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大學3543位學生畢業 張善政致詞為這事喊「不」

國立中央大學今舉行畢業典禮,共有81位博士生、1890碩士及1572位學士生畢業。記者翁唯真/攝影
國立中央大學今舉行畢業典禮,共有81位博士生、1890碩士及1572位學士生畢業。記者翁唯真/攝影

國立中央大學今舉行畢業典禮,共有81位博士生、1890碩士及1572位學士生畢業,桃園市長張善政出席致詞表示,祝福學生畢業快樂,也期勉中央大學課程可以培養出宏觀及微觀視野。環境部長彭啓明也送上過去他在中大擔任畢業致詞的一句話,「只要你們給年輕人希望,年輕人絕對不會讓你們失望」,相信各中大生也會帶來很多希望。

張善政表示,每年看到這麼多學校舉辦畢業典禮,就想說一年又過了,然後會立刻回想自己畢業幾年了。這周輝達執行長黃仁勳到台灣,讓大家對AI相當瘋迷,不過也讓大家可以想想,變動的世界,現在所讀的科系、研究所、博士,是否能支撐一輩子的事業發展,「答案是不行」,因此畢業季是很好的時機回顧這幾年在中央學習的課程中,是不是有培養出宏觀及微觀視野。

張說,像他過去念土木工程,就有很多規畫性課程,培養出他的宏觀及微觀能力,讓他在桃園市建設上能有所運用。再來是他之前在宏碁工作要在龍潭蓋雲端資料中心,需要找營造商、當時時縣府等合作,結果發現相關人士都是同學,一切很順利完成,也因為上天安排讓大家聚在一起,因此大家要珍惜同學這份有誼,未來可能會在專業領域上遇見。最後祝大家畢業快樂。

彭啓明表示,他30多年他在中央大學在讀書時,當時校長劉兆漢就在推行永續概念,沒想到30多年後,他擔任環境部長負責國家永續工作,當時劉兆漢種下的種子,也讓他去創業,走入國際並到政府工作。這一切是他在中央大學讀書從未想過,也成為中央大學第一位部長,相信未來也會愈來愈多,感謝中央大學給予的養分。

彭啓明最說,他當年也是大學部的畢業生致詞代表,當時稿子還要給學校先看過,但他偏不,且內容引述了哈佛校長的話,「只要你們給年輕人希望,年輕人絕對不會讓你們失望」,他現在也的確沒讓人失望也帶來更多希望,再次將這句話傳承給所有畢業生。

蕭述三恭賀所有學生完成人生目標,開啟新的旅程,今天是他當校長後的第一批畢業生,頗有感觸,相信大家過了多年後,會回味在中大的生活點滴,期盼各位多年後能齊聚母校,也希望所有學生能學習各領域不一樣的特質。

蕭述三的人生體悟共有16個字,「堅持初心熱情工作,誠信待人與人為善」,這是他的堅持及遵循的內容,在學生踏出校園之際送給畢業生,也特別要叮嚀大家,要不忘初心回饋社會,在全球浪潮下不僅要有專業知識,也需有人文素養,並在跨領域探索成就未來,也要有創新思維跟批判力,對世界充滿好奇,因單一專業無法解未來複雜問題,靈活應變是關鍵競爭力,放眼國際勇於面對全球挑戰。

國立中央大學今舉行畢業典禮,共有81位博士生、1890碩士及1572位學士生畢業。記者翁唯真/攝影
國立中央大學今舉行畢業典禮,共有81位博士生、1890碩士及1572位學士生畢業。記者翁唯真/攝影

年輕人 中央大學

延伸閱讀

桃園市長張善政喊拔鉚釘路霸 竟得興師動眾4單位

端午佳節將至 桃園市長張善政品嘗各國特色粽子表揚新住民

中壢傳民眾打鉚釘鎖車占免費車位 桃園市長張善政喊拔

台美關稅談判 張善政:希望川普早一點夢醒

相關新聞

台師大抽血案教練身分曝光!呂秋遠:涉恐嚇、強制罪 教育部應主動告發

台灣師範大學周姓教練為研究計畫強迫學生抽血案,民進黨立委陳培瑜、范雲及人本教育基金會昨天偕同2名受害學生披露此案,引起關...

啦啦隊女神變人生導師?李多慧東華大學開講2小時 粉絲:根本隱藏版見面會

韓籍啦啦隊女神李多慧在台灣人氣高漲,不僅以熱情應援圈粉無數,也積極投入中文學習。近日,東華大學官網宣布,李多慧將於9月12日下午2時至4時舉辦演講,主題為「危機不是結束,而是轉機」,消息一出不少學生手刀報名,目前已經額滿。

台大副校長才獲台灣傑出女科學家今遭控經歷涉假 校方:完全依法處理

國立台灣大學副校長廖婉君被爆料,她聲稱研究獲得數個國際通訊標準認證,但經歷涉嫌誇大不實。台大對此表示,學倫相關調查多屬保...

台大副校長被控經歷造假 鄭英耀:待調查結果再處理

國立台灣大學副校長廖婉君遭爆料疑似經歷造假,教育部長鄭英耀今天表示,教育部已請台大進行調查,教育部沒有預設立場,先看台大...

最新QS世界大學排名 台大名列63史上最佳 校方:作為提升與進步的參考

QS 2026世界大學排名於台灣時間6月19日上午公布,國立台灣大學排名63,為史上最佳成績,也再較上年度QS 2025...

虎科大啟動微藻固態系統可固碳 還能神奇變成面膜

配合中央政府推動淨零碳排與永續教育政策,虎尾科技大學在校園打造微藻固碳循環系統,可吸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達到碳捕捉與水質...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