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國軍削減將領破功 蔡政府、賴政府將官人數愈來愈多

逢甲大學共善樓落成 隈研吾設計全台唯一校園地景建築

這座地標性建築,與水湳經貿園區綠色智慧的永續願景相呼應。逢甲大學提供
這座地標性建築,與水湳經貿園區綠色智慧的永續願景相呼應。逢甲大學提供

逢甲大學創校以來規模最大的建設案「共善樓」,16日隆重啟用。這座地標性建築不僅象徵逢甲大學的發展新里程,更與水湳經貿園區綠色智慧的永續願景相呼應,並與中央公園北側的綠美圖、會展中心南北相望,共同構築出台中最美天際線。

今天的完工剪綵儀式,由台中副市長黃國榮、建築師隈研吾Kengo Kuma、逢甲大學校長王葳、董事長高承恕、榮譽副校長楊龍士、前校長李秉乾、前董事長張仲明、校友總會總會長李明和,以及麗明營造董事長吳春山、技聯組工程顧問公司董事長謝錦龍等人主持。

水湳經貿生態園區作為台中最大新興重劃區,更是全台唯一且僅存於都會核心的超大型重劃區,而逢甲大學共善樓的誕生,無疑將成為該區最耀眼的建築亮點,見證城市與教育的繁榮與未來。

共善樓坐落於佔地5.7公頃的逢甲大學水湳新校區南側,由2020東京奧運主場館與台中巨蛋的設計者隈研吾精心打造,為全台唯一的校園地景建築。

逢甲大學表示,共善樓的建築細節,展現非凡的技術挑戰,主要結構由191支鋼樑組成,每支尺寸皆不相同;1,750片玻璃帷幕涵蓋1,000種不同規格;4,900片日檜木格柵則細分為3,400種尺寸變化。

而最具隈研吾建築特色的飛簷,在1,183片倒吊板中,就有1,100種不同尺寸。這些數字充分展現了共善樓對細節的極致講究,也意味著施工過程充滿挑戰,每一個構件都需經過細緻計算與精湛工藝,才能最終呈現這座結合傳統工藝與現代建築美學的獨特地標。

這項工程,由曾打造「世界最難蓋」台中國家歌劇院的麗明營造承攬建造,建築團隊以卓越工藝,忠實呈現隈研吾的設計理念。

在這三年間,團隊不僅面對疫情與國際局勢動盪帶來的變數,更克服了材料選擇、結構設計與施工技術上的重重挑戰。在歷經947天施工及無數次會議後落成,為台中天際線再添一座令人矚目的建築傑作。

逢甲大學說,這座融合自然與創新理念的地標,不僅是全台首座校園地景建築,更是全國唯一專為學生學習量身打造的場域,提供沉浸式的世界級建築體驗,為學習環境樹立全新標竿。

逢甲大學共善樓落成啟用,這也是國際大師隈研吾設計全台唯一的校園地景建築。逢甲大學提供
逢甲大學共善樓落成啟用,這也是國際大師隈研吾設計全台唯一的校園地景建築。逢甲大學提供
國際建築大師隈研吾Kengo Kuma講解逢甲大學共善樓設計理念。逢甲大學提供
國際建築大師隈研吾Kengo Kuma講解逢甲大學共善樓設計理念。逢甲大學提供

建築師 逢甲大學

延伸閱讀

「比生孩子還難忍」女子曝與大尺寸男伴上床慘痛故事:子宮像被踹一腳

史上底價最高!台中這3區27日市地標售 房仲曝:回春關鍵

日媒封「次世代領袖」 盧秀燕透露出訪計畫:家族與日有淵源

日月潭小吃太療癒!地標九蛙變雞蛋糕 饕客大推「一蛙兩吃」

相關新聞

讀物理未來只能去產線輪班? 人力銀行曝數據:月薪近7萬、滿意度逾7成

一名網友近日在Dcard發問:「唸物理所的出路是什麼?是不是都要去科技業產線輪班?」引發熱烈討論。對此,有網友認為,說到未來職涯發展,純物理系畢業是不好找工作的,建議讀電機然後花時間多修一些物理課程,讓自己在工程方面的底子更紮實;不過也有網友認為,應該是要看個人的研究方向和興趣來選擇,「說真的,可以選擇的工作很多」。

與學生們聚餐 管中閔因這理由「吃不到」:AI時代我活得真BI

前台大校長管中閔昨(19日)在臉書分享一則趣事,表示自己與三位已經踏入學術圈的博士畢業生共進午餐,三人雖然已在中央大學、清華大學與政治大學任教,卻笑稱「預算被刪」,只能點三人套餐,讓他這位老師只能在一旁陪坐、看著學生們開吃。他幽默表示:「這是AI時代,但我感受到的卻是BI(音似台語的悲哀)」。

前助理教授李明璁遭控性騷擾 台大證實解聘、4年不得為師

2023年MeToo運動期間,國立台灣大學前助理教授李明璁遭女學生指控性騷擾,並誘導發展成交往關係。日前台大教評會做成決...

南市消防領先全國 攜手陽交大推消防員職場健康促進App

針對消防員高壓、輪班、危險工作環境所導致的身心健康問題,台南市消防局率全國之先,引進結合行為科學與數位健康管理技術技術智...

專案教師遭濫用如免洗筷 教部祭上限令「少聘1人給10萬元」

因缺乏法律明文保障,大專校院專案教師曾遭濫用被視為學界「免洗筷」,為此,教育部要求大專校院自112學年起不得再增加專案教...

中山、高雄大學擬併校…中山近7成7學生反對 2校生皆首選「這校名」

國立中山大學、高雄大學合併備受討論,兩校學生會近日針對合校支持度、校名及學生擔憂等項目進行意見調查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