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大解密「太平洋威尼斯」覆滅原因 海島悲劇恐再上演
聯合國世界文化遺產、密克羅尼西亞廢棄古城南馬都爾(Nan Madol)曾作為百年前紹德雷爾王朝 (Saudeleur Dynasty) 的國都,被譽為「太平洋的威尼斯」,國立台灣大學地質系國家講座教授沈川洲率領國際團隊,分析古城所用的珊瑚年齡,解析德雷爾王朝覆滅與國都荒廢的原因。
南馬都爾以超過百座柱狀玄武岩為骨架,並用珊瑚填充其中所興建的人工島嶼。研究發現,南馬都爾的建設集中於西元10世紀到15世紀,第一階段為10到12世紀王朝興起,第二階段則是12世紀末到15世紀初。研究團隊分析遺址所用的珊瑚年齡,發現島嶼下沉造成海平面上升以及惡化的氣候環境,都對南馬都爾建設構成威脅。
沈川洲指出,火山岩漿噴發後形成的波納佩島長期緩慢冷卻,加上地層收縮,導致該島嶼每年以1毫米的速度下陷,也使海平面相對上升、海岸線逐漸退縮,尤其在南馬督爾第二階段時,已低於平均海平面。
此外,沈川洲談到,也受當時太平洋氣候震盪影響,反聖嬰年時盛行東風、西太平洋海面上升,海浪頻繁衝擊導致大量海水入侵南馬都爾並沖毀建築物,王朝因修繕等沈重負擔,最終被民怨所推翻,南馬都爾也因缺乏維護和建設,終被人民遺棄。
沈川洲也指出,南馬都爾的遭遇也是對當代的警示,2020至2022年間,太平洋連三年遭遇反聖嬰現象,強烈的東風吹向西太平洋,導致海水入侵如所羅門群島和巴布亞新幾內亞的島嶼,沖毀無數房屋與基礎設施。隨當前太平洋與印度洋氣候震盪的加劇,加上全球暖化的影響,海平面每年上升超過3毫米,未來數十年內更多島嶼將面臨被淹沒的危險,氣候難民的人數預計將急劇攀升。
南馬都爾研究由台大、國科會、教育部深耕計畫、永續地球尖端科學研究中心與核心研究群計畫共同資助。台大地質系主導,匯集美國、澳洲及亞洲的23個研究單位參與,成員包括在學及已畢業的研究生、研究助理。
該項成果於10月1日發表於「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姊妹刊《PNAS Nexus》;10月25日獲得頂尖期刊「科學」《Science》特別報導。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