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NBA/搶七大戰前震撼彈!杜蘭特轉戰火箭 「2+6」交易籌碼曝光

台大畢業典禮 林之晨勉學子「越級打怪」以10倍速升級

台大畢業典禮今年邀請台灣大哥大總經理林之晨演講,他勉勵畢業生,「越級打怪」才能以10倍速升級。記者林俊良/攝影
台大畢業典禮今年邀請台灣大哥大總經理林之晨演講,他勉勵畢業生,「越級打怪」才能以10倍速升級。記者林俊良/攝影

國立台灣大學今天舉113學年畢業典禮,今年學士班畢業生計4794人、碩士班5373人、博士班584人,共1萬751人。台大今年邀請台灣大哥大總經理林之晨演講,他勉勵畢業生,「越級打怪」才能以10倍速升級,且沒有奇蹟只有累積,祝福學生找到人生志業,成為驕傲的自己並為台灣做出貢獻。

林之晨以三個故事勉勵學生,第一個故事「越級打怪」,當年選擇化工系但完全沒有興趣,從大一開始就決定由你玩四年,但大三時和學長一起創辦軟體公司,因是共同創辦人,無論是產品研發、行銷、銷售、開手排卡車送貨、飛到大江南北去開發業務,都只能硬著頭皮上,不懂就想辦法弄懂,真的不行也要裝出樣子。

林之晨說,因為5年的越級打怪經驗,因而具備了行銷、研發、財務,乃至於技術、產業、金融市場等做為企業家所需要的知識,常跟資訊業有20年經驗的老將搶案子。把自己放在對的位置,可以越級打怪、以10倍速度升級,出社會初期慎選環境很重要,也正是所謂「選擇比努力重要」。

第二個故事是「天命」。林之晨表示,2007年決定帶著兒子從美國回台,同年iPhone與Android相繼問世、掀起產業洗牌,因此2009年抓住契機創辦AppWorks創業加速器。

他說,2009年透過創業找到天命,決心幫助台灣成為科技強國,也在上市櫃公司擔任董事,除了貢獻所學,也可以觀察、吸收業界前輩的精華。今天的人生進度或許會讓當年的校長跌破眼鏡,但不是因為聰明才智,而是找到了人生的方向、志業、天命,才有源源不絕的動力。

「真正的台灣大學不在羅斯福路,而是在台灣」,林之晨說,真正的學習,也不只是在校園,而是在世界。學習是一種人生態度,「找到你的天命,就會不斷學習」。當學得更快、更多,終究會累積足夠的實力,創造出結果。

最後一個故事是「台灣」,林之晨說,1995年爆發台海危機,台灣上下人心惶惶,家裡一度考慮要移民,但他的爸爸表示不會移民,「我們生為台灣人、死為台灣鬼。」

林之晨說,他的父親的一句話持續烙印在心裡,也是當年決定回台並全力貢獻台灣的原因,尤其是台灣大學的師生,國家每年補助近80億,等於每名學生每年23萬,才能享受美好的學習環境。

林之晨最後說,「沒有奇蹟,只有累積」,祝福學生都能找到志業、持續越級打怪,讓自己驕傲,並且為台灣做出許多重大的貢獻。

台大陳文章致詞時則引援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AMD董事長暨執行長蘇姿丰的名言,鼓勵學生,嘗試錯誤是好事,能從當中學到教訓,因此不要怕犯錯,要選擇最困難的問題去解決;對目標有野心,相信自己可以做到任何事。最重要的是,要選擇自己能發揮影響力的領域投入,成為領導者。

陳文章也勉勵學生,以世界的格局、氣度勇往直前,追求真理且熱愛創新,感恩利他並奉獻社會,走出屬於自己的路,也成為影響他人的力量。

移民 台灣大學 人生

延伸閱讀

台灣大愛地球 復育紅樹林

台灣大管理團隊 奪七項大獎

「冰桶挑戰」11年了!當年全球瘋傳 台灣政藝圈接力上演濕背秀

執行長蘇姿丰:超微強大產品組合 抵銷利空

相關新聞

最新QS世界大學排名 台大名列63史上最佳 校方:作為提升與進步的參考

QS 2026世界大學排名於台灣時間6月19日上午公布,國立台灣大學排名63,為史上最佳成績,也再較上年度QS 2025...

虎科大啟動微藻固態系統可固碳 還能神奇變成面膜

配合中央政府推動淨零碳排與永續教育政策,虎尾科技大學在校園打造微藻固碳循環系統,可吸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達到碳捕捉與水質...

獨/台大碩士生被駭客取消報到...家屬求助無門 報警爭學籍

國立台灣大學研究所正備取生報到系統的入口網站近日驚爆重大資安漏洞,陳姓碩士班正取生的報到資格突遭不明人士冒名竄改成「錄取...

逢甲發千字文說明 曝男大生原答應不出席畢典…最終反悔現身

台中逢甲大學機電系6日舉辦畢業典禮,因2名學生疑涉性平事件皆到場,引發家長不滿,畢典最終被迫取消。逢甲大學今發出千字聲明...

昨晚家長開戰畢典喊停! 今晚逢甲大學全校畢典有辦成了

台中逢甲大學機電系昨晚畢典,2名家長因性平事件對峙開罵,畢典被迫取消,引發爭議,校方後聲明道歉,也讓今晚登場的逢甲大學全...

不後悔22年前拒讀台大…徐伯均自揭「學霸非不勞而獲」 籲別浪費基因裡的好奇心

「少年十五二十時,步行奪得胡馬騎。」40歲的徐伯均,回首18歲時意氣風發的選擇,從未後悔。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