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大嘴巴」風波遭吳宗憲解約 小優神隱近1個月發文道歉了

中原大學散步節今天試圍「還路行人」 爭取兩側人行廊道

中原大學前方街道一日試圍展開中原耶誕散步節,希望中北路畫實體人行道保障人行安全。記者曾增勳/攝影
中原大學前方街道一日試圍展開中原耶誕散步節,希望中北路畫實體人行道保障人行安全。記者曾增勳/攝影

桃園市人本交通推動協會與中原大學今天趁耶誕節前,在該校前方的中北路街道,辦理中原耶誕散步節,清空道路一側實施一日試圍「還路於民」,中原大學設計學院院長趙家麟說,中原大學到中原國小之間中北路兩側人行道推動10年來,現今地上綠鋪,希望變成實體人行道,保障行人安全。

這項中原耶誕散步節一日活動,由桃園市人本交通推動協會的一群大學生與中原大學師生合辦,現場結合耶誕氛圍,前往中原大學右側,平日停滿機車的道路一側清空後,實施一日試圍人行道,融入耶誕節主題,結合攤位展覽、互動及特色遊戲,將中北路化身歡樂步行街,打造友善行人道,增加行人步行意願,吸引不少路過民眾驚訝。

中原大學表示,中原大學有數萬名學生,鄰近中原夜市與國小,中北路長期無人行道及慢車道,常發生人車搶道、險象環生,趙家麟10年前提出中北路道路改善計畫,在地方民代爭取下,至今年10月才完成行人專用綠鋪道路,改善校門口交通及人行安全。

趙家麟說,最早是希望中原大學到中原國小之間的中北路,兩側設置人行道保護行人安全計畫推動10年來,附近店家存在疑慮,如今行人安全受關注,透過一日試圍活動,讓民眾在路上體驗安全的步行環境,外面公車可進可出不受影響。

他希望地上畫綠鋪部分,將來變成實體人行道,保留固定卸貨、機車臨停車格及外賣臨停空間,設置2.5公尺行人淨空廊道,讓行人行走時候,不需走在機車道外面人車交會走,保障行人安全的優質環境。

桃園市人本交通推動協會理事長黃宥霖、常務理事陳靖宇表示,舉辦中北路散步節是想讓平常走在車道、機車停放路肩的人,體驗安全行走的一天,過去少數民眾認為門口「就是我家」,透過里長民代反對畫人行道,該協會透過這活動,希望把支持人行道的人召喚出來,讓目前反對設人行道的民眾知道原來人行道這麼多好處,也知道很多人想要人行道,而不再抗議。

中原大學前方街道一日試圍展開中原耶誕散步節,希望中北路畫實體人行道保障人行安全。記者曾增勳/攝影
中原大學前方街道一日試圍展開中原耶誕散步節,希望中北路畫實體人行道保障人行安全。記者曾增勳/攝影
中原大學設計學院院長趙家麟(見圖)10年來推動中原大學到國小之間中北路兩側人行道。記者曾增勳/攝影
中原大學設計學院院長趙家麟(見圖)10年來推動中原大學到國小之間中北路兩側人行道。記者曾增勳/攝影

中原大學 人行道 行人

延伸閱讀

台中酒店師傅教病童做耶誕甜點 中山醫大兒童病房飄香

新北坪林假日市集也搭耶誕風! 老街嗨辦耶誕音樂派對

金門人行道被瓦斯桶擋道影響公安 消防局要處罰

花蓮市中原路人行道改善工程 年底前分段動工

相關新聞

台大試辦高中先修 入學可抵學分

國內多間頂大近來紛紛把開課計畫向下延伸到高中,其中台大將在今年九月試辦「高中生進階課程計畫」,讓高中生提早進入台大修課;...

自學就好?他喊「AI什麼都會」 酸重考研究所浪費人生掀論戰

科技越來越進步,AI也逐漸成為現代人依賴的工具。有網友說現在網路相當發達,再加上AI越來越成熟,什麼資訊都找得到,既然這樣就沒有必要讀研究所,甚至直言「重考研究所根本是在浪費人生」,貼文引起兩派留言激辯。

大學1科系被黃仁勳點名想讀 近半數學子卻後悔:出路窄沒環境

許多學子在選填大學科系時都會思考未來出路,而隨著AI盛行,相關科系也成為不少人的目標,但輝達執行長黃仁勳卻點名生命科學時代來臨,這也讓學子們好奇讀生科究竟好不好?

高雄某科大電腦教室突冒噴泉 學生跳桌奔逃網友笑稱是蜘蛛人

高雄某科技大學電腦教室今天上課上到一半,牆壁冷氣冷卻管線孔突現噴泉,不過洩下來的水骯髒混濁,嚇得學生竄逃,還有人跳桌奔逃...

台大畢業歌《上台大便》掀議 創作者發聲拋3問:盼促成思考與改變

台灣大學畢聯會日前公布113級畢業歌徵選結果,《上台大便》一曲以俏皮的旋律、精熟的木吉他編曲...

雙北推市立大學 當「城市大腦」

台北市長蔣萬安要求打造市立大學成為市府智庫,貼近地氣提供政策具體做法。新北副市長劉和然近期也提出設置「新北市立大學」構想...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