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向司法不公宣戰!向心返港「射3箭」 跨海提告王立強

美拉斯維加斯內華達大學槍擊案 來自台灣的商學院教授殞命

五月天巴黎演唱清晨直播 唱到「未崩壞的地方」阿信激動跪地!全場哭了

統測報考數5年大減遠超學測 專家憂產業人才將現大缺口

少子化讓大學紛紛減少招生名額,近四年一般大學與科技大學四年制日間部,合計已減招1萬9810人,減少10.43%。本報資料照片
少子化讓大學紛紛減少招生名額,近四年一般大學與科技大學四年制日間部,合計已減招1萬9810人,減少10.43%。本報資料照片

少子化讓大學紛紛減少招生名額,近五年一般大學與科技大學四年制日間部,合計已減招1萬9810人,減少10.43%。不過,大學減少招生名額的速度比不上統測學測考生減少人數,大學問執行長魏佳卉指出,近五年學測與統測的總考生人數已經從108年24萬8977人,到112年剩下19萬2532人,減少5萬6445人,考生人數下降22.67%,其中科大減招與統測減少人數,遠遠超過一般大學與學測,將造成未來產業人才更大的缺口,也抹煞孩子選擇熱門產業專業培養的機會。

根據統計,統測考生從108年11萬690人到112年僅為7萬3981人,減少3萬6709人,降幅達33.16%;學測考生則從108年到112年減少1萬9736人,降幅14.27%。魏佳卉表示,由此可見,台灣技職人才培育呈現雪崩式下滑,不管是科技大學招生或統測考生人數崩壞速度,都高於一般大學體系。

魏佳卉說,技職人才培育不足,將造成台灣中階技術人才無法補足的危機。根據國發會統計數據分析,2030年台灣中階技術人才將有68.1萬的缺口,其中增加最多工作機會的資通訊製造業及醫療衛護人才,未來產業新增工作機會,長期多半仰賴技職體系培養的人才。

魏佳卉分析,技職體系近年來,卻因學生減少速度過快,導致未來產業人力缺口難以彌補。以衛護人才為例,長期以來,台灣第一線的護理人才超過9成來自技職體系,當科大招生出現問題,連帶影響的就是衛護荒的出現。

魏佳卉也提到,為了解決產業人才荒問題,政策鼓勵一般大學新設護理系所,甚至是學士後護理人才專業;但既有的科技大學護理系,超過半數招生不足,面臨學校經營和產業人才培育的危機;缺少資通訊人才,卻以資通訊外加名額,鼓勵國立大學相關科系增加招生人數,卻造成既有的資通訊科系落入招生窘境。

魏佳卉表示,在既有專業人才培育系所資源充足情況下,加上未來產業人才缺口,必須向下紮根,讓實作型的孩子,在國中階段可以及早探索,鼓勵進入技職體系。但是,在學生選擇普高和技高分流的趨勢下,家長普遍以「先高中、後高職」來做選擇,從源頭上難以扭轉未來考大學的分流趨勢,將造成未來產業人才更大的缺口,也抹煞孩子選擇熱門產業專業培養的機會。

魏佳卉認為,必須重新盤點科大與普大招生名額,以及大學入學管道招生配比,讓更多高中生也有機會選擇技職體系升學,未來能夠精準對接就業職場。

統測 學測 科系

延伸閱讀

籃球/不只國內稱霸 政大赴東京壓地主奪世界大學系列賽冠軍

籃球/不只國內稱霸 政大赴東京壓地主奪世界大學系列賽冠軍

大專校院資通訊科系招生名額占逾一成 衝擊土木建築招生

大專校院資通訊科系招生名額占逾一成 衝擊土木建築招生

相關新聞

朝陽科大實習航站啟用

朝陽科技大學實習國際航空站昨啟用,校長鄭道明說,朝陽科大培育航空人才,結合國際航站登機、通關查驗等服務,斥資千萬建置全台...

全國青年景觀賽 他連戰4年終奪冠

2023第5屆全國青年景觀競賽近日結果出爐,展出10組學生作品及2組業界示範作品,巧手改造蘆洲柳堤公園。其中國立屏東科技...

獨/桃園某高職暴力事件越演越烈 噴辣椒水多人受傷

桃園某私立高職9月發生學生互毆、嗆丟老師下樓等暴力事件,有家長擔心衝突擴大,變成台北某高中噴滅火器事件翻版,未料應驗,也...

很創意!豐商金榜題名同學留言「有點is」 網讚:好有才

現在有很多學校會將學生考試成績、大學科系錄取結果等,製作成榜單對外公布。日前有一名網友發文表示,看到台中有一所學校的榜單中,同學「我想說」的話很有創意,引發網友熱議,直呼「好有才」。

實習餐廳上課…基隆女學生踹椅嗆師 網喊告!校方回應了

網路流傳基隆市一名女學生對老師口出惡言,並有踢椅子等失控行為,引發議論。這名學生就讀餐廚相關學科,領有輕度身心障礙手冊。...

台鋼入主高苑 遭前教職員投訴牟利

高苑科大因經營狀況不理想,去年9月遭教育部列為專案輔導大學,台鋼集團今年5月宣布投入3.8億,讓高苑解除輔導,並推出多項...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