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20歲正妹遊泰失蹤發訊「我要死了」 閨蜜是男的也失蹤

交保護費還是賭違約金?美選後華航購機策略有何盤算

洗衣機切換成「1模式」 一年竟可省下這麼多錢!還能讓衣物顏色保持鮮艷

因應AI浪潮 教育部明年2月推跨領域學士學位

教育部政務次長葉丙成指出,所有的國家都在培養下一代年輕人自主學習的能力,無論什麼興起、什麼當紅,都可以讓自己的學習跟上時代。記者李芯/攝影
教育部政務次長葉丙成指出,所有的國家都在培養下一代年輕人自主學習的能力,無論什麼興起、什麼當紅,都可以讓自己的學習跟上時代。記者李芯/攝影

教育部政務次長葉丙成今參與陽明交通大學主辦的「AI與人文的取捨:台灣高教的未來與挑戰」論壇,指出教育部預計自113學年第2學期起推動「跨領域學士學位」,有幾所指標型大學試辦,學生可在大學期間於4個領域各修18個學分,在畢業證書上以跨領域學士畢業。

「AI與人文的取捨」論壇由陽交大校長林奇宏帶領討論,第一階段談「AI時代下大學人才培育」。葉丙成透露,未來教育部將推動「跨領域學士學位」,第一波會邀請陽明交大、政大、師大、成大、中央等指標型大學加入計畫。接下來教育部會成立專案辦公室來處理相關事務,例如學位牽涉到很多校內法規、制度的改變,就能透過辦公室告訴提供學校相關資訊,讓大家比較敢放寬心去做。

跟雙主修、輔系制度相比,葉丙成指出,跨領域學士學位會比較像是「4個輔系」的概念,4個領域各修18個學分,並在畢業證書上註明。他說,訂出4個是擔心跨領域太多擔心像沾醬油、太少就會像輔系,但也會讓學校有空間調整。學生進入科系後,可以選擇原系或是跨領域學士畢業,就不會影響科系員額。

葉丙成表示,這個學制還要透過各校教務會議、行政會議討論,如果113學年第一學期順利通過,希望能在學期中公布,並預期第2學期會有幾家指標型大學開始推動。

論壇中也提到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重要性,葉丙成指出,根據牛津大學2013年的研究,現有的職業有47%以上會被人工智慧取代。所有的國家在教育上著重的能力都一樣,也就是培養下一代年輕人自主學習的能力,無論什麼興起、什麼當紅,都可以讓自己的學習跟上時代。

中研院院士梁賡義引用了院士孔祥重曾說的:「AI需要與人類價值觀和社會需求保持一致」提醒AI作為輔助工具,並非毫無缺點。面對AI浪潮的影響,梁賡義也提醒,人格薰陶、獨立思考、價值判斷、人文關懷很重要,好奇心要從小札根,跨領域是創新必要的方向。

陽明交大教務長陳永昇分享,學校已推學期「16+2」周,有些老師擔心16周教不完,但在快速變化的世界,新知識不斷出來,與其花18周教學生很快就會過時的知識,倒不如在學校的這段時間給學生基本的知識,讓學生有自主學習能力。

陽交大電子所博士班4年級學生賴林鴻表示,他除了是學生,也是IC設計課程的助教,他發現學生很會善用AI工具,過去程式都是自己寫,現在學生會自己打一行,讓AI打剩下100行。他也觀察,善用AI工具的學生往往更能掌握跨領域知識,創造更豐富的可能性。

AI 教育部 葉丙成 跨領域多元學習 陽明交大

延伸閱讀

如何因應AI浪潮? 葉丙成提議「跨領域學士」

台語語料庫開放授權 葉丙成盼培育產業生態系

「台灣大學AI聯盟」9月將上路 台大、成大等25校參與

不只文大! 招生回流名額短報 教育部證實:還有真理、佛光、大葉

相關新聞

教長鄭英耀:明年高教經費再增59億、補助私校教授調薪

立法院今審議國立大學校院校務基金、國立大學附設醫院作業基金等預算,並邀請教育部備質詢。近日國立台灣大學校長陳文章呼籲政府...

不認識世界…順著期待考上第一志願 她懷戲劇夢嘆「20年時光白費了」

你曾有時光白費了的感覺嗎?一名女網友近日在社交平台透露,她高中和大學都讀第一志願的學校,如今26歲懷抱戲劇夢,卻感到20年都在讀書的時光白費了,因為埋首課業讓她不認識這個世界,更苦於沒有多大作為,只擅長讀書考試,覺得很徬徨。

獨/文大等4校招生重大疏失 114年吳寶春條款遭教育部封殺

教育部日前認定文化、真理、佛光、大葉等四校因113學年招生回流名額未如實提報,依法開罰校長。本報再掌握,文大等校近日欲辦...

克服兩大困境 清大用一顆光子造出世界最小量子電腦

量子電腦挾著強大運算速度和能力的潛能,近年頻被各國視為科學界和產業界重點發展技術。國立清華大學物理系、前瞻量子科技研究中...

政大、中央跟進 114學年實施1學期16周

近年國內大專校院陸續從一學期18周改為16周,近年國立台灣大學系統3校已率先實施,台聯大系統內的國立中央大學、國立政治大...

心理系學生疑襪子繞脖虐死貓 網友灌爆粉專 校方說話了

三花貓「樂樂」6日在新竹市香山區街頭脖子遭襪子纏繞奄奄一息,後來搶救不及慘死,動保團體查出飼主是某大學心理系大四張姓學生...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