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境外生交換語言 東南亞系學生自助互助

東南亞科系興起2

台灣大專院校近年積極到東南亞招生,大學的東南亞科系也蓬勃發展。透過語言交換和文化交流,本地生和境外生結交朋友,形成「自助互助」的循環。

去年從文藻外語大學東南亞學系畢業的吳竹慧,母親來自越南,她雖是「新二代」的身分,卻只有在國小上過一些越南語課程,國中後因課業壓力而未繼續學習,大學前只會幾個越南語單字和,「我不知道」、「聽不懂」等簡短句子,想和外婆聊天,都得靠母親居中翻譯。

然而新二代的身分,讓吳竹慧有更多學習越南語的動力,就讀新北市三重商工時,她就曾到越南台商企業參訪,從而堅定了攻讀東南亞系的決心。

在文藻求學期間,吳竹慧和多數同學一樣,幾乎都是從零開始學越南語,學校特別安排越南籍同學當小老師,還規劃許多文化課程,讓學生瞭解東南亞的生活差異、文化環境等,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印尼老師教跳民族舞蹈,同學們從完全不會到完整跳出一支舞,非常有成就感。

大三到越南擔任交換學生時,吳竹慧也曾遇到挫折,可能是口音不太一樣,也可能語速還不能適應,她與當地人對話常有聽沒有懂。

吳竹慧分享,越南國土南北狹長,北中南的口音都有差異,「可以想像南越就像台灣人一樣,講話很常黏在一起,北越則像大陸人講話字正腔圓。」

經過交換學生1年的磨練,吳竹慧畢業時的越南語聽、說、讀、寫都達到一定水準,有許多工作機會等著她。後來她選擇在台灣的人力資源公司服務,專門為越南移工翻譯,解決工作、生活上的大小困難。

流利的越南語是她的利器,不過實際工作後,吳竹慧才知道除了語言外,要學的東西還很多,包括醫療、工廠、機械知識等,都必須有所涉獵,否則連中文都不知道,更不可能準確地翻譯成越南語。

對於有興趣投入東南亞系的學弟妹,吳竹慧建議,一定要多認識東南亞,許多人還存有刻板印象,其實越南、泰國、印尼等國,近年都有很大的發展,台灣人對這方面的資訊,還不夠充足,畢業後只要勇於「踏出舒適圈」,有許多海外工作機會等著,月薪新台幣5萬、6萬元起跳,比台灣一般工作的起薪高出許多。

●雙外語加人文社會課程 提升學生就業力

文藻外語大學東南亞學系主任林文斌表示,文藻特別強調實務和就業導向,希望培養人才的目標包括公部門的外交或移民署官員、台商派外幹部、國內東南亞事務相關的人力仲介公司管理人才等。

由於文藻是外語大學,林文斌提到,系上特別重視語言,東南亞系學生除了會東南亞的語言外,也會強調英語,讓學生具備雙外語的能力,再搭配人文社會相關課程;在語言學習上,除了日常生活,還會用英文或東南亞語言去學習政治、經濟、文化、國際關係等議題,以語言學習為工具,深入學習當地知識。

為強化學生的語言能力,林文斌指出,學校會安排東南亞外籍生擔任語言小老師,和台灣學生語言交換;系上大四則不開課,鼓勵學生前往東南亞姊妹校擔任交換學生,歷屆大概都有近一半學生會去交換,除了體驗當地生活,也有助於語言程度大幅提升。

林文斌表示,系上在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之前,就多次於寒暑假舉辦東南亞台商企業研習團,讓學生在學期間就有機會參訪台商,瞭解東南亞當地的發展和挑戰。

他說;近年許多台商到東南亞建廠投資,幹部和人才需求非常明顯,許多企業主動來系上求才,還有上市櫃公司開實習職缺,甚至提供新台幣4萬、5萬元的實習津貼,對學生來說都是很好的發展機會。

東南亞 語言 越南

延伸閱讀

越南旅行社包機直飛台中 400多名旅客到谷關帶動觀光

兩岸人物/立泰總座 落實China+1模式

企業生日快樂/康和證券 變身金融科技尖兵

菲律賓、越南將簽署國防合作協議 邁出重大一步

相關新聞

讀物理未來只能去產線輪班? 人力銀行曝數據:月薪近7萬、滿意度逾7成

一名網友近日在Dcard發問:「唸物理所的出路是什麼?是不是都要去科技業產線輪班?」引發熱烈討論。對此,有網友認為,說到未來職涯發展,純物理系畢業是不好找工作的,建議讀電機然後花時間多修一些物理課程,讓自己在工程方面的底子更紮實;不過也有網友認為,應該是要看個人的研究方向和興趣來選擇,「說真的,可以選擇的工作很多」。

與學生們聚餐 管中閔因這理由「吃不到」:AI時代我活得真BI

前台大校長管中閔昨(19日)在臉書分享一則趣事,表示自己與三位已經踏入學術圈的博士畢業生共進午餐,三人雖然已在中央大學、清華大學與政治大學任教,卻笑稱「預算被刪」,只能點三人套餐,讓他這位老師只能在一旁陪坐、看著學生們開吃。他幽默表示:「這是AI時代,但我感受到的卻是BI(音似台語的悲哀)」。

前助理教授李明璁遭控性騷擾 台大證實解聘、4年不得為師

2023年MeToo運動期間,國立台灣大學前助理教授李明璁遭女學生指控性騷擾,並誘導發展成交往關係。日前台大教評會做成決...

南市消防領先全國 攜手陽交大推消防員職場健康促進App

針對消防員高壓、輪班、危險工作環境所導致的身心健康問題,台南市消防局率全國之先,引進結合行為科學與數位健康管理技術技術智...

專案教師遭濫用如免洗筷 教部祭上限令「少聘1人給10萬元」

因缺乏法律明文保障,大專校院專案教師曾遭濫用被視為學界「免洗筷」,為此,教育部要求大專校院自112學年起不得再增加專案教...

中山、高雄大學擬併校…中山近7成7學生反對 2校生皆首選「這校名」

國立中山大學、高雄大學合併備受討論,兩校學生會近日針對合校支持度、校名及學生擔憂等項目進行意見調查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