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子化衝擊…連醫學大學都招不滿?高醫大董事長發警訊

高雄醫學大學北區校友會4日在台北舉行聯誼會,會中高雄醫學大學董事長陳建志(右5)、北區校友會理事長張朝凱(左5),和多名校友會幹部共同與會,現場約有200多位校友共襄盛舉。陳建志擔憂,少子化已衝擊各行各業,高教招生已敲響警鐘,尋找人才刻不容緩。記者蔡怡真/攝影
高雄醫學大學北區校友會4日在台北舉行聯誼會,會中高雄醫學大學董事長陳建志(右5)、北區校友會理事長張朝凱(左5),和多名校友會幹部共同與會,現場約有200多位校友共襄盛舉。陳建志擔憂,少子化已衝擊各行各業,高教招生已敲響警鐘,尋找人才刻不容緩。記者蔡怡真/攝影

少子化衝擊高教!高雄醫學大學北區校友會今天(4日)在台北舉辦聯誼會,高雄醫學大學董事長陳建志表達憂心,今年高一生是近5年人數最少的一年,三年後將衝擊高教招生,尤其少子化的衝擊將讓高教招生面臨難題,學校不得不往國際上找學生。

學校發出招生警訊,台灣整體醫療環境也急救中,北區校友會榮譽顧問、新光醫院副院長洪子仁指出,健保實施醫院總額支付制度後,健保總預算成長從實施前14%,降至3.4 %,長年下來醫療生態改變,牙科大於醫科,小科大於重罕難治科別已成趨勢。

高雄醫學大學北區校友會理事長,同時也是諾貝爾眼科總院長張朝凱,召集北區校友齊聚聯誼,凝聚高醫人的向心力,高雄醫學大學由董事長陳建志領軍,帶領兩位副校長林志隆、黃友利與會,而校友總會理事長邱良進、榮譽理事長藍傳盛、 輔導理事長梁明聖及多名校友會幹部也都一同出席,現場有200多位校友共襄盛舉。

特地北上的陳建志特別點出,高教經營未來幾年將非常嚴峻,尤其少子化的衝擊將讓高教招生面臨難題,他指出,今年升高中一年級的學生人數是近5年的低點。3年後,我們的大學也將面臨同樣的挑戰,雪崩式人口的下降,去年出生人口不到14萬,學校也必須走向國際化,若校友們對國際人才有了解或認識,都歡迎幫忙母校,共尋好人才。

人才荒不只醫學大學擔心不已,醫療體系中護理人員不斷流失,醫療環境正逐漸惡化,洪子仁指出,根據過去公開資料推估,發現醫療環境走下坡,緣自於2002年健保開始實施醫院總額支付制度。實施前,健保總預算成長每年平均14%,當時醫院本業仍有8%到9%獲利,醫院有足夠的能力營運。

不過,當醫院總額支付制度開始實施後,總預算成長開始下滑,每年約3.4%左右,洪子仁提及,但隨著人口老化、新藥新科技大幅進步,民眾對於醫療的需求面已大過預算成長的速度,2018年的調查發現,在19家醫學中心中,11家都虧損,至此醫院開始出現損益失衡,也開始覺得有「痛感」。

2023年健保總預算成長到5.5%,增加約700億左右,慢慢扭轉低成長率,洪子仁說,長年下來也讓醫療環境生態開始轉變,醫科不再獨大。

醫療環境因健保給付產生極大的變化,人才流失已成當務之急,高雄醫學大學校友們也期待可以增強組織凝聚力和影響力,改善民眾的就醫環境。

高醫 高教 醫學中心 少子化 健保

延伸閱讀

搶救護理師喊話政府年編獎學金 醫界:每人每年15萬元

醫師投書刺胳針不應只看錯誤處 洪子仁曝這點更要緊盯

成大醫院護理師離職、關病床達雙位數 衛福部最新回應

健保擬修特約制「薪資未達標就不給」 專家給4建議

相關新聞

獨/台大碩士生被駭客取消報到...家屬求助無門 報警爭學籍

國立台灣大學研究所正備取生報到系統的入口網站近日驚爆重大資安漏洞,陳姓碩士班正取生的報到資格突遭不明人士冒名竄改成「錄取...

逢甲發千字文說明 曝男大生原答應不出席畢典…最終反悔現身

台中逢甲大學機電系6日舉辦畢業典禮,因2名學生疑涉性平事件皆到場,引發家長不滿,畢典最終被迫取消。逢甲大學今發出千字聲明...

昨晚家長開戰畢典喊停! 今晚逢甲大學全校畢典有辦成了

台中逢甲大學機電系昨晚畢典,2名家長因性平事件對峙開罵,畢典被迫取消,引發爭議,校方後聲明道歉,也讓今晚登場的逢甲大學全...

不後悔22年前拒讀台大…徐伯均自揭「學霸非不勞而獲」 籲別浪費基因裡的好奇心

「少年十五二十時,步行奪得胡馬騎。」40歲的徐伯均,回首18歲時意氣風發的選擇,從未後悔。

尋找沈睡古文明 大葉學生抱回金點新秀設計獎首獎

2025金點新秀設計獎空間設計類今年300多件作品參賽,經過主辦單位層層遴選,6件作品脫穎而出,大葉大學空間設計學系占其...

教育部拍板大學114學年學雜費調漲0.7% 私大嘆「1個便當價」意義不大

教育部近日發函全台大專校院,通知114學年學雜費調幅為0.7%,學校若欲調整學雜費可向教育部遞件。台師大已表示,今年不會...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