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想法到實作 清大電機學生打造共享單車新解方

清華大學駐警隊每學年在校園內收集的無主單車高達約2000輛,由清大電機系大二生蘇勻郁發起的T-Bike團隊,跨域整合來自動機、資工、科技藝術等同學,花一年時間打造一套真正可運作的「二手單車循環租借系統」,從車輛健檢到租借管理全包,幫助學生解決短程通勤煩惱,更賦予二手單車新生命,從工程實作到永續創新,勇奪第四屆「清華校園永續生活創新實驗室」優勝。
清大指出,蘇勻郁擔任召集的T-Bike二手單車循環租借系統團隊歷時一年構思與實作,該專案在清華電機創客空間孵化,設計出結合單車健檢、共享介面與系統開發的綠色交通解方,展現工程與永續的跨界融合。
蘇勻郁觀察,每學年校園內都有千輛無主單車,許多學生在入學時都會購買腳踏車,卻在畢業或車輛損壞後選擇直接棄置,不僅造成校園空間壅擠與觀感不佳,更是一種資源的浪費。
為解決這個問題,蘇勻郁說,她與團隊成員進行校內單車使用習慣調查,決定善用自身維修腳踏車的技能,提出以「借用代替購買」的理念,設計出T-Bike二手單車循環租借系統,透過車輛健檢、維修保養與租借管理,為有短程通勤、運動需求但缺乏交通工具的同學提供實用選擇,也為校園廢棄單車賦予新生命。
蘇勻郁指出,最有成就感的是有次單車健檢,總共讓43輛單車恢復使用。一位阿北送來綠豆沙鼓勵團隊,還有學弟妹傳訊息道謝,都讓她覺得很暖心,也很高興能藉由實際的行動讓周圍的人受惠。
蘇勻郁也分享電機背景如何轉化為實作能力,她說,過去她做過arduino智慧車、吹風機烤肉架,那時只要能動就很開心了。但這次設計的單車共享系統,還要考慮安全、法規與操作便利的問題,讓她體會從「能動」到「實用」的落差,真正理解什麼是以使用者為中心的工程實踐。
清大表示,T-Bike團隊以清大電機創客空間為據點進行設計與測試,團隊成員來自多個科系,核心包括電機系大二的游雁婷,她與蘇勻郁共同協調進度與分工,投入定位系統與租借流程設計,讓服務真正結合資訊與電機的應用實作,並與資工系、動機系、藝術學院等背景的學生組成共學團隊,進行資料調查、系統規畫、場域測試與推廣。
清大指出,T-Bike目前專案運作以系統開發和校內維修宣傳活動為主,期待未來能形成完整的校內單車生態系統,邁向永續經營。
▪ 會考志願選填/盤點雙北高中之最!從校風到外送…校友心聲、特色一次看
▪ 申請入學落榜別灰心!把握最後機會 114分科測驗考前整理看過來
▪ 114分科測驗/數甲、數乙考點全解析!掌握作答節奏成關鍵 數乙「五大單元」必考
▪ 114分科測驗/社會3科時事大彙整!重「跨科思考」 從學測分析考題趨勢
▪ 不是中國!末日糧食議題發酵 全球只有「這國家」能養活自己
▪ 整理包/會考選校指南 雙北哪些高中離捷運站近?2025公私立校園地圖一覽
▪ 會考志願選填/英語B++可填這間高中資優班 報名日期、特殊考點一次看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