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台大獸醫系正妹養鼠蟻一窩千隻當陪嫁 喊話「不接受就拒婚」

中小學教師荒…這年再遇退休潮 教育部對策曝光

獨/封殺月月做帳!金管會定調:壽險準備金限一次入帳 財報需揭露

中央開放僑生投入客運業 桃園今開放預約報名受訓

桃園市即日起受理僑生預先報名公車司機「受訓即就業」招募計畫,待中央修正法案通過即可加入受訓行列。記者陳俊智/攝影
桃園市即日起受理僑生預先報名公車司機「受訓即就業」招募計畫,待中央修正法案通過即可加入受訓行列。記者陳俊智/攝影

勞動部3月27日預告修正「外國人從事就業服務法」,開放取得我國大專院校副學士以上學位的外國留學生、僑生與華裔學生可從事公車客運行業。桃園目前公車司機上缺百餘名,市府正規畫僑生從事公車駕駛招募與培訓機制,為縮短補足人力期程,今起即受理報名。

桃園市長張善政表示,桃園是多元文化匯聚的城市,也有全國最多的僑外生。此次法規修正提供了新的契機,樂見學生在學業結束後,留在桃園為城市運輸系統出力,市府也會提供友善就業環境,讓人才在桃園找到發展舞台。

市府統計,截至今年2月底,桃園大專院校僑外生人數達1萬1695名,大四僑生有693名,約21%,有望成為職場人力。交通局優先鎖定已持有小客車駕照滿2年、畢業前可取得華語文能力檢定「基礎級」資格的大四僑生為招募對象,經客運業者面試錄取後,隨即參與目前正在推動「受訓即就業培訓」計畫。

交通局長張新福指出,全國面臨駕駛人力不足的挑戰,這次法規修正是解方之一,修法內容對僑外生擔任大客車駕駛薪資設定不得低於5萬元的條件,具備高度吸引力。為協助僑生順利銜接職場,交通局也與勞動局、社會局、婦幼發展局等跨機關合作,設計為期3周職前短期補習專班,課程涵蓋生活法律、道路交通法規、勞動權益、實用華語、交通安全與事故應變、客運見習實作等,並提供受訓生活津貼,使僑生一旦考取職業大客車駕照,即可無縫投入公車營運行列。

另外,為減輕公車司機壓力,市府也要求市區客運業者除依法投保強制險、乘客責任險及第三人責任險,須進一步加保超額保險,提高駕駛人的必要保障。

交通局補充,「受訓即就業培訓」至今增補106位司機,已見初步成效,今年除持續推動,也盼僑生加入。雖然中央尚未頒布修正法案,但為縮短人力補足期程,交通局已開放僑生預先報名,待法令頒布就能馬上加入受訓行列。報名專線:0800-292-088(平日9至17時)。

桃園市即日起受理僑生預先報名公車司機「受訓即就業」招募計畫,待中央修正法案通過即可加入受訓行列。記者陳俊智/攝影
桃園市即日起受理僑生預先報名公車司機「受訓即就業」招募計畫,待中央修正法案通過即可加入受訓行列。記者陳俊智/攝影

人力

延伸閱讀

館長員工遭毆遭警推託? 警政署指示督察室及桃園警偵辦調查

桃園汽車逆向撞機車釀1死2傷 越籍男酒駕載2逃逸移工遭逮

桃園雙連坡營區頻打靶分貝90超擾人 居民憂「是否要打仗了?」

桃園汽車高速逆向衝撞!機車上雙載夫妻噴飛1死2傷 驚悚瞬間曝光

相關新聞

台大副校長才獲台灣傑出女科學家今遭控經歷涉假 校方:完全依法處理

國立台灣大學副校長廖婉君被爆料,她聲稱研究獲得數個國際通訊標準認證,但經歷涉嫌誇大不實。台大對此表示,學倫相關調查多屬保...

台大副校長被控經歷造假 鄭英耀:待調查結果再處理

國立台灣大學副校長廖婉君遭爆料疑似經歷造假,教育部長鄭英耀今天表示,教育部已請台大進行調查,教育部沒有預設立場,先看台大...

最新QS世界大學排名 台大名列63史上最佳 校方:作為提升與進步的參考

QS 2026世界大學排名於台灣時間6月19日上午公布,國立台灣大學排名63,為史上最佳成績,也再較上年度QS 2025...

虎科大啟動微藻固態系統可固碳 還能神奇變成面膜

配合中央政府推動淨零碳排與永續教育政策,虎尾科技大學在校園打造微藻固碳循環系統,可吸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達到碳捕捉與水質...

獨/台大碩士生被駭客取消報到...家屬求助無門 報警爭學籍

國立台灣大學研究所正備取生報到系統的入口網站近日驚爆重大資安漏洞,陳姓碩士班正取生的報到資格突遭不明人士冒名竄改成「錄取...

逢甲發千字文說明 曝男大生原答應不出席畢典…最終反悔現身

台中逢甲大學機電系6日舉辦畢業典禮,因2名學生疑涉性平事件皆到場,引發家長不滿,畢典最終被迫取消。逢甲大學今發出千字聲明...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