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Live/中華對日本全力求勝 曾仁和主投爭冠軍賽門票

爸爸是50年大懸案搶銀行通緝犯! 71歲男臨終前向女兒曝真相

民眾大小事皆考題 中年轉業考上高考榜首

李建誠去年錄取普考,在區公所擔任里幹事,工作跟考試內容有關,他讀起來格外有心得,半年就考取高普一般民政榜首、普考榜眼。圖/李建誠提供
李建誠去年錄取普考,在區公所擔任里幹事,工作跟考試內容有關,他讀起來格外有心得,半年就考取高普一般民政榜首、普考榜眼。圖/李建誠提供

從台大政治系畢業近20年,李建誠原本與朋友創業做有機農業產銷,最後卻因疫情收攤。中年轉業,他只求穩定,報考高普考一般民政,工作核心精神與過往相去不遠,都是深入在地,解決基層大小事。他去年準備4個月考上普考,今年則一邊擔任里幹事一邊備考,雖然蠟燭多頭燒,但工作就跟考試內容有關,讀起來分外有心得,花半年就拿下高考榜首、普考榜眼。

投注多年心力的有機農業事業遭受疫情打擊收掉,讓李建誠轉而謀求穩定工作。趁疫情肆虐期間全心閉關,只準備四個月就考上普考,分發到區公所擔任里幹事。

自我檢討去年普考申論題拿太低分,今年迎戰以申論題型為主的高考,李建誠先精準修正方向。他說,寫申論題忌天馬行空,淪為個人心得感想,必須以學說理論作為立論基礎,言之有「理」才能博得閱卷老師青睞。今年他花許多時間練筆,甚至找出研究所相關考古題來看。

寫題除了練手感、通思路,李建誠說,像行政法內容龐雜,很多實務見解、函式判例,一開始讀很迷茫,透過考古題找重點,就能掌握出題方向,事半功倍,再加上已經在公部門服務的他,常碰上與行政法、地方自治相關的事務,讓他更能延伸聯想、學以致用,印象也更深刻。行政學一樣從考題下手,他指出,近年愛考文官責任倫理,就可多著墨練習。

李建誠說,國考考題越來越靈活,光死背課本無法應付,也要懂得善用網路資源搜尋,他時常點閱期刊、論壇、判例,還會看台大的開放課程、前大法官開設的Youtube頻道等等,只有跟民政考科有關的,他有空就多看,除能深化論述,也能跳脫念課本、寫考題的枯燥。

通勤上班的他,一天就花掉3小時車程,李建誠利用往返、午休時間聽補習班函授課程,用聽的記住「關鍵字」,空檔時再把關鍵字抄下來做成筆記。上班時要處理里民疑難雜症,下班還要育兒,等孩子入睡再讀書,但他反而認為,這樣精實的生活,能切換心情,比全職備考來得有趣。

面對考試,李建誠建議要保持身心穩定,有節奏、有步驟才能堅持到最後,養成運動放鬆身心,釋放壓力對看題、寫題很有幫助,太慌亂就容易答非所問。另外,也可先當公家機關約聘、職代,體驗公務員日常,「確定想當公務員,再考試。」

高普考一般民政報考資訊。
高普考一般民政報考資訊。
李建誠小檔案。
李建誠小檔案。

疫情 考題

延伸閱讀

外資賣超台股逾200億元 榜首台積電已連續第七日賣超

全球最自由經濟體排名 香港首次丟掉榜首之位

2023中國民企500強出爐 京東榜首、華為「意外」缺席

農家女孩翻轉人生!仁德醫專陳采暄獲護理師高考榜眼

相關新聞

提早備戰 營養師國考拿探花

實踐大學食保系畢業的孫沁,大三升大四暑假就開始準備營養師考試,應屆就將證照考到手,還考了全國第三名的好成績。機會,是留給...

考上好學校才有好工作?他見頂大畢業生搶捧鐵飯碗 網曝原因:對國家是好事

工作帶來的穩定收入可以支撐我們過上想要的生活,因此職業選擇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一名網友表示,打從求學時期就接收到來自師長們的教誨,說要努力考上國立高中和國立大學,將來才能找到好工作。如今出社會後卻發現很多頂大畢業生爭相考公職,感到相當不解,畢竟參加國考並不需要具備國立大學的學歷,引發熱議。

3年背水一戰 暖爸考取執達員

出社會十幾年,蕭程瑀當過職業軍人,也待過餐飲業、化工廠,因神奇的臉書演算法,讓他接觸到八竿子打不著的司法特考資訊,認真考...

堅持做兩件事 他半年考取消防員

鄭宏志只花半年準備,畢業就考取一般警察特考四等消防警察,當上消防員。他自認付出的心力跟時間不算多,但上課認真聽講、多刷考...

用自己的話作答 一年高普雙榜全上

彰師大輔諮系畢業的林柏樺,沒修教育學程,也不打算進到諮商領域就業,大三下開始準備公職考試,一年就錄取高普人事行政雙榜,更...

考試院今通過 明年起高考三級新增司法行政類科

考試院今天院會通過,113年起,高考三級新增司法行政類科,並參酌司法院建議及高普考試減列科目原則,專業科目列考民法、刑法...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