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師大學者還原58年前布農族原音 音樂會周四下午登場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22日下午2時舉辦「卓溪布農族的原音重現與當代想像」講座式音樂會,重現1967年由音樂學者史惟亮與許常惠帶領的民歌採集運動隊伍,在花蓮卓溪鄉卓溪村所錄製的珍貴布農族巒社群歌謠,讓塵封近60年的東台灣布農族原音,再次迴盪於現代。
台師大表示,布農族傳統音樂在台灣音樂史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尤其是源自郡社群的「祈禱小米豐收歌」(俗稱八部合音),更因其獨特的演唱方式,經日本音樂學者黑澤隆朝的介紹而揚名國際。
相較於廣為人知的郡社群音樂,居住在花蓮地區的巒社群布農族音樂有著顯著差異。音樂會主持人、民族音樂學研究所教授呂鈺秀在帶領學生前往花蓮卓溪鄉進行田野調查時,當地耆老高健雄明確指出,巒社群並未演唱「祈禱小米豐收歌」,而是擁有獨特的「獵熊歌」。
呂鈺秀在原住民族委員會的經費支持下,帶領團隊針對1967年的錄音資料進行長達4年的深入研究,足跡遍及7個留存錄音的布農族部落。研究團隊不僅翻譯歌詞、尋訪當年歌者的後代,建立其生命史,更深入詮釋歌謠的文化意涵,並進行聲音的修復工作。最終發布收錄65首珍貴歌謠的專輯「聽見1967 東台灣布農族」,更促成了本次在台師大舉行的音樂會。
台師大表示,音樂會特別邀請了10位來自花蓮卓溪的布農族歌者,還與台師大音樂系作曲組老師黃苓瑄及其學生合作,在傳統布農族歌唱中融入現代聲響與展示。當日曲目包括展現布農族狩獵文化的「獵熊歌」(malastumaz)、祈求狩獵順利的「祭槍歌」(pislahi)、呈現生活辛勞的「背負重物之歌」(manvavai)、記錄英勇事蹟的「報戰功」(malastapang),以及歡樂的「飲酒歡樂歌」(tusasaus)。音樂會免費入場,需透過網站事先報名(https://forms.gle/gG8nrUMaNf1HaS7u6)。
▪整理包/114年升大學分科測驗 8科完整試題與解答
▪周台英認找沒執照學生抽血 全程拭淚致歉「初心幫助球員」
▪獨/台師大女足爆抽血換學分 教練深刻反省:被控霸凌太沉重
▪避重就輕?他列台師大抽血案記者會「10重點」網酸:立意良善
▪教練成就不應被抹滅 簡奇陞籲「勿霸凌」:誠摯道歉絕對接受
▪上頂大還不夠?台大生不解1情況被質疑洗學歷 網:很合理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