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川普再轟鮑爾 Fed獨立性遭疑 美股道指崩近千點 那指跌逾2.5%

校區轉乘不便 長庚大學學生研發共乘共享APP達經濟環保

長庚大學「Go乘Go享」團隊獲新竹市邱臣遠代理市長(中)頒發「青年短影音製作競賽」金獎。記者周嘉茹/翻攝
長庚大學「Go乘Go享」團隊獲新竹市邱臣遠代理市長(中)頒發「青年短影音製作競賽」金獎。記者周嘉茹/翻攝

長庚大學步行至桃園機捷A7站約15分鐘,雖有公車與接駁車,但必須配合車班搭乘,或班表外時間仍有不便,長庚大學學生打造媒合共乘共享交通工具APP 「Go乘Go享」,讓有需要短程移動接駁的人可以選擇更經濟、環保的交通方式,不只能應用在長庚校區,對於有類似地理環境的大學皆很適合。

「Go乘Go享」團隊由長庚大學醫學系吳建鋒與醫務管理學系王芊擔任隊長,成員有工商管理學系黃亭瑀、通識中心助理陳奕豪及淡江大學資訊管理學系吳昕芸。由通識中心暨工商管理學系教授王光正指導,以長庚校區對外交通現況思考,希望透過團隊所設計的APP,提供閒置機車租借與汽機車共乘媒合服務,促進交通便利性,也有助於節能減碳。

學生團隊指出,長庚大學步行至桃園機場捷運A7站約15分鐘,雖有公車與接駁車,但必須配合車班搭乘,或班表以外時段仍有所不便。因此,團隊想要透過共乘共享APP,讓停車場的閒置機車及未滿載的小客車,可以發揮到最大的效益,提供更多元的交通選擇。

團隊調查發現,關於共乘共享APP,大家最關心的是配對率及安全性。因此,他們特別設計可以預約乘車的功能,增加配對成功率;並提供申訴專區及緊急按鈕,提升安全性。這款APP不只能應用在長庚校區,對於有類似地理環境的大學皆很適合,只要共乘一小段路線,即可轉搭捷運或是交通轉運站;反之,也有助於從校外回到校園。

Go乘Go享2個月內獲得2024扶創盃全國青少年智慧商務創業創新競賽優勝、第9屆全國大專院校創新創意與創業競賽佳作、2024庚新盃第3名、2024永續發展—創意發想競賽佳作,及青年短影音製作競賽-用影片和城市對話金獎及人氣獎。

教授王光正表示,同學的創意與設計的APP很出色,完成度也很高,因此鼓勵同學積極參加各項不同的競賽。為了避免影響同學們課業,團隊特別採雙隊長制,大家以最佳的狀況輪流出賽,果然不斷傳回捷報。團隊也希望能將此共乘共享App盡快完整開發出來,方便長庚師生進出校園外更能節能減碳。

長庚大學「Go乘Go享」團隊與北台8縣市首長及各入選隊伍合影。記者周嘉茹/翻攝
長庚大學「Go乘Go享」團隊與北台8縣市首長及各入選隊伍合影。記者周嘉茹/翻攝

團隊 機場捷運 長庚

延伸閱讀

男子車禍臉變形…長庚全人工顳顎關節置換 助開口吃東西

長庚112人入選「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 國際高度肯定

台科大竹北校區荒煙蔓草如廢墟 地方喊話盡快復工

台大竹北校區啟動創新計畫 部分建築拚114年動工

相關新聞

讀物理未來只能去產線輪班? 人力銀行曝數據:月薪近7萬、滿意度逾7成

一名網友近日在Dcard發問:「唸物理所的出路是什麼?是不是都要去科技業產線輪班?」引發熱烈討論。對此,有網友認為,說到未來職涯發展,純物理系畢業是不好找工作的,建議讀電機然後花時間多修一些物理課程,讓自己在工程方面的底子更紮實;不過也有網友認為,應該是要看個人的研究方向和興趣來選擇,「說真的,可以選擇的工作很多」。

與學生們聚餐 管中閔因這理由「吃不到」:AI時代我活得真BI

前台大校長管中閔昨(19日)在臉書分享一則趣事,表示自己與三位已經踏入學術圈的博士畢業生共進午餐,三人雖然已在中央大學、清華大學與政治大學任教,卻笑稱「預算被刪」,只能點三人套餐,讓他這位老師只能在一旁陪坐、看著學生們開吃。他幽默表示:「這是AI時代,但我感受到的卻是BI(音似台語的悲哀)」。

前助理教授李明璁遭控性騷擾 台大證實解聘、4年不得為師

2023年MeToo運動期間,國立台灣大學前助理教授李明璁遭女學生指控性騷擾,並誘導發展成交往關係。日前台大教評會做成決...

南市消防領先全國 攜手陽交大推消防員職場健康促進App

針對消防員高壓、輪班、危險工作環境所導致的身心健康問題,台南市消防局率全國之先,引進結合行為科學與數位健康管理技術技術智...

專案教師遭濫用如免洗筷 教部祭上限令「少聘1人給10萬元」

因缺乏法律明文保障,大專校院專案教師曾遭濫用被視為學界「免洗筷」,為此,教育部要求大專校院自112學年起不得再增加專案教...

中山、高雄大學擬併校…中山近7成7學生反對 2校生皆首選「這校名」

國立中山大學、高雄大學合併備受討論,兩校學生會近日針對合校支持度、校名及學生擔憂等項目進行意見調查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