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最愛大學生調查 成大超越台大再霸榜、「這私校」校友力稱王

《Cheers》公布最新「2025年企業最愛大學生調查」排行榜。圖/天下雜誌調查中心提供
《Cheers》公布最新「2025年企業最愛大學生調查」排行榜。圖/天下雜誌調查中心提供

《Cheers》今天公布最新「2025年企業最愛大學生調查」排行榜。調查發現,成大10年來7度霸榜冠軍,高雄大學10年進步24名。而淡江大學擁有最龐大校友力,陽明交通大學及高雄科技大學則因學校整併後校友數量大增,並列校友數量第二名。調查認為,AI時代的來臨,改變了企業選才的核心標準,如今企業挑人才,學習潛力比學歷更重要。

前10名院校已連續10年維持相同成員,但排名略有變化。依序為成功大學、台灣大學、清華大學、陽明交通大學、政治大學、台北科技大學、台灣科技大學、中山大學、中央大學及淡江大學。

成功大學再度奪下冠軍寶座,延續其在業界的良好口碑。在9大能力指標中,「人際溝通與團隊合作」「學習意願、可塑性強」「抗壓性與穩定度高」「具有解決問題的應變能力」均穩居第一,領先其他學校。

綜觀前30名,公立普通大學共計13所,私立普通大學9所,技職體系院校則有8所入榜。值得注意的是,高雄大學作為唯一中型學校代表,從2016年的第53名穩步上升,今年更攀升至第29名,顯示其辦學成效逐漸受到企業認可。

在私立大學中,淡江大學穩居龍頭,近30年來始終穩居前10名。輔仁大學、逢甲大學、中原大學及東吳大學則緊隨其後。

技職院校方面,公立技職由台北科技大學居於企業最愛之首,今年其總排名上升3名,成為前10名中進步幅度最大的學校。接續為台灣科技大學、高雄科技大學、雲林科技大學、虎尾科技大學。

私立技職由龍華科技大學再度拔得頭籌。接續為南台科技大學、明新科技大學、朝陽科技大學、正修科技大學及文藻外語大學。

調查分析企業內實際聘僱的畢業生數量分布,淡江大學因龐大的校友資源在2000大企業中奪冠;陽明交通大學及高雄科技大學則因學校整併後校友數量大增,並列第二名。第三則為中原大學,同為第四名的是台灣大學、逢甲大學;並列第五名的是成功大學、台北科技大學。

進一步分析各產業青睞的院校前5名,台灣大學、清華大學與成功大學在5大產業中均有上榜;高科技製造業的榜單則已連續3年保持不變。此外,淡江大學成功躋身金融業最愛前5名,成為各大產業榜單中唯一入榜的私立大學。

調查顯示,企業選才時最重視的五大特質依序為:人格特質、學習潛力、科系背景、專業技術與學歷程度。其中,「學習潛力」的重要性顯著上升15.8%,而「專業技術或筆試測驗」則下降11.2%。

此外,企業建議大學生應著重培養的能力中,「韌性與適應性」從去年的第3名躍升至榜首,而緊追在後的是「溝通表達」、「解決問題」、「團隊合作」與「自我學習」。這反映出,在充滿不確定性和快速變化的環境中,具備最能靈活應變的新鮮人更容易受到企業的青睞。

天下雜誌表示,此一調查係以歷年《天下雜誌》2000大企業人資主管為調查對象,調查期間自2024年11月11日起至2024年12月4日止,總計發出2658份邀請信件,回收941份有效問卷,回收率35.44%。

天下雜誌 成功大學 淡江大學

延伸閱讀

2025企業最愛大學生排行出爐!這一間老牌學府霸榜全台

弘光科大生甄試上國大 優異醫技科研錄取成大醫工碩班

成大「里山權杖倡議」啟動 目標6年增6千萬噸碳匯

教師知悉性平案未通報致多名學生受害 監院糾正成大

相關新聞

高雄某科大電腦教室突冒噴泉 學生跳桌奔逃網友笑稱是蜘蛛人

高雄某科技大學電腦教室今天上課上到一半,牆壁冷氣冷卻管線孔突現噴泉,不過洩下來的水骯髒混濁,嚇得學生竄逃,還有人跳桌奔逃...

台大畢業歌《上台大便》掀議 創作者發聲拋3問:盼促成思考與改變

台灣大學畢聯會日前公布113級畢業歌徵選結果,《上台大便》一曲以俏皮的旋律、精熟的木吉他編曲...

雙北推市立大學 當「城市大腦」

台北市長蔣萬安要求打造市立大學成為市府智庫,貼近地氣提供政策具體做法。新北副市長劉和然近期也提出設置「新北市立大學」構想...

台大研議A+成績占比上限15%

高教成績通膨嚴重,引發關注。台大教務處為此研擬成績調整方案,一門課拿A+成績的學生占比最高不得超過百分之十五,但課程人數...

台大畢業歌「上台大便」雀屏中選 校方:尊重學生

國立台灣大學畢聯會依往例舉辦畢業歌票選,今年共有7首歌參與投稿,日前選出「上台大便」一曲為今年畢業歌,且該曲於YouTu...

台大6系大二學生 申請轉系比率高

大學學測成績日前出爐,「選校」還是「選系」再度成為討論焦點,有家長更認為台大資源好,不管讀什麼科系,反正「先進台大再說」...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