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3招偷看LINE訊息不怕被發現已讀 iPhone一動作獨享「未讀祕技」

高階警人事發布!基市局長被控性騷降調航警副局長 廖美鈴升副署長

本周「血型+生肖」財運TOP5!第一名「好運爆發」:財源滾滾而來

國科會主委吳誠文:盼任內培育第一位本土諾貝爾獎得主

吳誠文表示,企業普遍不做研究創新,進而不需要這麼多博士級人才,年輕人自然不願意投入,為此,企業應該要先晉級。記者胡經周/攝影
吳誠文表示,企業普遍不做研究創新,進而不需要這麼多博士級人才,年輕人自然不願意投入,為此,企業應該要先晉級。記者胡經周/攝影

國科會主委吳誠文上任滿月,其接受本報專訪時表示,國科會規劃由政府打造平台,整合當前新創元件、晶片、系統等製造實力,再加入學界、產業,政府整合打造有研發基因的公司,鼓勵更多年輕人讀博士;再者,希望導正學界論文點數掛帥的風氣,更盼任內培育第一位本土諾貝爾獎得主。

吳誠文指出,台灣企業多數仍停留在代工階段,規格來自客戶端而非真正具原創性。但整體而言,代工產業又發展得太好,以至於招聘碩士級人才就能支撐起產業,反而很少企業投入原創性系統,僅少數如台積電後續投入製程技術研發,為半導體創造技術門檻,博士級人才需求才愈來愈多。

「這是很現實的問題。」吳誠文表示,企業普遍不做研究創新,進而不需要這麼多博士級人才,年輕人自然不願意投入,為此,企業應該要先晉級。

吳誠文談到,國科會嘗試開創新的模式,由政府打造平台,整合當前年輕一代新創元件、晶片、系統等製造實力,將其留在國內,再加入學界和產業資源,政府補助整合後讓產業願意投資打造原創性系統,只要成功,研發就會是該公司的「基因」。希望打造成功案例帶起博士人才需求,企業才會回饋高等教育。

再者,學生不願讀博士原因有二。吳誠文也談到,學生不願讀博士甚至讀了進而看不起指導教授,在於認為讀書只是幫教授寫論文,沒辦法落地應用,久了不知意義何在,「社會不是這樣了,不要以為做理論還高高在上。」現行國科會計畫通過率達六成之多,但拿國家資源就應有貢獻、了解社會需求。

吳誠文形容,學界宛如被寵壞,不能打也不能罵,因此公開呼籲反對發放論文獎金,如此只是鼓勵學者生產、發表論文爭取篇數,但最終不顧論文能否被落實;國科會也希望逐步調整獎勵方式,不再聚焦論文篇數、點數,打破作繭自縛的毛病。

吳誠文談到,理論不知如何使用便不會有貢獻,台灣的國力已到了一個階段,但始終沒有一位本土育成的諾貝爾獎得主甚為可惜,希望任期內鼓勵學界將理論落實,研究成果對社會有正面貢獻,讓台灣擁有自己的諾貝爾獎得主。

「不要把發表論文當做學術研究的終點。」吳誠文說,大學不做就別抱怨年輕人不讀博士,學界現在就能開始改變,但未來也會盡量鼓勵,將學術貢獻延伸到實際面。

國科會主委吳誠文接受本報專訪,他表示,希望任期內鼓勵學界將理論落實,研究成果對社會有正面貢獻,讓台灣擁有自己的諾貝爾獎得主。記者胡經周/攝影
國科會主委吳誠文接受本報專訪,他表示,希望任期內鼓勵學界將理論落實,研究成果對社會有正面貢獻,讓台灣擁有自己的諾貝爾獎得主。記者胡經周/攝影

吳誠文 國科會 諾貝爾獎

延伸閱讀

不缺席戰局!國科會 太空計畫擬增至逾400億 拚國際驗證探月技術

打造AI發展新引擎!國科會祭4年培育本土化戰略 主委透露經費考量

南台科大4116學生今畢業 老校長勉勵大家要為自己而活

【重磅快評】郭智輝的生命意義 大戰卓榮泰的非核價值

相關新聞

大陸明星趙露絲母校明道大學何去何從?彰化立委盼地方接管

立法院衛環委員會今到明道大學考察,縣長王惠美趕到,再次請行政院通過彰化縣政府接管明道大學,配合相鄰99公頃彰南產業園區整...

頂大成績通膨嚴重 台大A以上學生近6成

台大大學部學生「A及A+」占比高達五成九,台灣師大A以上占比六成四,「高教成績通膨」嚴重,影響學術聲譽,求職與申請國外研...

國內首個技職師資公費班今年將招生 台師大教授不看好

70年歷史的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系被譽為科大校長搖籃,本欲功成身退停招,後教育部出面協調,轉型為國內首個技職師資公費...

印尼親王TEJO親手鑄劍送虎科大 直言台灣是他的第2故鄉

印尼親王K.R.A.TEJO BAGUS SUNARYO,同時也是梭羅王室宮廷藝術文化總監,應虎尾科技大邀請今天來台拜訪...

能起課業警示作用 全台114所大專校院仍有學業退學制

監察院最新調查報告指出,國內148所大專校院實施退學制度,以學分數不及格作為退學條件者有114所、占77%,其中又以連續...

中原大學散步節今天試圍「還路行人」 爭取兩側人行廊道

桃園市人本交通推動協會與中原大學今天趁耶誕節前,在該校前方的中北路街道,辦理中原耶誕散步節,清空道路一側實施一日試圍「還...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