是跟自己奮鬥,但身邊有樂於協助你的人,何嘗不是你的貴人呢?」 找到身邊的貴人,也是他給考生的良心建議。

圖/聯合報提供
圖/聯合報提供
圖/聯合報提供
圖/聯合報提供

飼料 面試

延伸閱讀

考取台大醫 明道女學霸曝:寫出真實且有溫度學習歷程

公務員最大優勢沒了!他不解仍一堆人考 網點出重要特性:零風險

志願役又加薪!他喊對其他公職不公平 軍職網友不忍了:我操演你耍廢

NBA/尼克葫蘆賣甚麼藥?5支球隊拒絕讓現役主帥面試

相關新聞

海外工科碩士被「這條件」吸引 想考台灣公務員…網勸退:已經沒了

多數人都希望自己在校學習的專業可以在相關產業獲得發展,但也有人畢業後從事的工作和所學無關。一名在海外讀工科碩士的網友發文表示返台後想考公職,希望網友們可以提供建議,卻被不少人勸阻。

學霸才考得上公職?網友熱議「難度差異大」:重點是用功

公職穩定但是競爭激烈,部分類科錄取率甚至只有個位數,在備考時需要花費大量時間和心力,卻不一定能上岸,非常考驗考生的讀書能力和抗壓能力,讓一名網友好奇詢問考上公務員的是不是都學霸?引起討論。

高職畢業25歲志願役想考公職 網建議這職缺:考題簡單、可自選區

考公職和學歷並無直接關係,主要還是和個人對於學習的認真程度。一名目前在軍中體系的網友表示退伍後想考公職,但只有高職學歷的自己已經離念書時代遙遠,想提早確立目標開始準備,便上網尋求建議。

首屆植物診療師考試 8月15日至17日舉行

農業部今天公布7月起重大政策及新措施,首屆植物診療師考試將於8月15日至17日舉行。另外下半年將加發不種稻轉作獎勵金,每...

自創「走廊讀書法」 2年拚上公職

大學和研究所都是念財稅系所,雖是本科生,張皓煒還是當了兩年全職考生才考上公職。他說自己坐著讀書無法專心,必須站著、走著,...

不靠刷題也不做考古題 他自創走廊讀書法同時考上高普考

大學和研究所都是念財稅系所,雖是本科生,張皓煒考財稅行政還是當了兩年全職考生才考上。他說自己擁有獨特的讀書體質—坐著讀書...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