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大立光遭搜索源自「冤家變親家」 先進光和解傳內線交易

厄瓜多規模6.3強震!商家招牌被震垮 建築二樓整堵牆掉街上

華醫科大黃義良發明家獲選SUPER教師 用創新提升學生學習力與競爭力

中華醫大副教授黃義良創新教學,引領學生不斷突破,提升競爭力。圖/台南市教師會提供
中華醫大副教授黃義良創新教學,引領學生不斷突破,提升競爭力。圖/台南市教師會提供

中華醫事科技大學副教授黃義良是位發明家,指導學生創作、發明,獲獎無數。他以創新的教學模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開展學生自信,重視開發創意與實作能力,培養學生的整合與實踐能力,今年獲台南教師會選為年度SUPER教師,也足為教師典範。

黃義良說,回過頭來反思自己的教學,一路走來,社會環境、學生發展及教學科技等的改變日益快速,自己的教學方法、班級經營及教學引導策略也隨之調整,但教育理念的中心價值是個人多年不變的堅持。

他表示,自己的教育理念主要是因材施教,以創新的教學模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其次是開展學生自信,重視開發創意與實作能力,培養學生的整合與實踐能力,實踐知行合一。黃老師引王陽明的「知之真切篤實處,即是行。行之明覺精察處,即是知。知行工夫本不可離。」強調自己以此理念追求教學與輔導等方面的進展,更以此督促自己能夠年年有點滴的進步。

黃義良也分享,經過多年的教學累積與修正,具體的教學模式為「引導學生發現困難-引導搜尋資料-提出解難方案-導入專利諮商-尋求最佳方案-材料估價和實做-專業技師協同指導-完成與精進實做-創意分享與評核-微學分課程精進作品-與培育競賽技能-鼓勵參賽參展」。每學期結束省思教學過程與優缺後調整,再度應用於下一學期的教學實踐當中,成為一循環歷程。此一教學模式,獲得大學教師優良創新課程及教學競賽優等認證,可提供大專校院實做類課程有效實施方式參考,希望提升學生學習滿意度以及產出成效。

「教育活動是專業的歷程,而用心付出則是最好的專業。」這是黃義良服膺的教育信條。黃老師曾擔任曾擔任中小學教師、主任13年,在大學幼保系但任專任助理教授與副教授21年,在教育與幼保的專才,獲聘許多相關計畫的學者、訪視委員、審查委員與顧問。

近年開授「實務專題」、「創新與創業」與「生活創意發想與實做」課程,師生團隊參加國內外國際發明展,得獎 59件次,包含36金17銀6銅。另,在教育部全國技專校院實務專題競賽,指導學生獲獲獎22件;累計指導學生參加全國性實務專題競賽與創新創業競賽,得獎133件,師生合作申請發明與新型專利35件,並有兩件作品量產上市。黃老師並榮獲2020國際傑出發明家終身成就獎與2022創新技術研發總統科學獎。也因為是發明家,教學不斷創新,引領學生不斷突破,提升競爭力。

中華醫大副教授黃義良是位發明家,獲獎無數。圖/台南市教師會提供
中華醫大副教授黃義良是位發明家,獲獎無數。圖/台南市教師會提供

教師 自信

延伸閱讀

孩子拒絕繼續補習或學才藝,父母可以如何幫助子女修正心態?

李昇基竟捐精500多次?!出家後意外延家族血脈 《精奇大家庭》體驗前所未有的幸福

桃園小校獲國科會協助辦科學市集 蘇俊賓承諾10年後一事

台南這所學校今年吹熄燈號 學生將有2本不同畢業紀念冊

相關新聞

四技二專甄選入學逾3.6萬名額 今起受理報名資格審查

114學年度四技二專甄選入學共計121校提供逾3.6萬個招生名額,技專招聯會今提醒,今起受理報名資格及身分審查作業,通過...

統測7.2萬人報名創新低 篩檢陽性考生須戴口罩

114學年統一入學測驗將於4月底舉行,7萬2601人報名創歷年新低。技專校院入學測驗中心今天表示,篩檢陽性考生外出須全程...

台南應用科大邀五屆世界美髮冠軍名師 傳授技法示範美技

台南應用科大美容造型設計系連兩天舉辦「全球美髮創新技術論壇」,邀請五屆世界美髮冠軍美髮訓練名師尤金.路斯Joakim R...

弘光科大樂齡電競研習營60歲長者也玩電競 不輸年輕人

弘光科技大學舉辦「樂齡電競研習營 × G9特攻聯盟驗收賽」,特別邀請一群平均年齡超過60歲的「弘光尚青」隊員參與對抗,競...

教學實踐績優居冠、雙語計畫獲肯定 北科大秀推動成果

國立台北科技大學自107年起共獲30件教學實踐績優計畫,累積獲獎數居全國之冠,113年通過率則為全國第三。另外,北科大去...

台科大副教授李根在受邀任設計獎「The One Show」評審 台灣首例

今年美國廣告創意大獎「The One Show」邀請台灣科技大學設計系副教授李根在擔任設計類評審,是1975年由The ...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