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超廢爽缺!她年薪80萬一天工作半小時 網羨慕:還缺人嗎?

土城2女遭家暴男當街亂刀砍死 檢警相驗恐怖致命傷曝光

考驗眼力!錢包掉浴室2天找不到 「神級視錯覺照」網瘋傳

高教深耕114年經費 中山大學狂增1.5億遭疑「朝中有人」

教育部公布高教深耕計畫114年補助各大學核定結果,國立中山大學則獲核定5.6億並再加碼5000萬,成為經費漲幅最高的學校。圖/本報資料照片
教育部公布高教深耕計畫114年補助各大學核定結果,國立中山大學則獲核定5.6億並再加碼5000萬,成為經費漲幅最高的學校。圖/本報資料照片

教育部公布高教深耕計畫114年補助各大學核定結果,國立台灣大學等五校除了深耕計畫外,均再獲得1億或5000萬重點領域研究中心加碼,今年仍以龍頭台大獲得25.2深耕計畫補助最高,且再獲得1億加碼,總計26.2億最多;國立中山大學則獲核定5.6億並再加碼5000萬,成為經費漲幅最高的學校。

教育部於107年推動「高等教育深耕計畫」,幫助學校提升校務發展並提升國際競爭力,高教深耕計畫以5年為1期,也是國內最大一筆競爭型補助計畫。

高教深耕計畫今年補助金額總計191.28億,總體較去年再增加5.68億,根據教育部資訊,今年深耕計畫核定經費仍以台大25.2億最多,第二名為成大14.5億,陽明交大以13.8億排第三,清大則獲得12.6億。

但第五名後排序略有異動,中山大學今年獲得5.6億從去年的第八竄升至第五,且比照台成清交等四校,都另獲得重點領域加碼,經費約較去年大增1.5億,成為漲幅最高的學校。又今年技職體系仍以台科大獲得4.5億最多,其次為北科大2.9億,高科大今年獲得2.8億,但相較去年經費大減1.1億。

但有大學端質疑,若不含重點領域研究中心加碼,台大、成大經費都比去年來得少,部分學校即便增加,增幅也僅有幾千萬,而現在教育部長鄭英耀就是前中山大學校長,學校一年後獲得近1.5億的增幅,莫非是朝中有人好辦事?

教育部高教司長廖高賢則表示,公佈的數字尚未加上國家重點領域頂尖研究中心計畫經費,台大因設有2個中心,因此額外再獲得1億補助,成大、陽明交大、清大、中山4校也都各設有一個中心,各別都能再獲得5000萬加碼。

廖高賢也指出,加上國家重點領域計畫後,各校獲得的深耕經費都較去年度有所增加,而中山大學經費增加較多,則是因在幾項領域均表現出色,獲得評審委員肯定。

另外,也有部分公私立學校經費較去年減少,廖高賢說明,部分學校是因特色研究中心設有淘汰機制,評比墊底者會被淘汰,學校中心退場,則核定的經費自然會下降。

台大 教育部 高教深耕計畫

延伸閱讀

永續高雄青年挑戰賽揭曉 啟動3個月創業陪跑計畫

課審會委員審查會 預計7月底召開

成大台大學生聯手 25日自駕3艘帆船從台南航向澎湖

大學115學年特殊選才比率增至2.5% 全國2410名額

相關新聞

台大副校長才獲台灣傑出女科學家今遭控經歷涉假 校方:完全依法處理

國立台灣大學副校長廖婉君被爆料,她聲稱研究獲得數個國際通訊標準認證,但經歷涉嫌誇大不實。台大對此表示,學倫相關調查多屬保...

台大副校長被控經歷造假 鄭英耀:待調查結果再處理

國立台灣大學副校長廖婉君遭爆料疑似經歷造假,教育部長鄭英耀今天表示,教育部已請台大進行調查,教育部沒有預設立場,先看台大...

最新QS世界大學排名 台大名列63史上最佳 校方:作為提升與進步的參考

QS 2026世界大學排名於台灣時間6月19日上午公布,國立台灣大學排名63,為史上最佳成績,也再較上年度QS 2025...

錄取牙醫卻放棄!他嘆「人生最後悔決定」 過來人反揭內幕:是好事

今年3月公布114學年度大學「申請入學」第一階段榜單,其中牙醫系的錄取分數普遍高於醫學系,可看出牙醫已成為不少高中生的首選。對此,一名網友分享,他曾放棄國防醫學院的軍費牙醫系,轉而選擇北醫藥學系,是做了「人生最後悔的決定」。貼文一出後,引起廣大網友熱議。

名校+熱門科系=人生起飛?「四大電機」碩士生吐心聲:希望你不會成為下一個

「讀四大電機碩,人生真的順利了嗎?」一名網友在Dcard發文,坦言自己曾以為進入台大、清大、陽交大及成大四校之一的電機工程學系,就代表前途一片光明…

電機系讀三年「沒成就感」想鬼轉…大四生掙扎考研還是工作 網建議:不要受限

不是所有人讀的科系都是自己真的喜歡的,也有可能讀了才發現和自己原本想的不一樣。一名大學生表示自己讀電機的這三年很沒成就感,現在要升大四非常猶豫該轉換跑道還是繼續讀碩士,不少網友都勸原PO想清楚。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