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甄缺額少 她捨教師夢奪高考、教研所

大學就讀公共行政系的羅子昀,從小擁有教師夢,好不容易修完教育學程,歷經實習、教師檢定考,順利取得教師資格,卻面臨教甄缺額微乎其微的殘酷事實,逼得她不得不另找出路,報考高普考教育行政。全職準備國考的她,一年順利上榜,還連帶「撿」了個教研所。
放棄繼續考教甄,轉戰高普考,對羅子昀而言並不好受,「像是違背夢想。」打從心裡排斥,但當看到教甄開缺個位數、錄取率僅百分之一,看似無止盡的硬仗,迫使她不得不先撤退,轉攻另一個山頭。
教育行政專業考科中的「比較教育」、「教育測驗與統計」是羅子昀最頭痛的兩科,前者從未接觸過,且不同時期學者學理差異度低,讓她記起來很吃力,只好透過反覆整理筆記、複習上課錄音檔加強記憶;「教育測驗與統計」更是她一路閃躲的大魔王。
直到地方特考只考了廿七分,總成績更離上榜分數差了十一分之多,朋友甚至勸她趕緊找工作,羅子昀深怕努力整年,最終敗在「教育測驗與統計」這一科,因此考前三個月卯起來「抱佛腳」。
羅子昀強調,考前三個月是關鍵期,「還來得及救很多地方。」她在考前參加補習班的奪榜班,規律讀書作息、高壓環境氛圍,加上大量練習申論寫作、選擇題,有系統、有效率衝刺,讓她充分備足彈藥火力。
羅子昀認為,行政法是法科,重長期累積,申論必須三段論證,即便念了不少課本、講義,若無法掌握答題架構,依舊無法拿高分,「格式比喻如果是骨幹的話,專業知識就是血肉,豐富了整篇申論。」
羅子昀原先計畫是利用研究所考試時練筆,但為準備面試,讓她一度亂了準備國考的節奏,所幸及時穩住腳步。羅子昀分享,心態是準備考試最重要的一項,決定考生遭遇困難與挫折時的應對姿態。
她建議,備考期間應好好自我覺察,勇敢面對自己的不足與脆弱,先回過頭照顧好自己,才有力氣正面迎擊。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