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獨/國軍很忙!內政部出手動員千名替代役赴災區搶救

工時高達18小時...CNN點名台灣遠洋漁船虐待移工!被迫「牙籤剔骨」慘況曝

名額破上限…國防醫學院:藥學生連年增 因為兩岸緊張

國防醫學院被指藥學系學生名額連12年上升。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國防醫學院被指藥學系學生名額連12年上升。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醫事科系招生員額頻惹議,藥界爆國防醫學院@@@藥學生@@@員額連十二年上升,憂國內上演「流浪藥師」困境。藥師公會、教育部衛福部、國防醫學院前天協商,國防醫學院會中解釋,因兩岸關係緊張,為強化醫療韌性才增額。藥師公會指出,增額學生仍會投入社區執業,恐讓已過剩藥師人力更嚴峻,將爭取藥學生上限員額維持一一四八人。

教部:名額尊重國防部

教育部表示,衛福部曾主動找教育部開過會,當時雙方定調不含國防部所轄名額,教育部主責的高教、技職主管學校藥師相關科系名額為一一四八個,雙方部會共同開會,紀錄都有載明,至於國防醫學院是根據軍事條例設置的學校,招生名額尊重國防部的預估。

藥學系學生總員額逐年攀升,由二○一三年的一○三八人,上升至二○二五年的一一八一人,十二年內增額一四三人。其中,國防藥學系招生名額則是在十二年成長近三倍,從十人增至廿八人。

民進黨立院黨團總召柯建銘曾於二○二二年邀衛福部、教育部及藥師公會研商,決議維持藥學生每年招收一一四八位新生。教育部於前天的研商會議中主張,一一四八人就是藥學生招生人數的上限,但不列計國防藥學系公費生。不過,國防藥學系今年招收廿八人,扣除該校人數,國內藥學生員額仍逾一一四八人。

公會:人力過剩更嚴重

藥師公會理事長黃金舜說,國防醫學院主張藥學生增額為了「強化醫療韌性」,但該校所訓練公費藥學生,依合約於軍醫體系服務滿十四年後,仍可回社區執業,我國藥師人力已過剩,此舉恐形成人力管理漏洞,不僅讓藥師供需無法掌握,也可能步上國外「流浪藥師」後塵,藥師公會訴求堅守一一四八人限額,盼比照醫學生,明訂招生上限。

黃金舜表示,先進國家藥師人口比率為每萬人八點六名藥師,我國藥師人口比率已達每萬人十三名藥師,若再計入藥劑生,藥事人員人口比率已超過每萬人十五位。國家衛生研究院於去年曾評估我國藥事人力,認定國內藥事人力充足,不宜再增加。

藥師:應維持1148人上限

基層藥師協會理事長沈采穎說,衛福部與教育部曾在六月行政院會議中,決議醫學生員額上限計算「包含」國防醫學院,藥學系應比照辦理,確保包含國防藥學系在內,全國藥學生招生總額符合一一四八人上限,勿再以「技術切割名額」方式,規避與藥界協議。

衛福部 藥學生 藥學 教育部 國防醫學院 國防部 名額 人力

延伸閱讀

藥學生增額為兩岸緊張?藥師公會憂淪流浪藥師 爭取維持1148限額

國防藥學系招生人數12年增3倍 藥師:供需失衡非民眾之福

每年靠人力送1萬件役男徵集令 北市議員批:效率低落

藥學系被吹太高?女藥師嘆年薪沒百萬想逃了 多數人曝1優勢反駁

相關新聞

考研自傳被「整碗端走」!朋友照抄上榜她備取…網教這招:留點心眼

朋友之間互相幫忙是很常見的人情世故,但要懂得拿捏彼此間的分寸。一名網友表示自己把考研究所的自傳借朋友參考,結果朋友幾乎全部照抄,最後對方上榜,自己卻還在等備取,讓她相當懊悔。

研究所指導教授該怎選?他想找「不罵人」新教授 過來人全勸快逃

研究所選擇的指導教授會影響到碩士生的學術生涯,在選擇教授前要多方詢問認真思考。一名碩士生發文表示,自己在猶豫該選擇老教授還是新教授,對此留言區一票過來人的選擇全都一面倒。

資通訊系生師比太嚇人 教授薪資差恐讓台積電失後盾

大學資通訊科系熱門,教師卻不足,傳出又有頂大相關科系生師比竟高達91.21。當產業薪資400萬vs.教授薪資250萬,學界人才當然可能流動到業界,資通訊科系要找老師比其他系還難,教師短缺恐讓台積電等護國神山群失去人才後盾。彈性薪資方案能解?

致理科技大學USR 攜手新北市萬里在地共創藝術牆

致理科技大學「女王的呼召」USR計畫攜手新北市萬里區公所及野柳里、野柳地質公園在野柳漁港港西路95號前舉辦「海風裡的石譜與剪影記憶:野柳剪黏藝術牆」成果發表會。活動現場聚集了致理科技大學師生、黃拓維泥塑剪黏藝術工作室、野柳國小師生、野柳地質公園、瑪鋉漁村文化生活協會,以及里長與在地居民,共同見證長約四公尺、高約二公尺的剪黏藝術牆揭幕。

台師大公開徵求校長候選人 8月11日前接受各界推薦

台灣師範大學現任校長吳正己任期將於明年2月21日屆滿,台師大表示,依規定完成籌組校長遴選委員會,並自今天起至8月11日止...

吳正己任期將滿!台師大公開徵求校長候選人 8月11日前受理各界推薦

台師大現任校長吳正己任期將於民國115年2月21日屆滿,台師大已籌組校長遴選委員會,自今年7月7日起至8月11日公開徵求...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