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生怎跑來做幼教?」 打倒心魔考上教甄

四十二歲、財經系畢業的林家弘,乍看之下,背景並不那麼符合大眾對幼教老師的想像,但他堅持在幼教領域耕耘十多年,期間還到清大幼教所深造,論教學資歷、學識專業,絲毫不輸人。但他坦言,儘管教甄筆試過關,但曾被質疑的負面經驗,讓他無法在口試時自信作答,今年他則克服心魔,正常發揮,終於一舉上榜。
林家弘說,早年社會對男生從事幼教工作的接受度低,甚至還曾遇到有人猜測他「動機不良」。環境的不友善與不理解,讓他備感挫折,所幸當時園長開導,協助調適心情。
不過,這樣的創傷卻如影隨形。林家弘前後考過四次公幼教甄,有兩次敗在口試,他自認心底過不了「性別」這一關,只要被問到相關問題,都常懷疑自己是不是被刻意刁難。
不過今年他轉換心態,拆掉過去自我設限框架,讓口委明白「我已準備好當一名老師」,唯有養足自信,才能打開心胸,讓人看見真正的自己。
對照應付口試的煎熬,筆試、試教則駕輕就熟,林家弘強調,各科目的讀書順序是重要關鍵,他以幼兒身體為例,認為教育哲學、社會學、心理學就如同幼兒骨骼,先把這幾科念起來,建造骨骼,再慢慢長出肌肉,這時候讀的是教育法、幼兒發展。
最後則是形塑幼兒身體最後構造,讓手腳靈活的能力養成,也就是輔以幼教評量、課程大綱、品質評估表等幼兒課程與教學相關科目。林家弘指出,透過有順序的閱讀方式,自然就有脈絡。
此外,他認為不該只活在象牙塔,要多參與研習,讓教學不斷與時俱進,擴充資料庫,就更有機會在複試中勝出。
曾經失意、年紀頗長、又是一個男生,林家弘最想鼓勵還沒走到終點的同行人們,「我都能,你們一定也能」。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