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虛構碩論參考文獻 屏東大學:論文重寫、強化AI教育

使用AI要注意!中山大學社會學系教授葉高華表示,上周他檢索台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查詢,了解論文引用狀況,意外發現有兩所大學的學生論文引用他的文獻,「但我都沒寫過」,他寫信給南部的兩所大學校長,其中一所是屏東大學。屏東大學表示,經調查後,已請該生重寫論文,並加強AI的教育課程。
屏東大學文創系主任林思玲說,向揭露此事中山大學葉教授致上最誠摯歉意,也感謝善意提醒。該篇論文是文創所碩士在職專班二年級學生,疑利用AI生成假造文獻,該篇論文今年5月通過口試,她也是口試委員之一。葉老師在臉書揭露截圖內容是口試結束後經修改上傳版本,經指導教授確認後同意上傳。
林思玲說,她召集指導教授與林同學開會釐清,林生表示,因口試過程委員們提醒應明確標註論文內引用文獻出處及補充部分文獻,口試結束後,林生使用AI工具生成論文文獻資料,但未能審慎查核AI生成內容直接複製。
林思玲提到,指導教授檢查學生繳交的修改後論文,因文獻格式與標註方式看起來無異狀,同意林生上傳修改版本至國家圖書館。指導教授在會議中表示,他未曾使用AI撰寫論文,不知AI可以假造引用文獻,經此事才知道AI會假造文獻。
林思玲說,林生在被指導教授告知第一時間主動撤回向國家圖書館上傳論文檔案。因林生尚未完成學位論文抄襲比對結果審核表提送,需由指導教授及系院主管核章,也還沒辦離校畢業程序,學校未授予碩士學位。最後決議,林生撰寫碩論畢業申請不通過,重新撰寫論文。學校也與林生確認她先前在研討會發表論文有沒有用AI引註等,林生說沒有。
林思玲說,以後會要求老師,學生列出來文獻一項一項去反查。她會要求自己的學生,在寫引用文獻時,書面資料標註頁碼,網路文章標註瀏覽日期。她也提到,國外也有因AI捏造文獻下架了多篇論文。
AI科技浪潮,林思玲說,新學期開設以AI作為學術研究及作業寫作倫理觀念的課程給學生。教師增能,針對AI引發學術倫理與智慧財產權爭議說明與討論,提升教師對AI的認識與風險意識。
中山大學社會學系教授葉高華表示,上周檢索台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查詢,了解論文引用狀況,意外發現有學生論文引用他的文獻,但他沒寫過,拜讀學生論文後,推論AI幫忙寫的可能性很高。
葉高華認為,大眾關注AI抄襲剽竊問題,但AI虛構是更嚴重的事,AI不是不能用看怎麼用,不查核來源就用很容易出問題,他說,AI資訊來源查核,是很重要的一門功夫,各校應速納入教學識讀使用AI正確觀念。
▪整理包/114年升大學分科測驗 8科完整試題與解答
▪獨/台師大女足爆抽血換學分 教練深刻反省:被控霸凌太沉重
▪教練成就不應被抹滅 簡奇陞籲「勿霸凌」:誠摯道歉絕對接受
▪台師大粉專悄刪周台英道歉信止血 網轟:丟臉的學校
▪上頂大還不夠?台大生不解1情況被質疑洗學歷 網:很合理
▪怕畢業後無結果!女學生遭師騷擾「下跪陳情」 校方反應曝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