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台中砍人案…涉案者竟是2萬人追蹤網紅「夢戈」 殺人未遂送辦

警犬值勤中「被正妹煞到」愣原地流口水 領犬員尬爆狂拉牽繩:快走啦好丟臉

李嘉誠賣巴拿馬港口給美國:中國會如何插手反制?

回響/防私校再短報 招聯會增加招生名額回流檢核機制

教育部首次查獲大學短報回流招生名額,包括真理、佛光、文化及大葉大學等四所學校。示意圖。本報資料照片
教育部首次查獲大學短報回流招生名額,包括真理、佛光、文化及大葉大學等四所學校。示意圖。本報資料照片

文化、大葉、真理、佛光等四所大學遭教育部認定未如實提報113學年招生名額,違反大學招生規定,預計將以私校法懲處,決策者最高恐挨罰150萬。114學年招生即將開跑,教育部近日邀集考招單位,研議名額回流檢核機制,由甄選會先將各校應回流名額匯入系統平台,以利各校填報時勾稽。

升大學分為繁星推薦、申請入學、分發入學等三大招生管道,依考招規定,若學校於繁星推薦、申請入學時未招滿,有剩餘的缺額,依規定應回流至分發入學招生。但本報八月報導文化大學未如實將113學年招生缺額回流至分發入學,後續教育部啟動徹查,再查獲三所私校未如實回流。

由於核定名額未回流使用將影響考生權益,教育部預計最快本周將依私校法裁罰決策者。與此同時,本報也掌握近日教育部已邀集大學招聯會、甄選會、考分會等考招單位,研議補救措施。

招聯會執行秘書王泓仁證實,為了讓大學在填報分發入學管道名額時更精確,招聯會於114學年度招生起,開放各大學填報回流名額時,增加「名額回流檢核機制」。由甄選會先將學校繁星推薦、申請入學等招生管道應回流名額,先匯入一系統平台內,以利各校填報回流名額時勾稽。

以文大為例,本報試算其113學年數據,甄選會統計文大申請入學缺額591個,繁星推薦缺額則為163個,兩個管道分發入學回流名額應為754,又加上教育部高教司113學年核給文大的分發入學名額604個,因此文大113學年分發入學基本盤名額應為1358(核定名額+回流),但還不包括申請、繁星正取文大而放棄報到的數據。

但根據考分會資訊,考分會七月底公布的分發入學各系組招生名額表,文大「回流後分發入學總名額」卻是1265個,比1358少,則明顯不合理。

回流名額檢核機制上路後,屆時學校提報給考分會的回流名額,將不得少於甄選會事先匯入系統平台的數額,也讓考分會、甄選會對接,確保學校均正確開出招生名額。

招聯會執行秘書王泓仁證實,招聯會於114學年度招生起,開放各大學填報回流名額時,增加「名額回流檢核機制」。圖/大學招聯會提供
招聯會執行秘書王泓仁證實,招聯會於114學年度招生起,開放各大學填報回流名額時,增加「名額回流檢核機制」。圖/大學招聯會提供

教育部 文化大學 申請入學 私校 繁星

延伸閱讀

4大學短報招生名額…校長恐遭罰150萬 懲處最快本周出爐

文化大學短報招生名額 校友總會批「自甘末流、投機取巧」

泰晤士全球百大全台唯1私校!東海大學樂迎3000新生

教部證實4大學短報招生名額 考分會:錄取率失真但不重新放榜

相關新聞

打擊成績通膨…台大暫緩限A+比率 先推6配套

學生成績「分數膨脹」情況嚴重,台大原規畫卅人以上課程,成績A+上限不超過百分之十五,力拚一一四學年試辦,一一五學年正式實...

台大試辦高中先修 入學可抵學分

國內多間頂大近來紛紛把開課計畫向下延伸到高中,其中台大將在今年九月試辦「高中生進階課程計畫」,讓高中生提早進入台大修課;...

自學就好?他喊「AI什麼都會」 酸重考研究所浪費人生掀論戰

科技越來越進步,AI也逐漸成為現代人依賴的工具。有網友說現在網路相當發達,再加上AI越來越成熟,什麼資訊都找得到,既然這樣就沒有必要讀研究所,甚至直言「重考研究所根本是在浪費人生」,貼文引起兩派留言激辯。

大學1科系被黃仁勳點名想讀 近半數學子卻後悔:出路窄沒環境

許多學子在選填大學科系時都會思考未來出路,而隨著AI盛行,相關科系也成為不少人的目標,但輝達執行長黃仁勳卻點名生命科學時代來臨,這也讓學子們好奇讀生科究竟好不好?

高雄某科大電腦教室突冒噴泉 學生跳桌奔逃網友笑稱是蜘蛛人

高雄某科技大學電腦教室今天上課上到一半,牆壁冷氣冷卻管線孔突現噴泉,不過洩下來的水骯髒混濁,嚇得學生竄逃,還有人跳桌奔逃...

台大畢業歌《上台大便》掀議 創作者發聲拋3問:盼促成思考與改變

台灣大學畢聯會日前公布113級畢業歌徵選結果,《上台大便》一曲以俏皮的旋律、精熟的木吉他編曲...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