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舊制退休金較優?他新舊制年資各半 試算結果差很大

NBA/巴特勒飆罕見壓哨外線 勇士退尼克奪7連勝送柯爾大禮

高纖有利腸道健康 紅棗可作鮮果食用其維生素C含量高

中山醫大64周年校慶 校友林靜儀:期待打造多元醫療環境

中山醫學大學今舉辦64周年校慶暨「創辦人日特展」開幕,回顧創辦人周汝川博士及周張不女士的創校歷程與教育理念。圖/中山醫學大學提供
中山醫學大學今舉辦64周年校慶暨「創辦人日特展」開幕,回顧創辦人周汝川博士及周張不女士的創校歷程與教育理念。圖/中山醫學大學提供

中山醫學大學今舉辦64周年校慶暨「創辦人日特展」開幕,回顧創辦人周汝川博士及周張不女士的創校歷程與教育理念。特展結合聯合國的「永續發展目標」,規畫「傳染病照護回顧展」,回顧該校和醫院在SARS、Covid-19、HIV等傳染病防治及醫療服務的重要貢獻,希望讓大家了解醫學教育與社會服務的相輔相成。

包括校友、衛福部政務次長林靜儀和中山醫大董事長周明勇、董事周明智、專任董事周英香,中山醫大校長黃建寧、副校長暨附設醫院總院長蔡明哲等人和師生多人均出席觀展。

會中並由台灣公衛學生聯合會的學生代表現場演唱「一樣 As Usual」,傳遞「U=U」(未檢測出病毒即無傳染性)理念,推廣醫療平權概念。

林靜儀回憶參與HIV產婦的照護經歷,表示台灣社會早期對愛滋病歧視,但中山附醫始終堅持對所有患者提供平等醫療服務,對醫界包容性的影響深遠。她說,這段經歷加深了她對「醫人、醫病」的體悟,並期待中山醫大暨附設醫院持續發揮專業優勢,打造更多元包容的醫療環境,持續提供傳染病友善的就醫環境。

周明勇致詞時回顧父母創校的艱辛歷程,他指出,父親周汝川博士在資金有限的情況下,堅持以牙醫診所的收入支持學校運作,並帶領子女親力親為,成為校園裡的「備援工友」,負責清掃、除草等雜務,展現其在教育事業的無私奉獻。

校長黃建寧說,學校不僅承襲創辦人的教育熱忱,也在社會公益領域持續開展創新,特別是在傳染病照護、健康平權及醫療人權的推動上,展現中山醫大與附設醫院的綜合實力。未來學校將致力於實現健康福祉的使命,讓學生在成為醫療人才的同時,擁有兼具專業素養與社會責任的醫療人文價值觀,為台灣及全球的健康議題貢獻力量。

台灣公衛學生聯合會的學生代表現場演唱「一樣 As Usual」,傳遞「U=U」(未檢測出病毒即無傳染性)理念,推廣醫療平權概念。圖/中山醫學大學提供
台灣公衛學生聯合會的學生代表現場演唱「一樣 As Usual」,傳遞「U=U」(未檢測出病毒即無傳染性)理念,推廣醫療平權概念。圖/中山醫學大學提供
中山醫學大學校友、衛福部政務次長林靜儀今返校參加校慶活動。圖/中山醫學大學提供
中山醫學大學校友、衛福部政務次長林靜儀今返校參加校慶活動。圖/中山醫學大學提供

中山醫學大學 林靜儀

延伸閱讀

兒少「高處落下」10年增幅逾4成 林靜儀:加強校園防護措施

衛福部增設醫學中心遭監委糾正 醫界:今年評鑑醫院成苦主

人工生殖法修法⋯女同志、單身者 擬先與代理孕母脫鉤處理

陸蠟瓶糖流入台灣 林靜儀:非法販售有食安疑慮

相關新聞

高雄某科大電腦教室突冒噴泉 學生跳桌奔逃網友笑稱是蜘蛛人

高雄某科技大學電腦教室今天上課上到一半,牆壁冷氣冷卻管線孔突現噴泉,不過洩下來的水骯髒混濁,嚇得學生竄逃,還有人跳桌奔逃...

台大畢業歌《上台大便》掀議 創作者發聲拋3問:盼促成思考與改變

台灣大學畢聯會日前公布113級畢業歌徵選結果,《上台大便》一曲以俏皮的旋律、精熟的木吉他編曲...

雙北推市立大學 當「城市大腦」

台北市長蔣萬安要求打造市立大學成為市府智庫,貼近地氣提供政策具體做法。新北副市長劉和然近期也提出設置「新北市立大學」構想...

台大研議A+成績占比上限15%

高教成績通膨嚴重,引發關注。台大教務處為此研擬成績調整方案,一門課拿A+成績的學生占比最高不得超過百分之十五,但課程人數...

台大畢業歌「上台大便」雀屏中選 校方:尊重學生

國立台灣大學畢聯會依往例舉辦畢業歌票選,今年共有7首歌參與投稿,日前選出「上台大便」一曲為今年畢業歌,且該曲於YouTu...

台大6系大二學生 申請轉系比率高

大學學測成績日前出爐,「選校」還是「選系」再度成為討論焦點,有家長更認為台大資源好,不管讀什麼科系,反正「先進台大再說」...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