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計畫與哈佛大學和解?川普預告:雙方可能下周達成協議

今夏至禁忌曝光!開運要拜土地公…命理師曝「1職業」有拜有業績

「99分考卷體罰」教養文炎上 美女醫看了好心疼:別抹煞孩子學習熱情

做一輩子會後悔嗎?他如願考上公職卻果斷離開 列4建議給在職者

一位曾在公職服務的網友分享心路歷程,並給予職涯建議。情境示意圖。圖/AI生成
一位曾在公職服務的網友分享心路歷程,並給予職涯建議。情境示意圖。圖/AI生成

每個人對事業的追求都不相同,偏好安穩環境的人嚮往公職體系,渴望成就感的人則會往民營企業發展。一位曾在公家單位任職,最後回到私人企業的網友發文分享心路歷程,並給予仍在公職的人職涯建議,他認為,「每個工作都有利有弊,沒有正確的選擇,只有更適合自己個性及追求的道路」。

原PO在Dcard發文表示,過去他在私人企業工作時受到打擊,對職場產生恐懼,再加上自己是擅長考試的人,因此選擇報考公務員

如願考上人事類的公職後,他從三級單位再被挖到中央二級,職場生活順遂。然而,工作兩年後,原PO看見身邊的朋友在事業上各有發展,便開始思考,若待在公職一輩子,自己會不會後悔?

在多方諮詢後,原PO認為現在的自己比當年更清楚,自己想在工作上獲得什麼、想過什麼樣的生活,也明白自己的能力及優勢在哪。離職後,他找了份薪水比之前略低的工作,但自由度及決策效率卻更符合他的需求。

關於公職,對於網路上充斥著「不爽不要做」、「離職不會更好」兩派觀點,原PO認為,若是想要躺平,他建議去找公職的涼缺,若被分到屎缺,就繼續刷單位;如果是想在工作上有所成就的人,他也提供4點建議:

1. 公職的職涯累積靠年資及口碑,公職圈很小,同職系的長官之間打聽消息非常容易,雖然不否認有靠人脈關係升遷的人存在,但以他的經驗來看,做得好都有機會被陞被調。

2. 若想拚事業,盡量去一、二級單位,編制越大的機關,遇到人治的機率越低,編制大也代表缺多、陞得快。

3. 綜合第一、二點,對能力好的人來說,若能去到中央機關,並把本職業務做好,就是陞到9職等的康莊大道。不需要像私人企業累積一堆業外能力、創造人脈,還要透過不斷面試、跳槽才能有更好的發展或免於中年失業。

4. 如果想離職,請先做好功課,確認離職後的目標,以及現階段遇到的問題是否只能靠離職解決?在其他地方會不會遇到同樣狀況?

原PO表示,自己離職的原因是工作自由度及想經營副業,也不喜歡對凡事都要報告及上簽的文化,但也有同事希望專注於工作業務本身,並且看重流程的SOP及法規依據。

對此,不少網友留言分享自己的看法,「第4點說得好,是很多想離職者的盲點『問題只能靠離職解決嗎』」、「在中央機關的我,非常不認同2,完全人治,可能我比較衰」、「私人人資很多都兼總務一堆其他的,然後萬年不會升薪水」。

離職 職涯 公務員

延伸閱讀

私中招考爆滿「錄取率竟比台大低」 家長吐背後考量:不是為了成績

家長瘋搶私中…他引憾事問「怎敢讓子女讀公立」 釣出雄中校長回應了

考上公職選擇隱瞞? 公務員嘆「已非光榮事」:過年都不敢講

老鐵、牛逼滿天飛…國小作文老師嘆學生「國語能力差爆」:快要瘋掉

相關新聞

她想考國考被勸阻…弟曝公務員福利只贏這1項 過來人點頭:別想不開

以往公務員被視為「鐵飯碗」,也因此不少人挑戰拚國考。有一名女網友很羨慕在捷運上班的弟弟,甚至打算轉職考公務員,卻被弟弟勸退。弟弟告訴她公務員只有「工作穩定」這個優點,其他都不如民間企業,貼文引起不少過來人點頭認同。

公務員最大優勢沒了!他不解仍一堆人考 網點出重要特性:零風險

公務員常因終身俸這項福利被稱為「鐵飯碗」,然而制度取消加上其他行業薪資逐漸調整,鐵飯碗光環如今黯然失色。一名網友在PTT指出,多數公務員月薪僅三、四萬,如果人發到台北根本不能生活,貼文發布後吸引網友熱議。

海巡考試刪身高限制 今年上路

繼先前刪除警察考試身高限制後,考試院會昨通過「公務人員特種考試海岸巡防人員考試規則」修正草案,刪除海巡人員考試規定男性須...

錢多事少爽缺!領高考薪水做初考業務 公務員分享躺平絕招引質疑

公職人員考試有分高考、普考、初考等類別,薪資也有所不同,高考和初考的起薪相差2萬多,但是竟然有人做著初考的工作,卻可以領接近高考科員的薪水,引發網友好奇。

離職考公職?她月領6萬8想換跑道 過來人搖頭曝選「這」更好

公職在不少人心中有著「鐵飯碗」的印象,吸引許多民眾報考。近日,一名女網友在Dcard表示,她今年35歲,擔心自己未來會被公司...

考公職浪費時間?飯店服務生讀書、考試二選一 網籲審慎評估:要有決心

考公職跟重返校園該如何抉擇呢?一名女網友發文,表示自己在飯店擔任外場服務生,合約結束後考慮去考公職或讀書,但又擔心考上不好的學校,既浪費時間又浪費金錢,對此詢問網友們的意見。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