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報名白沙屯媽祖進香排爆!不是跟著走就好?拱天宮:名字會燒進香火爐

行搶市價20多萬元金項鍊! 台中梧棲銀樓2搶匪「一路南逃高雄落網」

台師大與加州理工學院攜手 將為量子計算領域帶來突破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物理系與美國加州理工學院合作的最新研究,發現在極低溫下,磁場誘發單層二硫化鉬(MoS₂)電晶體中產生的極性有序現象。研究團隊成員由右而左依序為臺師大物理系教授陸亭樺、Caltech博士生郝篤行、臺師大物理系教授藍彥文、博士後研究員張文豪。.圖/台師大提供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物理系與美國加州理工學院合作的最新研究,發現在極低溫下,磁場誘發單層二硫化鉬(MoS₂)電晶體中產生的極性有序現象。研究團隊成員由右而左依序為臺師大物理系教授陸亭樺、Caltech博士生郝篤行、臺師大物理系教授藍彥文、博士後研究員張文豪。.圖/台師大提供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物理系與美國加州理工學院合作的最新研究,發現在極低溫下,磁場誘發單層二硫化鉬(MoS₂)電晶體中產生的極性有序現象。這一突破將為二維材料與電子科技發展帶來革命性改變,研究發現的新型記憶材料可以進一步縮小尺寸,提升儲存容量和運算速度,為量子計算領域帶來突破。

台師大物理系教授陸亭樺、藍彥文、博士後研究員張文豪與台師大玉山學者、加州理工學院教授葉乃裳、博士生郝篤行的攜手合作下,研究成果已於2024年12月底正式發表於國際知名學術期刊「Advanced Materials」。這項研究的重點在於單層半導體材料,特別是具備強自旋軌道耦合與缺乏鏡像對稱性的結構,研究團隊發現,在20K低溫環境下,當施加磁場時,能夠破壞單層二硫化鉬(MoS₂)的能谷簡併,並引發晶格在實空間中的位移,產生明顯的電極化現象。

研究團隊設計特殊的場效電晶體結構,並在超低溫和高磁場環境下,發現了巨大的電滯現象,表現出類似鐵電材料的「蝴蝶型滯後」曲線。這項技術突破解決了傳統鐵電材料在縮小至奈米尺度後無法保持電極化的難題,成功實現僅0.65奈米厚的量子記憶材料,具有非揮發性記憶特性,能在極低溫下穩定運作。

研究進一步揭示,磁場誘發的非對稱晶格膨脹,破壞了單層二硫化鉬的鏡像對稱性,導致類鐵電極性有序的產生。這一現象不僅提供了全新方法來操控單層材料的物理特性,也開啟了其在極低溫非揮發性記憶體、超靈敏磁場感測器與奈米電子元件等技術應用上的無限可能性。

該材料具有巨大的應用潛力,隨著科技進步,這種新型記憶材料可以進一步縮小尺寸,提升儲存容量和運算速度,為量子計算領域帶來突破。此外,這項技術還具有在極端環境下運行的潛力,特別是在超靈敏磁場感測器和奈米電子元件等領域,將成為未來高精度感測技術的理想候選材料。

研究團隊指出,此現象也可能適用於其他單層過渡金屬二硫化物,透過基板的應力工程設計,實現類似的極性效應。該成果展現了創新材料科學與先進奈米技術的結合,未來有望對電子與光電產業產生深遠影響。

低溫 材料

延伸閱讀

祖克柏也對量子運算澆冷水 概念股再暴跌超過30%

科學人/「2顆葡萄」成量子科技突破點! 微波輻射可產生強烈磁場熱點

大學註冊率統計出爐 桃園這私校註冊率100%與輝達合作

華爾街日報:比特幣最大隱憂是量子計算恐破解加密 金損上看99兆

相關新聞

中山、高雄大學擬併校…中山近7成7學生反對 2校生皆首選「這校名」

國立中山大學、高雄大學合併備受討論,兩校學生會近日針對合校支持度、校名及學生擔憂等項目進行意見調查

打擊成績通膨…台大暫緩限A+比率 先推6配套

學生成績「分數膨脹」情況嚴重,台大原規畫卅人以上課程,成績A+上限不超過百分之十五,力拚一一四學年試辦,一一五學年正式實...

台大試辦高中先修 入學可抵學分

國內多間頂大近來紛紛把開課計畫向下延伸到高中,其中台大將在今年九月試辦「高中生進階課程計畫」,讓高中生提早進入台大修課;...

自學就好?他喊「AI什麼都會」 酸重考研究所浪費人生掀論戰

科技越來越進步,AI也逐漸成為現代人依賴的工具。有網友說現在網路相當發達,再加上AI越來越成熟,什麼資訊都找得到,既然這樣就沒有必要讀研究所,甚至直言「重考研究所根本是在浪費人生」,貼文引起兩派留言激辯。

大學1科系被黃仁勳點名想讀 近半數學子卻後悔:出路窄沒環境

許多學子在選填大學科系時都會思考未來出路,而隨著AI盛行,相關科系也成為不少人的目標,但輝達執行長黃仁勳卻點名生命科學時代來臨,這也讓學子們好奇讀生科究竟好不好?

高雄某科大電腦教室突冒噴泉 學生跳桌奔逃網友笑稱是蜘蛛人

高雄某科技大學電腦教室今天上課上到一半,牆壁冷氣冷卻管線孔突現噴泉,不過洩下來的水骯髒混濁,嚇得學生竄逃,還有人跳桌奔逃...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